再遇见丨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未来社会的“答案”将诞生于中欧文明对话之中

音符科技网

【编者按】

五十年春风化雨,中欧从相识到相知,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合作之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段跨越山海与制度差异的关系,如今已不仅是一份经贸数据的增长图谱,更是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之间思想互鉴、理念交汇的深层对话。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再遇见——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其中邀请数十位来自中国与欧洲各国及欧盟机构的各界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亲历、记忆与洞见,讲述这段关系如何影响着个体、社会乃至世界的走向。我们努力呈现一幅更加立体的中欧人文关系图景,也倾听他们对中欧未来的真诚期待。

这一次,我们对话的人物是:法国前总理拉法兰。

当地时间2025年6月16日,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出席“里斯本会议:欧洲与跨大西洋关系”会议。视觉中国 图

出生于1948年的让-皮埃尔·拉法兰是一位熟读《论语》的“中国通”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是一位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法友好的法国政治家。自1970年之一次访问中国算起,他与中国结缘已经55年。

虽然已年近八旬,但拉法兰的日程依旧密集,不停在中欧、中法之间穿梭往来。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与其沟通采访的过程中,仅透过书面文字,仍能直观感受到他对中国的热情,对中国文化的熟稔,对中欧、中法合作的高度关注。

在他的笔下,与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交往,是对“一个巨大的谜团”的认识和了解,是以“道家阴阳辩证”去寻找解决当今世界问题的“道路”;既有对两个古老文明交往和对话的回忆,也有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和未来的思考。也正是相信文化交往的巨大力量,2020年,拉法兰领导的“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创办了中法文化论坛,“文明对话是我们最强大的力量,因为它无穷无尽,生生不息。”

“无论我们对当今中国持何种观点,都应尊重这个曾经经历苦难、如今为建设伟大国家而努力的民族,”拉法兰表示,“这是一个正在走向未来、开放且热情好客的民族。”

“在中国,友谊是一种真正的价值”

澎湃新闻:到今年的55年时间里,您曾百余次访华。这么多年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有哪些令您难忘的故事可以与我们分享?

拉法兰:我之一次去中国是在1970年,那时的中国对我来说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在香港的时候,我看着成千上万艘疍船从香港出发,在薄雾中驶向未知的土地。那片难以捉摸的远方散发的吸引力,深深触动了我。

1976年,我乘坐火车从哈尔滨前往上海,发现了那里的人民极其勤劳。大人们穿着同样的衣服,以各种方式忙碌着。在这片永不停歇的人潮中,孩子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笑着、闹着,跑向外国游客,递过乒乓球拍要和人打球。我从没赢过这样的比赛,但却深切感受到,这个正在发展的民族是开放且热情的。

50年来,我以官方或私人身份对中国进行了100多次访问,足迹遍布各地。这些经历让我对中国人民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我欣赏他们的勇气,尤其是在工作中的拼搏;也敬佩他们的智慧,特别是在教育下一代方面。我也十分赞赏中国人民对未来的追求,我还很能体会到与我交流的人们身上的幽默感。

我在中国各个社会阶层都有很多真正的朋友,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见证者。我认为,无论我们对当今中国持何种观点,都没有理由不尊重这个曾历经磨难、却建成了伟大国家的民族。

澎湃新闻:您多次强调“要相信中国”,您为何会坚持“这一态度”?哪些经历造就了您这样的一种对华思想?

拉法兰:我的妻子曾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学习汉语和书法多年。我们一起学习中国文化,并将这段经历写进了我们出版的一本小书——《中国的启示》中。我们两人都对中国艺术深有感触。在我与中国独特的关系中,除了对中国人民的尊重,排在第二位的便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性。在许多中国思想家的著作中,我发现一些中国古老的思想对当今世界依然具备参考性。比如韩非子的思想便是如此。

除了文化经历,我也有过一段重要的政治经历。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许多国家元首或 *** 首脑取消了访华行程,我却坚持按原计划前往。我想以此表达我个人以及法国对中国人民的信任。也正是在那次访问中,我与许多中国领导人建立了深厚而稳固的联系。在中国,友谊是一种真正的价值。

法中肩负维护世界和平重任

澎湃新闻:您曾多次提到“欧洲需要再平衡”。在俄乌冲突持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加剧欧盟焦虑的背景下,欧盟内部关于“战略自主”的声音也越来越强,您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拉法兰:乌克兰战争对欧盟而言极为严峻,特朗普在战略上的犹豫不决,又给这些混乱增添了更多紧张。欧盟别无选择,必须坚定地推进战略自主。

这种局势不仅加深了欧美之间的裂痕,也加深了欧盟与俄罗斯及其伙伴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法国和德国目前仍坚定地站在乌克兰一方。未来欧洲的重大决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冲突的结局。如今,我们只能希望欧盟成为一个 *** 独立且能与其他大国保持均衡关系的政治实体。

澎湃新闻:在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两个大国,中法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对于世界来说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拉法兰:在我看来,法中友谊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和平”的共同坚持。

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历史,展现出对和平的深切珍视。中国从未主动对外发动战争。法国在经历了与德国的三次战争之后,成功跨越了那些悲剧、苦难与恐怖,构建起了和平。如今,这两个曾经的邻国已是挚友,共同推动欧洲发展。

在当今这个紧张且危险的世界中,法国和中国都有充分的理由捍卫和平。凭借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以及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两国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使命,国际社会也期望两国能够在当前的混乱局势下携手行动,共同发挥作用。

“法中合作目前最缺乏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蓝图”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待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在您看来,目前中法、中欧合作面临怎样的挑战?

拉法兰: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通过不断制造对抗性提案,扰乱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愈演愈烈,甚至蔓延到欧盟内部,也影响到了欧中关系。如今,欧中合作的障碍主要源于美国的压力。

另一重挑战则来自欧洲本身。欧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实体,27个成员国将部分 *** 进行了共享。因此,在很多事务上,各国不能自行其是,必须通过协商一致来推进,这种机制会使与伙伴的合作变得更为复杂。

最后,我们也不能低估一些人对“中国主导地位”的担忧,这种担忧往往源于他们害怕失去自己的市场份额。

澎湃新闻:近年来,欧盟在经贸领域提出了所谓的“去风险”等议题。您如何看待所谓的“去风险”?中欧企业界应如何在“去风险”政策下维持务实合作?

拉法兰:当前全球贸易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中等经济体与大国之间缺乏平衡。一些工业领域担心会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被完全淘汰。

一些人选择用关税壁垒来回应,他们相信保护主义才有未来。但我并不认同这一点:保护主义只会导致经济衰退与民众贫困。

正因如此,为了在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维持一个可接受的平衡,与其玩弄提高关税的升级游戏,不如利用本土化生产比例(contenu local de production)这一杠杆。比如说,一辆在欧洲销售的中国电动车,在生产过程中,双方应当能够就其中包含的“欧洲比例”达成一致。我认为,这种方式是现实且可持续的。

澎湃新闻:作为曾主管法国中小企业和贸易事务的部长,您如何看待中法、中欧在贸易领域的摩擦?有学者认为,面对摩擦和分歧,中欧应主动调整合作模式,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拉法兰:最近关于电动汽车、白兰地(干邑)引发的贸易紧张局势让我非常困扰。不仅因为干邑是我家乡更具代表性的产品,更因为所有反对法中友好的人都会借此机会抹黑我们的合作。

战略合作关系不应该因为某些行业的摩擦就受到质疑。法中关系中的任何小问题都会被那些不希望合作的人放大解读,唱衰质疑。如果我们被眼前的局势牵着走,就只会陷入情绪、制裁与 *** 的恶性循环。

我认为,法中合作目前最缺乏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蓝图,比如可以制定一个“2040议程”,明确未来15年中法将在全球事务 *** 同承担哪些责任与愿景。构建这样一个战略合作框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那些偶发性的紧张局势。

“文明对话是最强大的力量”

澎湃新闻:您常年往来于欧洲与中国,是否注意到中欧之间目前存在的“认知差异”?在您看来,双方这种“认知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双方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拉法兰:中法关系的确存在一个“认知鸿沟”,彼此了解还非常有限。我们的两种文明曾经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时间里互无接触,直到商人们重新踏上丝绸之路和耶稣会教士展现出他们对东方的热爱。

我们的语言、文字和文化都极为复杂,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而法国相对较小,这种地理上的差异又进一步加大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我经常注意到,一位法国人到中国旅行后,回来谈论中国的方式与他出发前截然不同。可惜的是,无论是法国人还是中国人,对对方国家的真实面貌都知之甚少。目前两国的交流活动中,民间的参与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互动仍显不足。

我认为,当前应优先强化两个方面:学生交流与地方合作。对于欧洲学生,赴亚洲实习应当成为常规安排。同时,法中学者之间的交流对话也应该更加便捷。

至于地方层面,推动更多法国与中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地方官员之间的定期交流会非常有益。我们必须持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政策,不能有任何松懈。

澎湃新闻:当前中法青年对彼此国家的兴趣似乎出现不对称性,如何重建年轻一代的相互吸引力?

拉法兰:当前国际局势中的紧张现实,无疑也影响着各国的形象。无论是本国媒体还是外国媒体的有关报道,都不利于激起人们对外国世界的好奇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人整体上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投身海外发展。

然而,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不会在世界的未来缺席,恰恰相反,未来社会的许多“答案”,很可能将诞生于我们这两种古老而迥异的文明对话之中。

未来吸引年轻人的将是灵魂的富足,而非银行账户的富足。单独依靠政治或经济,不足以吸引年轻人关注中国和法国,只有文化能够做到。因为,文化是连接历史的纽带,也是通往未来的钥匙。文化与尊重密不可分,使差异成为财富,也是通往和平的桥梁。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明白穷尽一生也无法完全读懂中国文化,而这也让我们的探索与感动,超越了自身。文明对话是我们最强大的力量,因为它无穷无尽、生生不息。

澎湃新闻:您作为深耕欧中关系半个世纪的“见证者”,若用三个关键词定义未来法中、欧中关系的核心,您会选择哪三个?

拉法兰:对于法中关系,我会选择:和平、尊重、文化;对于欧中关系,我会选择: *** 、投资、平衡。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卤味不好卖 煌上煌盯上冻干食品
  • 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_2025年8月15日_财经新闻
  • 李嘉诚旗下长和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将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上半年港口业务收入超200亿元,股价年内涨超30%
  • 俄美会晤倒计时普京称美方积极努力特朗普给出谈崩概率
  • 增收不增利 昂跑“跑不动”了?
  • 7月非银存款同比激增 居民存款入市信号增强
  • 国资央企加力布局人工智能赛道
  • A股2万亿成交背后有新变化
  • 人民日报钟声:坚持正确历史观,才是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
  • COMEX黄金期货跌0.77%
  • 娃哈哈“动刀”渠道
  • 半年营收首破1500亿元 “一个吉利”初显成效
  • 收购扩张藏“暗礁” 千金药业上会迎考
  • 股海导航_2025年8月15日_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
  • 【理响中国·一线探新】手绘 | 小辣椒奏出致富“椒”响曲
  • 万亿小米 非洲掘金
  • 多家券商对另类子公司注册资本“做减法”
  • 芯海科技筹划赴港上市 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
  • 时隔6年再现险企举牌同行巨头
  • 银行提示: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购买股票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较周三纽约尾盘跌4点
  •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八月十五日,永远值得铭记
  • 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_2025年8月15日_财经新闻
  • 富时A50期指连续夜盘收跌0.67%
  • 机构配置债券ETF热情不减
  • 首份A股上市券商半年报亮相 西南证券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 中天科技拟斥资约5.74亿元在海外设立公司
  • 多地布局首店经济助推商业提质升级
  • 暴雨黄色预警:贵州南部、广西西北部、河北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标普500指数连续三个交易日续创历史收盘新高,英特尔大涨超7%
  • 首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公布 为行业展示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新范式
  • 北上广深旧改提速助力城市换新颜
  • “快速除牌机制”发威 长期停牌港股公司进入补救期
  • 铭记8·15|缅怀先烈 吾辈自强
  • 市场联动深化 AH溢价收窄
  • 多地密集推出“好房子”建设地方细则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继续:黑龙江吉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
  • 今日视点:三重利好确立A股市场长期向好趋势
  • 央行15日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 冲进新能源“主流圈” 甲醇汽车跑起来了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