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证指数接连攀升,2021年的高点近在眼前。当年成立的一批主动权益基金正在回本的路上加速奔跑。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已有170多只“21班”主动权益基金收益回“正”,并且在近期的活跃行情下“奋起直追”,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率超过20%,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
然而在这批基金的回本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面临大额赎回的压力,部分赛道型主动权益产品收益回“正”后,上半年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赎回。业内机构统计发现,当前净赎回压力显著的基金持仓集中于新能源、白酒、医药等板块,与2019年至2021年发行的“赛道基”较为吻合。伴随市场思路由反弹转向反转,主动权益基金以往的“上涨却遭赎回”势头已经减弱,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节奏加快,市场正在走出资金端与负债端的负循环。
“21班”加速回本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在600余只2021年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中,超过170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已回到1元以上,实现了成立以来的正收益,其余产品还在继续追赶的过程中。整体来看,98%以上的产品今年以来均获得正收益,并且平均回报率达到20%以上,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
尤其是北交所品种近年来显著走强,2021年11月成立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业绩大幅领跑,目前已成为“翻倍基”,成立以来总回报率高达137.21%;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A、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A的总回报率也在80%以上。
此前沉寂许久的部分医药主题基金,例如安信医药健康A、建信医疗健康行业A、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A等,紧抓今年的创新药行情风口,实现翻盘,基金产品单位净值从水位线以下大幅拉升。目前三只产品的总回报率均在60%以上,其中基金经理张韡管理的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A今年以来接近翻倍。
部分重仓AI算力等板块的主动权益基金近期表现不俗。基金经理武阳管理的易方达先锋成长A、易方达远见成长A今年以来的回报率都在80%以上,易方达先锋成长A的单位净值已接近翻倍。根据季报披露的持仓来看,该基金今年一季度、二季度持续重仓光模块龙头、、,今年以来新易盛涨逾180%、中际旭创涨逾90%、天孚通信上涨近70%。
此外,部分已经离任的绩优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如周海栋、丘栋荣、鲍无可等,此前在管理公募产品时打下了坚实的收益基础。此前,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鲍无可管理的景顺长城价值驱动一年持有的任职总回报率都在40%以上;周海栋此前管理的华商甄选回报A任职总回报率超60%,目前该基金的单位净值接近翻倍。
“赛道基”赎回压力仍存
随着这批市场高点发行的主动权益基金收益陆续回“正”,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不少产品的确面临着大额赎回的考验,尤其是当基金单位净值回到1元附近的时候,赎回行为开始集中爆发。
赎回迹象在今年披露的季报中已有体现。例如,嘉实港股优势成立于2021年1月,在前几年权益市场单边调整的情况下,该基金单位净值一度跌至0.7元以下。今年以来,该基金凭借对港股医药、黄金板块的重仓,单位净值在二季度重回水位线以上,实现了正收益。但同时可以看到,二季度该基金份额由64.34亿份大幅降至49.44亿份,持有人净赎回近15亿份,为该基金成立以来单季度更高水平。
成立于2021年6月的鹏华创新升级由医药基金经理金笑非管理,搭乘今年创新药行情的东风,该基金在二季度正式实现收益回“正”,单位净值不仅回到了水位线以上,并且继续向好,最新单位净值为1.41元。然而二季度该产品的份额规模几乎减半,由5.8亿份降至3.07亿份。
同样是拥抱创新药行情,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今年以来的净值接近翻倍,但也摆脱不了收益回“正”后被赎回的命运。今年二季度,该基金的单位净值站稳在水位线上,目前单位净值已经来到了1.67元。然而该基金二季度净赎回近3亿份,赎回比例超35%,二季度末的基金份额达到历史更低水平5.46亿份。
华创证券策略团队统计,当前净赎回压力显著的基金持仓集中于新能源、白酒、医药等板块,与2019年至2021年发行的“赛道基”较为吻合。对于主动偏股基金而言,若从此前持续亏损的状态回到单位净值1元以上后,基金赎回比例都会出现明显提升,本质上是投资者因长期亏损记忆产生的“损失厌恶”心理。
走出负循环
虽然老产品收益回“正”后整体面临赎回压力,但在今年活跃的市场行情下,以新浮动费率基金为代表的主动权益新品募资端开始回暖。
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合计首发规模超600亿元,其中20只产品首发规模均超10亿元,大成洞察优势、华商致远回报、东方红核心价值、富国均衡投资等首发规模都在20亿元左右。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统计发现,从资金端看,7月传统费率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发行规模已回升至100亿元左右,叠加近期新浮动费率产品带来的贡献,有望进一步带动主动权益基金新发状况改善。从负债端看,伴随市场思路由反弹转向反转,主动权益基金以往的“上涨却遭赎回”势头已经减弱。据测算,6月份的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已经降至121亿元,较此前大幅收敛。
随着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稳步回升、申赎维持稳定态势,策略团队认为,市场正在走出资金端与负债端的负循环低谷期。
对于基金回本后的赎回资金,华创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关键在于这部分赎回资金最终会流向何处。短期内大概率会以类现金资产形式存在,但从中长期来看,这部分资金本身风险偏好较高,叠加近年来类现金资产收益率大幅降低,股票资产的相对优势正逐渐凸显。
在华创证券策略团队看来,赎回资金大概率仍将流向金融资产,可能分为两个资产类别:一是偏净值化的公募、理财、股票、两融等产品,流入的资金风险偏好相对较高;二是偏向非净值化的保险类产品,流入的资金风险偏好略低,但通常来说周期更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