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五月花
文|陈洪杰

摘 要
九家中小银行主体信用评级获上调,原因主要有两点:地方 *** 对银行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银行自身状况变好。但部分中小银行经营好转,不意味着行业发生了逆转
6月以来,银行业的最新主体信用评级披露进入高峰期。与往年相同的是,大中型银行的主体信用集中在AAA级,变动不大;而不同的是,有九家中小银行主体信用评级获上调,数量创近年来新高。
进一步来看,有七家为城商行,主体评级分布在AA+至AAA;两家农商行的最新主体评级均上升为AAA。
这九家银行主体评级上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地方 *** 对银行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银行自身状况变好。
大规模上调主体评级是否意味着中小银行迎来了拐点?“中小金融机构正处于‘兼并重组、实现减量提质’的阶段,高风险银行数量减少,并且随着国有资本更大力度的接入,从直观上来看,一些中小银行的主体信用变好。”一位中小银行高管对《财经》表示。
不过,有多位行业人士称,这并不意味着中小银行的整体经营状态变好。“当前银行业竞争已是存量博弈。在信贷不足下,多家国有大行以低于3%的利率抢占市场,短中期来看,中小银行的经营压力更大。”一位银行业高管称。

九家银行主体评级上调
2025年6月以来,中小银行主体信用评级进入高峰期,其中有九家中小银行获得上调,数量创近年来新高,出现一波上调潮。
进一步来看,2025年7月31日,东方金诚分别将绍兴银行、日照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上调至AAA、AAA。同在2025年7月31日,联合资信将杭州余杭农商行、富滇银行、长城华西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上调至AAA、AAA、AA+。2025年7月8日,长江商业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被中证鹏元上调至AA+。
2025年6月30日,大公国际将秦皇岛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从AA调至AA+。2025年6月20日、2025年6月27日,武汉农商行、汉口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从AA+、AA+上调至AAA、AAA。
《财经》根据Wind(万得)梳理,在2024年,仅有三家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被调高:五河农商行被东方金诚从A调至A+,民丰农商行被东方金诚从A+调至AA+,射阳农商行被联合资信从AA-调整AA。
与之相对应的是,2018年—2021年,中小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呈现下调潮,每年超过十家中小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下调,上调者较少。2022年之后,中小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变动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重组提速加快,联合银行模式、统一法人模式相继落地,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减少。
在村镇银行方面,对仍具有发展前景的机构,监管采取的措施是,推动主发起行增资扩股,强化其对村镇银行的管理和风险职责;对缺乏发展潜力的村镇银行,则鼓励发起行进行全资收购;对主发起行设立在省外的机构,则探索引入新的股东进行打包 *** 。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已有245家小银行获批复合并/解散,数量是上年同期的四倍之多,且超过上年全年的总量。

上调主因: *** 支持与经营指标改善
资本实力关乎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资本补充能力,是摆在众多中小银行面前的“拦路虎”。
“回归国资或得到地方 *** 支持”成为新一轮信用评级上调的加分项。例如2024年,汉口银行实施增资扩股,入股金额45.86亿元,新增股份8.74亿股,股本总额增至57.01亿股,新增股东主要为武汉市属、区属优质国企,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合计占比提升至68.49%。
“汉口银行增资扩股后国有法人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股东支持意愿增强使其主营业务发展能够借助国有股东背景在客户渠道等方面获得一定优势,当出现经营困难时,获得地方 *** 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可能性较大,通过 *** 支持因素上调1个子级。”东方金诚表示。
近日,联合资信发布《华西银行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将该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上调至AA+。联合资信给出的理由是,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长城华西银行在当地金融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当出现经营困难时,直接或间接获得地方 *** 支持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股权 *** 事项亦体现了地方 *** 的大力支持,故通过 *** 支持因素上调1个子级。
7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的批复显示,同意四川银行(四川的省级城商行)入股长城华西银行9.43亿股股份,入股完成后持股比例为40.92%。根据之前信息,该40.92%股权由长城资产管理持有, *** 底价为43.32亿元。
此外,部分银行经营业绩的回暖也成为信用评级上调的主要因素。例如日照银行在2025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12.35%;实现净利润5.04亿元,同比上升4.42%。
绍兴银行在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至0.80%。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51%、8.81%,分别较2023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0.4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15.54%,风险抵补能力很强。“该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保持行业较好水平,资本充足水平不断提升……,上调绍兴银行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公司称。

中小银行尚未迎来拐点
上述九家银行信用评级的上升,是否说明中小银行的经营迎来拐点?
有行业人士称,整体来看,银行业净息差边际企稳,中小银行也不例外。主要表现为:贷款利率下行趋缓,高息定期存款集中到期。非息收入有望持续改善,理财回暖且债市行情修复。
“货币与财政政策正协力,尤其是化解地方债下,部分中小银行经营情况好转,但不意味着行业发生了逆转。”另一位中小银行高管对《财经》称。
在中诚信分析看来,如果增资后银行自身盈利没有跟上,最终偿债压力仍然落在 *** 。此外,频繁的 *** 注资可能向市场发出错误信号,默认地方 *** 全盘兜底可能诱发银行“劣币驱逐良币”的道德风险。
中诚信分析提醒到,在当前房地产、地方 *** 债务和中小银行风险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面临挑战且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财政收入的增长也持续承压,叠加化解隐债要求下债务增加受限,地方 *** 对银行的支持能力值得重新评估。因此,保持银行经营的独立性,把握好地方 *** 对银行支持与干预的边界十分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破除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提升自身信用水平。
另有行业人士同样认为,未来不少中小银行的前景并不乐观,尤其是大型银行下沉服务,争夺长尾客群,中小银行的净息差还会继续下行。此外,中小银行数字化运营等能力明显落后于大行,增加了中小银行压力。
2025年初,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中小银行需抛却“规模至上”思维,转向强调质量优先和资本节约型发展。一方面,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合理控制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强化资本效能;另一方面,坚持差异化竞争,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及小微企业服务等领域精耕细作,实现均衡稳健的发展。
“面对利率和市场波动,中小银行亟需平衡对公、零售和金融市场投资等多元化业务结构,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板块。加大数据基础设施与科技人才投入,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台、智能化风控系统和场景运营模式,在满足小微与‘三农’客群差异化需求的同时,充分挖掘客群价值并增强客户黏性。”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建议。
(作者为《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