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获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上海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共同主办的浦江流芳系列“和平的守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8月15日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厅揭幕,展出的70余件作品几乎全景式再现了80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画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深刻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铸就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本次“和平的守望”美术展旨在通过艺术的独特力量,引导观众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峥嵘岁月,致敬民族不屈的脊梁精神,并展望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壮美画卷,共同守护人类永恒的和平理想。

展览现场
展览汇聚了来自上海及全国各地艺术家的75件精品力作,涵盖油画、水彩粉画、中国画、雕塑、木刻、连环画等丰富艺术形式。作品内容上,有深刻描绘80年前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奋起抗争的热血壮举,也有用心刻画艰苦卓绝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恢弘图景;有热情讴歌今日中国繁荣发展的辉煌成就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也有发自内心的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深切呼唤。

展览现场《四行壮士 》周卫平

《斑驳城影:从抗战印记到和平守望》张曼倩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览不仅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也丰富多样,围绕纪念性主题,既有直接的纪念性作品,致敬先烈、缅怀牺牲;也有聚焦具体历史事件的创作,还有将笔触延伸至和平年代——展现劳动人民的奋斗身影、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平生活的烟火气息。如《历史不会忘记》由上海艺术家李忠印创作,通过传统笔墨生动刻画老一辈抗战老兵在和平年代的“群像”,红色的背景、白色的和平鸽衬托着前景几位白发苍苍、面庞爬满沟壑的老人,他们与我们身边的长者无异,但是胸前的赫赫勋章则在述说他们经历的不平凡历史。

《历史不会忘记》李忠印
《松江城东红色记忆》是一组四幅作品,以细腻的笔触、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上海松江城东的红色记忆。其中对于莘庄乡镇、七宝南镇的细腻刻画也勾起的观者对于江南古镇风貌的熟悉记忆,党员入党仪式、本地农民的奋起反抗等,每一幅作品都在讲述一个抗战故事。

《松江城东红色记忆》
《尘埃系列·硝烟远去》由艺术家侯伟创作,偌大的画布上,只有一只斑驳的,布满弹孔的军用水壶,其强烈又有点朦胧的印记引人深思。这个军用水壶的主人是谁?围绕它曾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尘埃系列·硝烟远去》侯伟
上海美协水彩粉画艺委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翟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此次展览面向社会征集,从来自全国的百余幅作品中遴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遴选依据主要从主题立意、艺术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考量,其中也有不少是特邀作品,包括中宣部重大历史题材作品、上海美术大展获奖作品等。
参展艺术家主体为当下活跃于美术界的中青年力量,他们饱含 *** 深耕创作。有的艺术家深入全国各地的抗战遗址实地采风,用画笔再现80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画面;有的艺术家则扎根新时代的火热生活,展现美好生活的动人瞬间。“用作品传承历史记忆、展现和平成果是艺术社会责任和时代精神的展现和延续。这些作品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当下的启示。”艺术家代表蒋进军说。“青年画家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再现历史场景、刻画历史人物、亦或是通过对战时物件的描绘引发观众对和平的珍视。传递我们对战争的价值观是青年画家的社会使命。”青年画家谢晓霏说。

《碧血千秋》王剑锋
本次画展的创作者,除了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外,还有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河北等全国各地,参展的作品艺术上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创作风格与表现力,在同一主题下,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汇聚成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雄浑交响,让“和平”的祈愿与“复兴”的梦想在线条与色彩的编织中,绽放出愈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本次展览从8月15日至20日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出,完成首展后,作为上海市文联文化惠民的品牌——“浦江流芳”的活动,本次展览还将在全市各区进行巡展,将优质文艺资源输送到社区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