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城市|广东阳江:一场渔港盛宴,如何搞活一座城

音符科技网

8月16日清晨,之一缕阳光刺破海平面,海陵岛闸坡渔港的宁静被震天的锣鼓声与悠扬的渔歌打破。

3400余艘渔船列阵如军,船头鲜艳的旗帜猎猎作响,渔民们黝黑的脸上写满期待,船舱里崭新的渔网泛着银光。随着一声令下,千帆竞发,如离弦之箭,驶向蔚蓝深海——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正式拉开帷幕,顷刻间点燃了整个南海之滨的热情。

这不仅是一场渔业复工的仪式。

自2003年首届开渔季举办以来,这一海洋盛典已发展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文旅品牌,承载着渔民对大海的敬畏,也寄托着阳江向海图强的梦想。

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阳江市人民 *** 的共同推动下,一年一度的开渔季早已超越传统节庆,演变为集海洋文化展示、渔业资源保护、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8月15日傍晚,广东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上演“千年古渔港”主题万人渔宴。现场铺设餐桌逾千张,绵延两公里海岸线,约3000名游客与本地渔民围坐共餐,场面蔚为壮观。

这不仅展现了阳江作为海洋渔业大市的深厚底蕴,也为游客呈现了一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文化旅游盛宴。

“开渔季是阳江生态渔业发展的试验田。”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小昌对澎湃新闻记者称,从之一届开渔季活动开始,当地党委、 *** 就明确要“办好一活动,搞活一座城”。

今年开渔季活动精心筹备,13项活动,活动数量为历年之最,丰富的配套活动为开渔季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

过去,传统渔业对年轻人吸引力日渐式微,面临代际断层的困境。而如今,开渔季让更多年轻人重新认识并重新定义了现代渔业背后的科技含量与生产逻辑。

“活动让人们看到,渔业已不再是‘看天吃饭’的苦差。”阳江市渔业协会会长、广东中之平实业集团董事长林国忠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南海(阳江)开渔季,亦可被视为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观察样本。

千帆竞发,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正式拉开帷幕。阳江日报 图

观渔海、品民俗的滨海狂欢

8月15日,海陵岛成为南海之滨最耀眼的舞台。

清晨六点,闸坡渔港已人潮涌动。海岸线上,摄影爱好者架起*短炮;观景台上,游客们翘首以待。当汽笛长鸣,千帆齐发的场景让现场欢呼——3400艘阳江渔船与南海万千渔船一同扬帆,创下历届开渔季之最。

“开渔令发布”的背后,是阳江作为海洋渔业大市的深厚底气。

阳江拥有8319平方公里可开发海域、504公里海岸线,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达82万吨,居广东前列。而此次集中出动的渔船中,178艘经过6200万元改造升级,装备了先进的海图、探鱼与导航系统,早已颠覆了外界对传统渔业的想象。

当渔船驶向深海,在岸上,另一场极具观赏性的传统文化盛宴也拉开序幕。

最让外地游客好奇的是古法祭海仪式,隆重而庄严,只见身着传统服饰的渔民向大海敬献祭品,低沉吟诵声穿越千年,传递着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而在不远处,另一场传统的“渔家婚嫁”表演也引人围观,这场表演把疍家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新娘的凤冠霞帔灿若云霞,咸水歌声婉转悠扬,接亲渔船披红挂彩。

无论是古法祭海,还是传统的婚嫁表演,均让现场游客近距离感到“以舟为家”的疍家生活场景。

“我们坚持守正创新,让非遗真正‘活’起来。”梁小昌说。

近年来,阳江市把南海(阳江)开渔季作为重要的文旅平台,充分发挥海陵岛的海丝文化、南宋遗迹与疍家风情的文化特征,把非遗展示、滨海景观与休闲体验深度结合,打造出“观开渔、品海鲜、赏民俗、游滨海”的文旅场景。

2025年8月15日,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引众多媒体关注。阳江市委宣传部 供图

“让我感觉很新鲜的,很像一个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嘉年华。”深圳游客李滨对澎湃新闻表示,前两年他习惯于假期带孩子到香港、澳门去玩,后来发现孩子并没太多兴奋感,这次他从社交媒体看见海陵岛的开渔季活动,决定开车过来看看,未承想孩子特别高兴。

“他们最喜欢这里的海滩,很自然。”李滨说。

实际上,为让游客感受滨海风光,当地也举办了很多时尚嘉年华的活动。

沙滩音乐节上的摇滚乐,世界模特大赛的T台、摄影大赛、夜光风筝和大角湾的烟花秀……

如此丰富的文旅体验场景,让游客感受到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海滨城市生活。

实际上,眼前南海(阳江)开渔季历经25年演变,1998年仅为渔船鸣炮出港的单一祈福仪式;2005年首增渔家文化展览,吸引游客3000人次;2010年引入千桌渔宴试水“味蕾经济”,带动餐饮收入翻倍;2015年起结合国家级非遗“阳江山歌”、疍家婚俗展演,形成七日主题文旅周;至2023年全面升级迭代,把生态、文化和产业三者彼此打通、高度结合的运营模式。

经过全面升级的开渔季,把传统生产活动转化为综合产值超15亿的文旅品牌,达到了“人消两旺”的效果,夜排档坐满饕客,渔市电商直播销售额破亿元,海陵岛周边民宿预订量激增,酒店一房难求……

“活动从单一仪式升级为全民盛宴。”海陵岛管委会副主任林艺超如此说。

今年开渔季期间,当地官方预测每天能吸引游客量近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亿元。

升级后的开渔季,把传统生产活动转化文旅品牌。阳江市委宣传部 供图

“向海洋要食物”

南海(阳江)开渔季的成功,本质也是广东现代化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范本。

8月8日,在参加广东省 *** 为开渔季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当地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2024年广东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增速创十年新高;海水鱼苗产量67.96亿尾,占全国一半。

“种业是渔业的芯片。”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介绍,广东已突破章红鱼、黄鳍金枪鱼等人工繁育技术,培育18个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为“粤海粮仓”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在阳江,种业优势也正转化为产业胜势,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装备“明渔一号”已稳定运行三年,此举开创深远海养殖新模式。

“今年将新增145个深水网箱和2个桁架平台,‘阳西一号’已动工。”梁小昌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上述“蓝色重器”的背后,实际是广东全省构建经过规划引领、政策保障和创新平台所形成的生产力。

作为海洋渔业大市,海洋经济已成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已逐步形成绿色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相结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十四五”期间,阳江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总值由2021年413.9亿元跃升至2024年495.5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4.4%,占全市GDP比重提升至30.4%。

因此,在参加广东省 *** 新闻发布会现场,阳江市副市长关天表详解了活动的意义。

“这不仅是渔民的节日,更是践行总书记‘向海洋要食物’战略的具体行动。”关天表说。

从各项数据看,阳江已经充分体现上述战略所带来的红利。

以绿色能源为例,阳江已领跑全国,全市各类电力能源建成装机容量超2280万千瓦,居广东首位,其中绿色能源约占一半,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其中并网装机容量超600万千瓦,占广东省一半,居全国第二;在建和开展前期工作项目700万千瓦,待竞配700万千瓦,均位居全国之一。

位于阳江滨海新区的“国际风电城”,现已集聚了30多家龙头企业,形成了“世界风电看中国 海上风电看阳江”的业界共识。

临港工业发展亦如此。近年来,阳江大力打造千亿级先进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借此带动海工装备、数控机床和五金刀剪的产业集群。

现代渔业更是实现跨越发展,阳江已打造了两大国家级海洋牧场,阳西青洲岛是全国面积更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陵岛-阳西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于2024年入选国家级试点,正在全力打造全国现代渔港管理示范区。

阳江不断创新养殖模式,以此提高海洋牧场的养殖能力。

澎湃新闻了解到,当地正在打造一个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系全国首创的,且能从根本上改变海水养殖“看天吃饭”局面,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5亿元,充分利用大规模养殖和重力式网箱技术,实施工业化、规模化养殖生产,兼具养殖、加工、旅游观光于一体,届时投产后养殖量预计五年达到25万吨,每年实现产值近100亿元。

滨海旅游也在全方位发力,目前阳江已经构建了28个A级旅游景区和6个文旅特色镇,通过举办国际风筝节和开渔季品牌文旅活动,持续扩大影响力。

据当地文旅部门数据,阳江年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55亿元。

海洋经济已成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阳江市委宣传部 供图

伏季休渔的生态辩证法

“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形成今天的共赢局面。”阳江海陵岛一位渔民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自1999年起,广东严格执行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并辅以人工鱼礁与增殖放流,而阳江建成7座人工鱼礁,近五年放流鱼苗超4亿尾。

“增殖后资源密度是本底调查的1.5倍以上。”梁小昌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面对开渔期间的安全挑战,阳江充分把数字平台和网格管理结合了起来,取得很好成效。

“每艘船都安装AIS设备,‘粤水安’平台实时监控。”梁小昌说,村级网格长包干到船,海洋执法部门严打“三无”船舶,确保“不安全不出海”。

当科技赋能传统渔业,海上生产从“靠天吃饭”迈向“可控可治”。

“开渔节是休渔制度的仪式性收尾,教会渔民‘资源有限’的道理。”林国忠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作为一名企业家,他亲历了阳江渔业从传统捕捞到全产业链的蜕变。

每天,林国忠所掌舵的中之平集团临港冷库前,货车川流不息。

“5万吨冷库解决粤西水产保鲜难题。”林国忠称,前端联合渔民合作社统一捕捞,中端建设精深加工厂,终端通过“南海鱼汛”平台直抵市场,如此一体化的产业模式,让阳江供港冰鲜水产占比达80%,4小时即可抵港。

当前,他的公司进军装备制造,参与“明渔一号”等项目建设。

“技术突破解决传统渔业痛点。”林国忠说,伴随“阳西一号”半潜式平台开建,阳江正从“卖原料”转向“卖装备”,价值攀升带来了质变。

文旅赋能传统渔业,为阳江渔业带来价值攀升。 阳江市委宣传部 供图

今年6月26日,广东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战略,阳江成为关键落子:东承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西联北部湾生态优势,伴随广湛高铁开通,深圳海洋大学阳江校区落地,一条“蓝色经济带”贯通陆海。

“开渔季是阳江递给世界的名片。”梁小昌说。

回望23年的开渔路,阳江经验弥足珍贵。从首届活动的朴素祭海,到如今千帆竞发与数字网格并重;从单纯祈求丰收,到构建现代渔业的全产业价值链,开渔季的演变,正是广东经略深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由于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正在吸引年轻人回归渔业,电商直播间成为最直接方式,年轻主播纷纷加入,他们带领网友直击渔获、加工和拍卖的全程。

“拍卖让渔业变得时尚。”梁小昌说。

新一代渔民向外界传达着新风貌,他们操作着智能投喂船,通过直播销售渔获,在风电平台上记录水质数据。古老渔歌与电子乐交织,传统网具与深水网箱并存——这正是“生猛广东”的更佳注解:尊重传统却不拘泥于传统,敬畏海洋更要科学利用海洋。

多年来,林国忠通过协会层面推动变革,例如联合高校培养冷链管理人才,组织渔民学习直播营销,设计疍家文化文创产品,核心目标很明确——吸引年轻人。

“当渔业成为有奔头的事业,年轻人自然归来。”林国忠总结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蓝天碧水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和北约领导人通话
  • 刘世锦:要减少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形成稳增长促转型的新动能
  • 龙湖集团盈利预警:上半年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降45%,主要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
  • 南昌一热门打卡点被收费摄影师长期占据引关注,官方:已划分游客专属区域
  • 价格周报|本周猪价持续低于14元每公斤,机构称短期进一步跌价空间或有限
  • 人民日报评论:所谓“全民强制社保”,不可误读政策、误导公众
  •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水域有火箭残骸坠落
  • 杭州地铁一乘客充电宝自燃冒烟,官方通报:未造成安全影响
  • 快评|特朗普和普京实现各自目标,但美俄关系尚未实质性改变
  • 俄总统助理:俄美元首下次会晤时间未定
  • 高考不过本科线退费2万元?涉事高中承认违规招生:正配合调查
  • 刘德华等明星给小区装电梯?这个“乌龙”咱不认
  • “冰丝带”变身“机器人竞技场”
  • 竞彩湃|拜仁德超杯力拼斯图加特,曼城战狼队能否顺利过关?
  • 美媒:美关税让生产商承受通胀压力涨价或很快传导至消费者
  • 山西五台县一小区居民户内发生燃气燃爆,1人死亡1人送医
  • 特朗普称“未来两周内”出台半导体关税:税率或达300%
  • “小飞人”“小孩姐”“小偶像”,标签背后的陈妤颉
  • 贺凤翔当选中国象棋协会主席
  • 被误读的“社保新规”和焦虑的中小企业
  • 事关美国首都警务,特朗普突然做出让步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多元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 胡锡进:碰上普京这个“坚毅的克格勃”,特朗普唬人的那一套算是露馅了
  • 重庆巫山县发生一起危岩崩塌,提前避险无人员伤亡
  • 湖北一“重点养老项目”被列“非吸”,数百老人上亿积蓄被卷
  • 青海格尔木公安局原副局长和军峰被“双开”: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贪污、受贿
  • 年度报告虚假记载,云南一上市公司及高管被罚1250万元
  • 请勿前往港口,海口三港将于今天19时至明天5时停运
  • 张本智和,不必非我族类
  • 超5.7亿股反对“修船闸”议案!长江电力股东会十大关键问答曝光
  • 王毅将访问印度并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
  • 又一券业并购获批!西部证券获准成为国融证券主要股东
  • 美元指数多空对决:美联储9月降息押注升温
  • 徽商期货合肥分公司开展股票期权业务专题培训会
  • 理解城市|广东阳江:一场渔港盛宴,如何搞活一座城
  • 女子用49页PPT举报飞行学员前男友出轨:恋爱时与十余人保持不正当关系
  • 《南京照相馆》领跑,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95亿
  • 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释放了哪些信号?专家解读
  • 自6月以来巴基斯坦暴雨及洪水灾情已致超500人死亡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