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近视越来越严重,家长投诉电子黑板

音符科技网

作者 | 黄泽敏 陈祺元(实习生)

编辑 | 向现

二年级的儿子近视了。一只眼睛 50 度,另一只则达 100 度,还伴有数十度散光。

看着早早架起眼镜的儿子,刘丹的心揪紧着。

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中国校园已常态。甚至可以说,它是难以回避的社会切面。

小学教师江若同样注意到学生们的视力状况。她告诉南风窗,班里学生近视 " 比较厉害 "," 其实肉眼都能看出来,小孩子近视情况不是很乐观 "。

无论是三年级,还是六年级," 这几个年级都没什么区别,都是很多人近视 "。据她观察,细微的区别在于部分三年级学生在上课时候戴上眼镜,下课后摘下,而六年级学生的戴眼镜时间更长。

很多小学生存在近视问题

在她看来,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独立使用手机时间会更长,与此同时," 课业压力也重了,家长可能越来越重视学业,报补习班什么的,作业一大堆做到半夜,用眼过度 "。

令人揪心的现象背后,有家长将矛头指向教室电子屏。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 " 电子屏伤眼 " 的讨论并不罕见。家长们认为,孩子眼睛尚在发育,长时间盯着发光屏幕负担重;还有人觉得,老师频繁用电子屏是 " 教学偷懒 ",牺牲了传统板书和互动。

今年 3 月,西安一位家长 " 取消电子屏 " 的建议登上热搜,引发争论。官方回应称,学校已采取措施,非必要不使用电子屏,单节课开启时间不超 10 分钟。全国多地也有类似建议,官方回复大致相同。

西安家长建议取消电子屏

但教室电子屏与近视的关系,并非 " 屏幕直接致近视 " 那么简单。

从视疲劳到近视

讲台上,电子屏一页页翻过,孩子就一节课一节课地盯。

刘丹将儿子这一代称为 " 电子屏的原住民 "。在孩子眼里,电子屏教学稀松平常," 大家上课都这样 ",从未觉得有什么特别。

刘丹的儿子就读于厦门某小学二年级。2022 年建校伊始,每间教室便配备了一块可移动的大屏一体机。家长体验日那天,她观察到老师上课、板书、评讲作业几乎全依赖它。

可这块屏,成了刘丹的 " 心病 "。一年级时,她发现儿子的 " 远视储备没有了 "。一同检查的几个孩子情况类似,远视储备普遍告急,有的甚至已有 50 度近视。

2021 年 4 月,教育部等 15 部门对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做出规定,要求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 30%

那是学校组织的视力检查。别的班老师将检查结果公布在群里," 基本上在临界值,远视储备基本上都没有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儿子班里 45 名学生,已有约 10 人戴上眼镜,包括儿子。

儿子才二年级,怎么就近视了?刘丹把矛头对准了课堂上占主导的电子屏。

" 教室电子屏并非直接导致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但使用不当会增加相关风险。"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林浩添告诉南风窗。

事实上,近视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眼科医学角度,学生近视主要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导致。" 林浩添表示,若父母近视,孩子近视风险更高。

学生近视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好东西》剧照

后天 " 糟糕 " 的用眼环境同样是*。他介绍,环境因素包括长时间地近距离看书、写字、盯电子设备,户外活动不足,阳光接触少,以及不良用眼习惯。

" 教室显示屏在这些成因里,属于环境因素中的一种。" 林浩添进一步解释," 它本身不是主要原因,但如果使用不当,比如看的时间太长、距离不合适,可能会加重近视风险。"

长时间、近距离盯着电子屏,极易引发视疲劳。他说,孩子可能感到眼睛干涩、酸胀、有异物感、怕光、频繁眨眼,甚至出现短暂视物模糊、重影或文字跳动。长远看,近视发生率会更高。

近年来,教育部等多部门开展了 " 电子产品教学与学生近视 " 相关研究。视功能损伤与修复课题组证实,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孩子脉络膜变薄,而脉络膜变化与近视密切相关。

电子产品会导致孩子脉络膜变薄

脉络膜变化与近视密切相关

课题组组长周佳玮,同时为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治工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他曾接受采访称,常规使用电子产品约 20 分钟,脉络膜会明显减薄,实验室监测的 " 闪光柔和频率 ",是衡量视疲劳的指标,用电子屏半小时后,这个指标会明显变差,预示已出现视疲劳。

周佳玮表示,电子屏亮度、周围光环境、观看角度等均会对眼睛产生不同影响,但不是使用后立刻影响视力或造成损伤,其中最关键的是使用时长,若超过个体耐受时间,眼睛就会出现疲劳感。

林浩添告诉南风窗,尤其对 6-9 岁低龄儿童,其视网膜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近距离观看教室电子屏,不仅易导致视疲劳、视物模糊,还可能干扰视力正常发育。10-18 岁的青少年,眼球发育快,眼轴容易变长。如果长时间看电子屏,近视度数可能涨得快,而且更难控制。

时长 " 失控 "

一年级的视力检测后,刘丹曾给学校写了建议信。她列了几点担忧和建议,希望减少电子屏使用时间,多给学生些户外活动。

之前,孩子课表上每天有课外活动,每周三节体育课,可这些课常被挤占," 真正落实的只剩一半 ",连大课间做操都只在走廊里。

信件投递后,学校调整了部分安排。比如,大课间从走廊挪到操场;被占的体育课、活动课,比一年级时更有保障。

可是电子屏的使用依旧 " 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刘丹从儿子那听说,电子屏不仅占据正课,自习课为了 " 管纪律 " 常放电影,期末复习讲卷子、做练习,更是全程靠大屏。

6 月 30 日,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龙实验学校,民警配合电子屏幕为学生讲解暑期防溺水知识 / 新华社发(汤德宏 摄)

这样的使用时长明显 " 超标 "。

2018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 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 30%。"

对于一堂 40 分钟的课来说,30% 意味着大约 12 分钟。不少省市依据此做了配套通知,有的学校还用 " 软件限时黑屏 " 方式,在屏幕累计亮屏时间到达 12 分钟后自动熄屏," 倒逼 "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更多使用板书与互动。

这是一个看似清晰量化的 " 红线 "。可实际教学中,电子屏使用时长普遍失控。

金华某小学科学老师江若,从没算过自己一堂课用多久电子屏。学校没给老师设限,也没人监管。

电子屏是江若贯穿课堂的工具。在她看来,用 PPT 串知识点,逻辑清楚,还能插入动画、放视频,比一笔一划写板书、画图表效率高得多。

电子屏对于一些老师而言是效率工具 / 图源:pexels

吴晓莉同样认可电子屏对办学效率的提升。她从业近三十年,如今是襄阳某小学的副校长。

她说,学校试过推 " 无电子白板日 "" 护眼日 ",可都 " 难以持续 ",没法从根本上减少使用时间。师生对电子屏的依赖,已经成了习惯。

襄阳某公立高中副校长张德明也表示,现在不少老师和学生对电子屏产生 " 很强的依赖感 "," 好像没有这个东西就上不了课 "。他透露,用多媒体设备上课,甚至成为部分学校评选优质课的硬性标准。

一边,电子屏失控的使用时长令人担忧。另一边,各级部门考核时鼓励用多媒体技术,推 " 智慧课堂 "。有些学校的教学比赛、公开课,更是把精美课件当成 " 标配 "。

越 " 线 "

浙江舟山的林希,感受过长时间盯屏带来的不适感。

她形容那感觉,就像在大太阳底下一直晒。" 人在太阳底下站一会儿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一直晒着就不舒服了。" 她认为,坐在前排不适感会更明显,若遇上阴天,教室里再开灯,眼睛更难受。

她听别的家长说,其孩子班上 " 近视成片 "。对方还告诉她,孩子每天回来 " 眼睛红红的、痒痒的 ",因为电子屏 " 把孩子眼睛照得不舒服 "。

电视屏看久后眼睛有不适感

除了野蛮生长的时长,看电子屏的距离和角度,同样暗藏危机。

不同的座位,需要付出不同的视觉代价。有家长抱怨,自家孩子坐之一排靠边,只能斜着看屏幕。她开家长会时坐过那位置,斜眼一瞧,满是反光。

教室的灯光、窗户的自然光,都可能在光滑的屏幕表面形成反光。

江若说,其所在学校采用的电子白板是 " 玻璃屏 ",表面光滑。那是当下一款主流品牌产品,据她观察,电子屏的观看视角有限,开黑板灯时,教室两侧的学生更容易遇到反光。

在业内,这种现象被称为 " 眩光 "。2024 年发的《小学教室多媒体白板和显示屏的眩光状况分析》一文指出,眩光会降低视觉功能,教室中的眩光会导致某些位置的学生看不清,降低教学效果。长期作用则会造成心理不适感和视觉疲劳,进而引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偏头痛、眼部疾病等生理不适现象。"

眩光产生的机理 / 图源:国家 LED 照明质检中心

文章还发现,多数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存在眩光问题,且学校对窗帘、灯光的管理,未达到避免眩光的更佳状态。而反射眩光的程度,和设备自身光泽度、窗户亮度(窗帘开关状态)、黑板灯是否打开、学生座位位置等有关。

这意味着,坐在中间、距离适中的学生,视觉体验尚可。而那些被分配到 " 差位 " 的学生,视野中会存在一个 " 亮点 "。眼睛为了避开这刺眼的眩光,会下意识进行调节,加剧疲劳。

" 教室采光良好时,电子屏与环境光反差小,可减轻眼睛负担。" 林浩添表示,反之则会加剧电子屏对视力的不良影响。

坐在教室里,学生与电子屏的 " 物理关系 " 天然不平等。于是,不合适的距离分出座位的 " 优劣 ",也让学生们付出不同的视力健康代价。

事实上,我国对于教室座位距离有明确规范。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最前排课桌距黑板不小于 2.2 米;小学最后排课桌后沿离黑板,不宜大于 8 米。

普通教室的设计规范

但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室的光环境。《信息化教学下中小学校教室空间平面尺度设计研究》一文,研究人员通过光谱实测发现,这个规定不适应信息化教学。对前排学生来说,这个距离太近,看到的屏幕亮度和亮度对比值更高,容易视疲劳,增加近视风险。

该研究认为,信息化教室最前排课桌前沿离显示屏,应该不小于 2.7 米,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适宜的视距范围内。

一些省市为适应信息化教学调整了标准。比如辽宁省教育厅印发通知,要求学生和电子白板的距离要超 3 米,或者不小于屏幕对角线距离的 4 倍。

江若所在学校,教室地板及墙面上划有一条 " 近视防控线 "。她说,桌椅不能越线,还有人定期会来检查。她不知道线和屏幕间具体的距离,只觉得 " 挺远的 "。

教室地板上的 " 近视防控线 " / 图源:滨江发布

在她看来,调整座位与黑板的距离、灯光等环境因素,能解决大部分反光问题。但这是基于好的电子屏,以及合适的距离。一些地区教室小,学生多,前排桌椅离电子屏的距离所剩无几。

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这条 " 线 "。" 得看每个学校的学生数。" 吴晓莉表示,若班里人少、教室大,桌子离屏幕就会稍远一些。

"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不想自己娃坐得太远。" 她说,实际上,多数前排距离屏幕仅在 "1 米 -1.5 米 "。

" 屏幕一黑,教室瞬间安静 "

如果说,时长和座位是使用层面的问题,那屏幕本身的硬件质量,从源头上决定了学生的视觉体验。其核心参数,更与视觉舒适度息息相关。

" 亮度、刷新率、对比度及蓝光过滤程度等参数都很关键。" 林浩添解释,屏幕的亮度、亮度可视角及亮度均匀性直接影响眼睛受 *** 程度和观看距离,刷新率决定动态画面效果和眼睛疲劳情况,蓝光可能通过损害视网膜影响视力,而对比度则决定眼睛在屏幕明暗区之间调节的需求。此外,屏幕尺寸也需重点关注,投影屏幕尺寸须大于等于 80 英寸。" 规范好这些参数,能有效保护学生视力。"

南风窗搜索发现,主流的 86 英寸交互式电子白板,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差别藏在亮度、光泽度等普通人难以分辨的参数上。地区经济差异,则与教室里那块屏幕的 " 身价 " 和品质挂钩。

市面上的交互式电子白板

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吴晓莉说,设备通常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配备,属于公共财物,学校无权自行处置或更新。她回忆,早期投影仪效果差," 光稍微强一点就看不清楚,都必须要拉窗帘。" 如今的电子一体机功能和清晰度好得多,不同品牌 " 感受上差别不是很大 "。

在她印象里,电子屏不常维修。" 现在基本上没啥问题,极少出现屏幕坏了的情况,硬件基本也不会损坏。" 真出问题了,会有厂家或服务商来修。

新设备引入时有供应商培训,但内容侧重操作,鲜少涉及时长限制和护眼知识。教师掌握程度也参差。年轻教师热衷探索功能,年长者往往只掌握基础功能。

在江若看来,电子屏是学生 " 理解知识点更好的工具 "。给学生讲科学原理,没有几个人坐得住,分分钟听睡着," 但让他们看个视频、动画、图片,分分钟理解了 "。

8 月 10 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景明学校,小朋友在学习气象知识 / 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她的 PPT 从来不是 " 下载即用 "。她会把备课重心压在 PPT 的逻辑与动画细节上:删掉大段文字,把知识点拆成动画,花费心思找适合课堂又吸引人的视频素材。别人下载一套课件可能只要五分钟,她却可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

并非所有老师都如此用心。张德明观察到,有的老师全程无板书,举着手机就上完课。还有热门下载课件后机械照搬,内容趋同,未必适合学生。江若不回避同行间的差异。她知道,有的老师花五分钟,下载个满是文字的 PPT,学生根本看不完、记不住。

" 现在电子白板用不了,我都要汗流浃背。" 她说。曾有一次,学校电路检修,教学楼突然断电。屏幕一黑,教室瞬间安静。

那五分钟里,她努力用书本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但实际上," 我自己都觉得无聊 "。学生们的注意力明显涣散。她翻开书,对照着上面的问题,她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如此往复。

无板书的教学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 / 图源:pexels

5 分钟后电来了,屏幕重新亮起,她 " 感觉被拯救了 "。在她看来,同样的知识点,有没有电子白板,学生的反应完全是两个世界。

在 " 技术至上 " 的评价导向下,教师们陷入 " 不用电子屏就会落后 " 的集体焦虑。" 说实话,在这个时代,没有用任何数码产品相当于减分项。" 江若说," 如果用了,相当于锦上添花,没用就感觉好像比别人差一点,因为别人都用了。"

焦虑仍在蔓延。林希的孩子就读幼儿园小班,尚未近视。但她担心教室里的电子屏幕终将夺走孩子的视力,也剥夺其未来选择飞行员、军官、航天员等职业的可能。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林浩添,其余人物为化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上海第三机场”有了新消息: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城市建设集团合资 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
  • 下周,全市场都盯着一个地方:杰克逊霍尔
  • 饿了么淘宝闪购全面提升骑士保障激励体系
  • GPT-5“让人失望”,AI“撞墙”了吗?
  • 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发货量增长110%,Meta占据超70%份额
  • 冯柳最新加仓这安琪酵母 持有3500万股成为第三大股东
  • 开渔啦!潮州饶平渔船竞发,潮汕人的“海鲜自由”来了
  • 南下资金,买爆了!今年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9389亿港元,已远超2024全年8078亿港元的规模
  •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发现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患者为轻症
  • “飓风猎人”飞入飓风“艾琳”风眼
  • “房东税”要来了?多地官方发声:别被带节奏!
  • 证监会批复!又一千亿券商来了
  • 李国庆大婚,张朝阳俞敏洪等名人到场
  • 美国民警卫队入驻华盛顿,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
  • 中国疾控中心吴静: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治疗费用也非常高
  • (成都世运会)奏响中泰友谊乐章传统泰拳战乐架设文化桥梁
  • 山洪已致内蒙古一地野外露营8人遇难,应急管理部工作组赴现场指导
  • 罗永浩曝董宇辉独立后年收入二三十亿,与辉同行否认
  • 以色列空袭也门萨那一发电站,致部分地区电力中断
  • 印尼苏拉威西岛地震已致29人受伤
  • 以军将审查占领加沙城计划,数周内或在加沙城开展军事演习
  • 杭州立法促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请看《浪尖周报》第37期
  • 广西北海市启动防汛防风四级应急响应,北海至涠洲岛往返航班停航2天
  • 广东一周新增83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 杨德龙:“居民存款搬家”给本轮牛市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
  • 天津医药王磊:速效救心丸将120急救途中的死亡率降低了40%
  • 李大霄:牛儿慢些走
  • 本周19股获得南向资金持股量环比增长超10%,3股环比翻倍
  • 欧盟将瑞典视作典范 鼓励民众投资股票
  • 光弘科技:近期AC公司斩获超过5000万欧元的新产品定点
  • 中康科技廖洪惠:药店结构进一步向百强连锁集中
  • 史上最牛柜姐!9年5娃,收服C罗?
  • “俄罗斯外籍院士、苏辙后人”被打假:郏县东坡书院正走程序注销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国铁广州局部分过海列车调整运行区段或停运
  • 以军称袭击也门萨那一处能源设施
  • 一周新车盘点 | 坦克500增新配色 智己LS6增设增程动力
  • 治水兴水看新疆丨数字农田让玛纳斯年均节水2个西湖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珠海、中山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 信达生物制药俞德超:中国创新药出海需跨越三重障碍
  • 广东阳江一海滩出现死猪?当地回:未发现此类情况,视频真实性和发现地点存疑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