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停售窗口:连续三年利率下调,这次停售大不一样

音符科技网

  来源:今日保

  文丨平襄 编丨灰灰

  9月1日,愈发临近。
  自2025年7月底预定利率1.99%的研究值发布,及各大寿险公司在公告中纷纷表示将在9月正式将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由2.5%下调至2.0%,分红险产品保证利率由2.0%下调至1.75%,近些年存在感稀薄的万能险保证利率也从1.5%下调至1.0%,整个寿险行业的各个渠道、营销队伍、业务人员几乎闻风而动,密集的销售宣传与紧张的经营节奏又一次扑面而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产品全面切换与停售窗口期的销售节点到了!
  尽管从行业层面到各家公司都三令五申禁止产品停售炒作营销,但对炒停售的“炒”如何界定其实很难。且在低利率趋势逐渐深入,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连年下调的环境下,在“以后的产品肯定没现在的好”的认知带动下,产品集中停售本身就是对市场与需求的 *** 。
  连续三年,预定利率不断下调,让行业经历连续三个停售窗口的“赛季”。实际上,连年的停售窗口已然强势改变了行业以“开门红“为核心的传统营销节奏,并正在成为新的行业业态与习惯。
  刚刚进入8月份不久,就有诸如“2.0%分红险上演闪电停售”等新闻陆续传来,直接拉动了市场情绪的升温。这意味着在新一轮产品切换的停售窗口期,行业还是要大干特干。
  那么,身处行业度转型调整时期,在这场第三“赛季”的利率下调窗口切换中,这一次的炒停售与以往两年相比有哪些不同呢?而这些不同,又是否会反作用于整个行业的进程?

  1

  不同之一

  心态悄然转变,从打停售到等停售

  无论是2013年到2019年,为期6年的利率市场化“4.025%”时代,还是自2019底到持续至2023年历经不到4年的“3.5%”时代,甚至更为久远而漫长的所谓低利率“2.5%”时期,预定利率相对稳定且将持续数年的行业认知,已然被最近3年的接连调整完全打破。

  2023年8月1日,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

  次年9月1日,又从3.0%正式降为2.5%,且分红、万能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保证利率在当年10月1日,也分别降到了2.0%和1.5%

  而2025年7月底则再次确认预定利率将在9月1日从2.5%全面下调到2.0%,分红则从2.0%降为1.75%,万能险产品也从1.5%调至1.0%。

  连续下调中的窗口期,也给了行业足够的空间,借助停售切换档口的市场 *** 与受众焦虑,连续3年大打停售炒作营销,也使得一种有别于以往传统、在“开门红”阶段之外的营销旺季悄然成型。

  单从普通型人身险产品——包括增额终身寿、年金、两全等市场绝对主力产品的预定利率来看,虽然每年的降幅都是固定的0.5个百分点,且在连年下调中显得吸引力不断下降。

  但从相对程度看,下调率却在不断增长,对应着涨价程度也在逐年递增,这显得2025年的炒停售将比往年更具市场动机与动力。

  然而,这显然不是这一年的主要不同。

  相较2023年持续数月、截止日期甚至数次推延的停售窗口,直接拉动了当年全线增长的空前盛况,以及2024年近乎是毫无征兆、突如其来的停售通知,直接激活了一年中近乎躺平的各个渠道,2025年中,人们对于利率下调与产品停售的预期,则更加明确,并且从心态到行动上,都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应该说,作为预定利率下调的直接原因,被行业视为定价假设“锚定物”的10年期国债一定时间内走势,即“750曲线”在这些年中的急速下行,令行业在“利差损”风险骤然加剧下对利率下调的预期更加清晰,2023年、2024年两年的经验,也让行业进一步明确这一大势所趋。

  2025年初确立根据每季度发布研究值进行随时调整的“动态调整机制”后,更是明确了下一次调整可能的时间节点。既然年内再次下调大概率不可避免,那对于公司和营销队伍来说,与其吭哧吭哧埋头搞业务,不如为下调落地窗口期做好准备,耐心等到这个时候再花力气展业。

  不仅市场情绪拉满,公司的激励也适时到位。甚至对不少一线业务人员而言,下调切换,更好每年都来一次。

  2

  不同之二

  年金险热衷快返,分红险见缝插针

  作为2020年后寿险市场更具统治力、甚至可以破圈的产品类型,增额终身寿险在这些年已成为固收类产品的代名词,从“3.5%“到”3.0%“时代几乎都打满全场,并且成为2023年与2024年两次利率窗口期营销的绝对扛把子。

  诚然,尽管不断下降的预定利率数字,令这类产品的接受度与竞争力随之下滑,但这些年行业一直期待的分红险并未就此上位、接管市场,且就整体市场看,“2.5%“下的增额终身寿险仍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

  这些年,固收类产品已经在持续的市场渲染中深入人心。即使增额终身寿险没有之前好卖,也并不代表分红险可以此消彼长,迎来市场增长的机遇。

  事实上,在2025年接过增额终身寿险大片市场的,反倒是另一类固收型产品——年金险。当然,最火热的,还是各种快返年金、快领年金等形态

  相比与利率、收益直接挂钩的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的产品演示对利率下行的敏感性在观感上相对较低。但其仍能以“锁定收益”作为核心传播点,并借势养老需求东风快速抢占市场关注度。

  更值得留意的是,这类被视为长期保障的产品正在加速缩短交费周期、提升短期流动性——部分产品甚至实现“三年交五年领”,有的首期保费当年即可开始领取生存金。相较于传统“五年交费,十年起领”的中期年金,其现价积累速度和年金领取时点显著前移,让传统中期年金都显得“长期主义”了。

  市场涌现出“三交五返”、“三交四返”、“趸交三返”等年金产品设计形态,其短期给付特征不仅吸引了市场关注,还支撑起年金险走向2025年主力产品的热度,更在预定利率调整的“第三波切换潮”中做足了军备。这种产品策略,似乎让人隐约回到了2019年前后的市场状态。

  就目前观察,各类快返、快领年金已铺满营销队伍、业务人员的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在各种短视频、海报、小作文中成为“领衔主演”。

  另一种趋势是,此类年金产品往往具有年金给付、现金价值、特定生存金等多重利益结构,倒是给了长期滞销的分红险获得新的市场契机。各类分红年金正借此切入市场,力图在2025年及当前利率切换期确立自身定位。

  可以看到,分红形态的设计能优化客户现金价值的账面呈现效果,加速回本期感知,从而有效提升市场对分红型产品的接受度。这也推动分红型年金和增额分红成为当前分红险的主流形态。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分红险能否在9月前实现实质性突破,仍高度依赖固收类产品的市场表现。但在分红险保证利率上限1.75%的政策环境下,或存在更大的结构性机遇。

  3

  不同之三

  渠道分化加剧

  银保狂飙、个险萎靡、中介在拼

  2023年,持续数月的停售切换窗口期,直接让个险、银保、中介三大主要渠道赚得盆满钵满,呈现出行业少有的多渠道并进、一片大好的景致;

  2024年,“报行合一”政策相继在银保与中介渠道落地,直接让两个渠道新单保费应声下跌,纵然8月份的炒停售热度不亚于2023年水平,但恐难以挽救全年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这也让个险成为这一年唯一显得“逍遥”、保持了增长的渠道。

  进入2025年,情况不一样了。

  4月份,伴随“报行合一”明确全面覆盖,三大渠道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随着行业转型的深入,及整个市场的持续变化,几个渠道的心态、情绪、动作,以及保险公司的态度,又有了更多的变化。个险、银保、中介三个渠道在这个连续第三场的炒停售窗口中,显得更加分化了。

  先看银保渠道——

  截至今年7月底,银保渠道的新单保费已全面摆脱年初两个月大幅负增长的局面,全面重回正增长轨迹,似乎已经完全走出“报行合一”的适应期,正以全盛之姿进入切换窗口期,展开火热的销售大战,一路狂飙。

  不过,在银保渠道的业绩反弹过程中,固收类、趸交类产品大幅度抬头。

  这意味着近些年渠道高喊且吹嘘的结构优化已经彻底破产。毕竟银行与网点不会在乎保险公司的什么分红险、利差损与高质量发展,但凡觉得“投产比”不划算就“用脚投票”。

  而保险公司不仅在产品端全面妥协,还通过挤压银保外勤和机构费用等方式弥补网点人员收入。保险相对银行的弱势,又一次显得淋漓尽致。

  所以,虽然此次炒停售银保的业绩必然大好,但是最终产品与保费结构究竟如何,似乎也很容易预测。

  再看个险渠道——

  上半年,个险渠道的新单保费仍有两位数负增长,超过—14%。这种负增长趋势,大概率也会在7月持续。

  看上去,“报行合一”对个险也有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部分大公司已在执行“报行合一”,且2025年初渠道负增长程度更大。

  作为行业核心渠道的个险,显然面临着比“报行合一”更棘手的问题。

  从一季度的业务结构上看,大多数险企将个险作为分红险转型的主要阵地,特别是长期类分红险产品。一季度,个险分红险新单同比翻了数倍。

  不过,这一数倍是建立在同期基数太低基础上的,且代价是整体新单业绩再此崩塌。

  这直接影响到队伍收入与心态,不少个险人员要么 *** 分红险,要么不建议客户购买分红险。对个险而言,分红险并不是什么“好产品”,那么在这波炒停售中,再不多放点固收产品,队伍稳定性将遭遇极大考验。

  最后看看中介渠道——

  对于分红险最为积极的,是中介渠道,甚至是难得花力气试图炒作“2.0%”分红险停售的渠道。本文前述那则“2.0%分红险闪电停售”的新闻,正出自中介。

  作为受“报行合一”影响更大的渠道,中介新单继2024年下滑近20%后,2025年上半年有16%的负增长,尽管要比一季度时40%的降幅已经好了不少,却仍然是徘徊在生死线上。

  应该是基于收入和生存的压力,中介公司对分红险的销售意愿明显更强、更为主动。

  可以看到,众多中介自媒体、视频号在这一期间对于分红险的宣传造势、测评比对、讲解普及可谓不遗余力,大有借分红险实现渠道生存乃至翻身的势头。

  只不过,无论是对于中介,还是对于行业,特别是对于部分公司而言,分红险真的是那剂万能的解药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股民注意了!有人利用AI仿冒但斌荐股!
  • 美国滞胀风险对全球市场意味着什么
  • 见证历史,牛市旗手嗨了!顶流券商ETF(512000)量价叒刷年内新高!“券茅”爆量450亿,长城证券四连板
  • 南宁江南区发现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 德国表示,欧美贸易协定书面文本的达成需要降低汽车关税
  • 海口世纪大桥一车失控与对向车道车辆相撞,警方通报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
  • 见证历史!A股还能上攻吗?
  • 车主喊贵、险司喊亏,电车车险怎么还在涨价
  • 债券市场的降息押注迎来关键期,鲍威尔将定调
  • 宁波精达: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5.77%
  • 水利部:我国仍处于主汛期,极端突发事件仍有可能发生
  • 保时捷宣布升级北京零售战略:长安、金港双店整合焕新“睿境计划”旗舰店
  • 华为新品发布会来袭!寒武纪募资近40亿,石头科技绩后领涨超14%,科创人工智能ETF最高上探5.27%创新高
  • MCR酒店集团将以27亿美元交易将苏荷馆私有化
  • 特朗普准备通过行政命令废止邮寄投票
  • 双牛驱动!金融科技ETF(159851)续涨4.85%量价齐刷新高!资金强势看多,单日火爆增持近7亿份
  • 市场基准利率或由DR007切换为DR001:为什么?有何影响?
  • 青农商行:“青农转债”拟于8月25日付息
  • 淘宝天猫宠物年成交规模超500亿
  • A股史诗级突破!资金火速爆买牛市旗手!“AI双子星”齐刷上市新高,高“光”159363再次暴涨5.47%!
  • 以色列计划驱逐数十万加沙人,国内爆发战争以来最大规模抗议
  • A股狂飙,江阴银行盘中触及涨停!拟首次增加中期分红,4.5万股东等来“红包雨”
  • 英国首相斯塔默将向特朗普寻求有关乌克兰安全保障的细节
  • 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坚决拥护党中央对高兴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审查调查的决定
  • 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理拉多万·维什科维奇宣布辞职
  • 上海辅警引导视障女子换乘地铁被网友点赞,本人回应“这是日常工作”
  • 兴黄投资回应票据逾期:非主观及经营问题,现已结清且无不利影响
  • 央行行长潘功胜会见泰国银行行长社他布·素提瓦纳吕布并续签货币互换协议
  • 天价药有望报销了!医保、商保、药企三方仍需寻求平衡打通堵点
  • 高兴夫被查,浙江省委常委会:以案为鉴、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 宁波6折收储宅地加价1.16亿元出让,竞得人曾是原地块所有人子公司
  • 山洪夜袭露营者致10人遇难,当天曾有人劝游客远离河槽
  • “本升专”去读技校,谁知是这个结果
  • 以色列取消澳大利亚驻巴勒斯坦代表签证
  • 农业银行发行60亿元3年期浮息绿色金融债,利率1.80%
  • 界面晚报 | 医保局:支持引导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泽连斯基抵达华盛顿
  • 反中乱港分子获澳大利亚庇护?外交部回应
  •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 河北东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题与粉笔APP模拟题一样?多方回应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