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收盘,上证指数创近10年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突破2024年10月8日以来高点,北证50指数也创历史新高。A股总市值在指数新高中,也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业内分析认为,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加速配置趋势明确,随着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带动赚钱效应扩散,资金面流入成为行情向上的重要推动力量。接下来,在企业盈利周期触底回升后,股市基本面的驱动将逐渐增强,有望带来更持续、更扎实的行情。
谁在推动市场上涨?
截至18日收盘,沪指报3728.03点,涨0.85%,成交11339亿元;深证成指报11835.57点,涨1.73%,成交16302亿元;创业板指报2606.20点,涨0.84%,成交4682亿元;北证50指数报1576.63点,涨6.97%。

2025年8月18日15点过,上证指数收报3728.03点。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近期一系列市场表现释放出积极行情信号。市场量能迈上新台阶,在上证指数创近10年新高之际,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已经连续四个交易日站上了2万亿元的水平。其中,8月18日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6万亿元,再创年内新高。
截至8月15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0377.5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8.54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10041.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7.37亿元;两市融资余额合计20418.9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5.91亿元。
如此大的市场成交量从何而来?从个人投资者角度看,7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较今年6月的新开户数环比增长19%,较去年7月同比增长71%,新开户数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还有近期市场热议的“存款搬家”。8月13日,央行发布的2025年7月金融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1.4万亿元。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共同驱动居民存款“搬家”,进而带动非银存款高增,形成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的跷跷板效应,1-7月非银存款合计多增4.6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73万亿元,7月当月这一结构性趋势延续并放大。此外股票市场活跃,交易量维持高位也使得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增长,对非银存款形成支撑。
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开达表示,非银存款的数据往往能够表征出私人部门在金融市场的配置情况,在过去的几轮大级别的行情中,非银存款占比都出现显著上行。
从机构资金角度看,险资的“跑步”入场具有一定代表性。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和占比均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余额为3.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6.38%,增速明显高于保费收入和资金运用增长幅度。其中二季度净增加2513亿,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8%,再创近年新高。
接下来行情如何看?
从今年年初以来,市场围绕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展开布局,期间创新药、算力、可控核聚变、人形机器人、稳定币、游戏、军工、反内卷等概念题材轮番活跃,红利+成长的“哑铃策略”受到追捧。从6月中旬开始,“杠铃策略”转向科技成长风格,上证指数站上3400点,走出持续的强势行情,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低波跑输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证指数接连突破3500点、3600点、3700点之际,正是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披露的窗口期。绩优公司历来是公募机构的重仓品种,从近期资金动向看,通信、电子、医药等部分半年报预期较好行业的公司获得公募机构的提前布局。
“市场火热上行时,估值驱动的空间正在逐步收敛,但是盈利基本面的变化却孕育着较大机会。”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认为,从市场定价来看,当前市场已经从银行+微盘转向对基本面趋势的定价,主要集中在依赖于产业趋势的成长风格领域。
从行业涨幅来看,年初以来有色金属、通信、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等行业涨幅较为可观,均超过20%。相比之下,食品饮料、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走势较弱。
牟一凌认为,受制于盈利预期的大部分权重资产仍在估值低位,盈利预期的改善带来的结构机会将会更大。中游制造业在反内卷的过程中利润率的修复仍需要一定时间,海外制造业投资的趋势也并未改变,基本面预期的修复只是时间和节奏的问题。
当前,在上证指数站上3700点,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后,哪些热点板块有望继续上涨?
中信证券研报称,市场赚钱效应持续积累,增量流动性趋势还会持续。考虑到宏观因素的复杂性,依然建议聚焦创新药、资源、通信、军工和游戏五大强势行业。建议聚焦在具有强产业趋势的五大行业中,更加聚焦于有真实业绩兑现度的子行业,而不是靠情绪和意识流扩散。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本轮强势行情始于6月23日,结构性景气是当下市场的主要推力。目前投资者情绪上升较快,注意市场后续过热可能。行业配置方面,建议以红利板块作为底仓,对新赛道的进攻应注重赛道间轮动。重点关注板块包括:红利、液冷服务器、AI、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电子、非银、有色、军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