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氢技术:瞄准氢能产业储运痛点 推动能源转型

音符科技网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在氢气制、储、运、加、用的产业链环节中,储、运是高效利用氢能的关键,直接影响着氢能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发展。

  艾氢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纯镁基储氢技术,并将该技术产品化,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今年5月,由国资基金领投的艾氢技术A轮融资完成;6月,公司发布了行业首套自动化镁基模块供氢系统,并将相关产品推向市场。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探访艾氢技术,深入了解这家公司的技术创新以及在减碳领域的应用前景。

  创新技术破解储运难题

  “氢能储运是氢能产业发展的痛点所在,同时也是降低远距离用氢成本、打通下游市场应用的关键环节。”艾氢技术创始合伙人张宇翔介绍,公司的核心技术是镁基固态储氢,即将氢储存于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中,通过反应稳定释氢。

  在艾氢技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办公室,张宇翔拿出一瓶储氢镁基材料。常温下,玻璃瓶中的银色颗粒如小石子,拿起一颗丢入水中,便可见到细小均匀的气泡不断冒出。

  目前氢能储运有三种主流技术路线。高压气态氢储运是将氢气加压至数百倍大气压后储存于特质钢瓶等耐高压容器中,压缩氢气制备能耗低、充装和排放速度快,但存在较高风险隐患。低温液态氢储运需要将氢气压缩,并冷却至零下250摄氏度左右使其变为液态氢,但储运过程需要使用特殊容器,且液化氢气耗费电力,增加储运成本。固态氢储运则是把氢与金属进行反应形成化合物。“固态储氢瓶的氢存储密度高,储运风险低,对储运设备的要求不高。”张宇翔表示。

  固态储氢技术具有诸多显著优势。从储氢密度来看,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质量储氢密度达到7.6%,约为高压气态氢的4倍,低温液态氢的1.5倍,能够满足大规模储氢需求。安全性上,该材料在常温常压下非常稳定,储存方便,且工作压力始终为1个大气压左右,无易燃易爆缺陷,极大降低了储运风险。在成本方面,金属镁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普通密封桶即可储存运输,包装方面只需注意防潮,精简了运氢设施,具有显著成本优势。

  相较于市面上利用*或添加催化剂的*等储氢技术流派,艾氢技术的产品既可以使用纯镁基的储氢材料,也可以兼容*或催化剂材料产品,通过灵活的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024年3月,艾氢技术池州千吨级镁基储氢材料生产基地建成,今年6月投入试生产,公司首款商业化核心产品艾氢技术01号自动化镁基模块供氢系统正式面市。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储氢材料3000吨,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固态储氢材料供应基地。

  面向应用场景设计产品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规划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年制氢量达到10万吨至2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年减排100万吨至200万吨;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未来,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明显提升。

  氢能在能源转型、碳减排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球之一,但存在发电端与用电端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也影响了电网对可再生电力的消纳。“一方面,固态储氢技术可以将多余绿电制成的绿氢存储转运至使用端,另一方面,该项技术可用于调节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张宇翔说,随着减碳目标不断推进,在钢铁炼造、半导体制造等工业场景,长途货运等交通运输场景,城市供暖等生活用能场景,以及能耗需求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心场景,绿氢使用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储运技术成为核心关键。

  依托自主核心技术,艾氢技术已完成从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到商业项目交付的产业化布局。公司的艾氢技术01号自动化镁基模块供氢系统包括储氢瓶、储氢模块、供氢模块,可向不同场景提供高效灵活的供氢方案。同时,公司部署传感器,整合工业和智能运输小车,可实现氢能储运、使用环节自动化运维。

  在固定式用氢场景下,如实验室用氢、半导体用氢、工业级冶金化工用氢,艾氢技术01号自动化镁基模块供氢系统可以覆盖公斤级至吨级用氢需求。此外,其还适用于车辆、船舶、无人机、机器人等移动式用氢场景。

  在应用端,艾氢技术推出了一系列氢电源和氢动力产品。以利用纯镁基储氢材料制造的固态氢动力包,可作为移动式充电站、加氢站,为新能源电车提供应急充电、加氢服务。公司开发的电化学发电装置,可满足100W到5KW的产品用电需求,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更换纯镁基储氢材料保持不间断供电,其中小功率产品适用于户外作业、露营等场景,中功率产品可用于应急避难所等场景,大功率产品适用于电信基站备电等场景。

  推动技术产业化

  张宇翔透露,艾氢技术有多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即将投产。今年4月7日,艾氢技术正式启动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固态氢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标志着公司在氢能核心技术研发领域迈入新阶段。

  “我们的固态氢技术产品研发中心配备了国际一流的研发设备和测试平台,可同时支持200人规模的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接下来,我们将在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方面加大力度。”张宇翔说。

  张宇翔表示,目前艾氢技术的客户涉及科研机构、工业企业、能源公司等领域。同时,公司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所、等签署协议,在高性能储氢材料研发、机电与供氢设备开发、氢能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瑞士准备向美国提出更具吸引力的贸易提议
  • 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部长:见证中巴联合发射卫星,两国友谊“高过苍穹”
  • 笛卡尔以 4000 万美元收购电子商务库存管理平台
  • 欧盟前高官:欧盟对乌克兰军事援助实际上已被冻结
  • 西非首位女轻轨司机:中非合作铺就成长路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13日起停牌:拟开展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有关事宜
  • 张果彤:黄金中线看空至3140和2960
  • 特朗普的数字之战:当就业数据挑战总统叙事
  • 全球前瞻|柬泰本周在吉隆坡举行特别会议,菲总统马科斯首访印度
  • 欧盟暂停针对美国关税的两项反制措施6个月
  • 帝奥微: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899428股
  • 棕榈股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141500股
  • 通裕重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0748300股
  • 金风科技:公司尚未回购A股股份
  • 新大正:公司尚未实施回购
  • 华昌达: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64万股
  • 宇新股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648600股
  • 贝因美:8月4日回购公司股份486400股
  • *ST亚振易主后迎来首笔资产收购 拟出资5544.90万元收购广西锆业51%股权
  • 招商积余:已回购142.58万股,使用资金总额1585.69万元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8月13日停牌!中国重工停牌至终止上市
  • 美国国债涨势暂停 本周将迎来1250亿美元新债发行
  • 集泰股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80万股
  • 迎丰股份:7月份公司未实施回购
  • 长虹美菱: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1237200股
  • “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荒唐论文怎么发出来的
  • 7月已发放全薪!意向投资人报名数增至53名,哪吒汽车“复活”有望?
  • 高空抛下自行车等物品,海口一男子被刑事拘留
  • 英科再生: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88500股
  • 步科股份:上海步进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 军信股份:公司尚未开始实施回购
  • 读者出版集团改革转型:加快《读者》数字化转型
  • 国家防总将针对京津冀粤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前期派出的工作组继续在京冀粤指导工作
  • 容大感光:向胜宏科技供应的产品主要是PCB光刻胶系列产品
  • 海象新材:公司尚未实施回购
  • 科大国创: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万股
  • 晓鸣股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893500股
  • 工业富联:累计回购公司股份7697400股
  • 联创光电:7月份公司未回购股份
  • 原油价格下滑:OPEC + 增产影响盖过对俄罗斯原油供应的担忧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