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孟培嘉
2023年、2024年净利润增速均领先营收增幅,2025年上半年在营收同比增长18.03%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60.18%。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凭借着不断提升的盈利能力,成为行业中的一抹亮色。
“我们在橡胶密封件领域已经耕耘了二十多年,在这个细分赛道做到了行业顶尖。”朗博科技董事长、总经理戚淦超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凭借着技术积累与客户黏性,公司抢抓住了新能源汽车橡胶密封件用量提升的机遇,叠加此前在自动化设备上的投入,成功实现业绩连续“双增”。
抓住新能源风口
一颗O型的橡胶环,将油、水、空气等介质牢牢隔绝,防止汽车关键系统出现渗漏失效;一片圆形微凸、表面多孔的轮毂组件是汽车空调离合器的重要部件,可以有效降低空调运转噪声。作为一家以橡胶密封件和橡胶制品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朗博科技的产品包括了车用O型圈及垫圈、轴封、轮毂组件、油封、皮膜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核心系统。
“别看一个橡胶圈的价格才1元不到,但是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数百元的空调压缩机的稳定性。”戚淦超告诉记者,朗博科技很早就进入汽车用橡胶密封件领域,并逐步成为行业龙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公司看到了快速增长的机遇。
“以前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在燃油车的空调系统,而在新能源汽车上则可以应用于整个热管理系统。更多的管路容量抬升了对橡胶密封件的需求,这也成为我们过去一年多来业务收入的主要增长点。”戚淦超介绍,目前公司的相关产品主要以二供的方式进入国内绝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管路系统O型圈、动力电池堆栈氟胶垫片、电动压缩机轴封等产品也在不断推广应用中,将持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紧握行业风口的同时,朗博科技通过自动化设备的投入来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各个生产线的自动化设备投入,2024年在O型圈项目上又新增了多台自动卧式硫化注射机,在动力系统项目上新增气密打标分拣机以及组合滚边自动线等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让公司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全面提升,不仅生产工艺得到改进,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也变得更强。
绑定客户无惧“内卷”
一个看似门槛不高的产品,朗博科技何以在市场份额领跑行业的同时又能不惧“内卷”实现盈利增长?在戚淦超看来,保持与客户的黏性是其中的关键。
“我们的主要客户有华域三电、南京、苏州中成等国内知名汽车空调用压缩机及空调系统生产企业,其中有些和我们已经有超过20年的合作关系。”戚淦超说,长期合作中,让客户对公司的产品质量和产品稳定性有着充分的信任。
在乘用车空调系统中,朗博科技的产品需要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制冷剂,长期承受高温高压环境,其中轴封还必须在润滑恶劣和高速旋转环境下长期保持密封性能。一旦空调系统密封件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导致空调制冷剂的泄漏,造成压缩机故障,既会影响乘用车用户的舒适度,又会使乘用车整车厂商的品牌形象大幅受损,因此客户对密封件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将压缩机、蒸发箱等系统结合在一起,对于密封件的可靠性要求更加严格。”戚淦超说,相较于成百上千元的压缩机系统,橡胶密封件的价格与重要性却不成正比,因此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后就极少进行更换,且在压缩成本时很少考虑通过橡胶密封件环节来实现。
快速响应能力也是朗博科技进一步强化客户黏性,并跟随客户一道抓住行业风口的重要因素。
“我们给每家客户提供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款式的产品,在尺寸、结构、材料等方面均有区别。客户要求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确保响应及时。”戚淦超举例道,公司目前正大力研发、销售的衬套类产品就是根据客户需求积极开发的新品,未来将成为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的一环。
专注主业稳健发展
朗博科技近三年的增长,既有行业风口的外因,也有多年积淀的“内功”,但这背后也凝聚着戚淦超这位“企二代”的经营理念。
“公司虽然近些年增长不错,但我们始终保持着‘小而美’的体量,这就决定了稳健是公司发展的之一要素。”戚淦超常常说“能力有限,看不懂的不做”,反映到朗博科技的经营中则是专注主业,不盲目投资、不盲目扩张。
用好机器增效的同时不忘以人为本。“我从进入公司的之一天起就意识到要通过设备来提升企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但这不代表要进行裁员。”戚淦超认为,公司在保持不断增长的同时,通过设备可以替代部分人员扩张的投入。员工劳动强度得到降低的同时,也可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中来。朗博科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在员工日常的福利之中,公司通过各项制度举措持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对研发的重视与持续投入帮助朗博科技支撑起多品类业务的拓展。据介绍,朗博科技拥有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试验、加工设备。公司实验室已通过CNAS、通用GP10认证和上汽实验室认证,实验室中有各类专业试验及分析设备,可以对橡胶产品的各项性能和参数进行检测分析。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公司已开发并掌握了上千种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的混炼胶配方,并具备了进一步优化配方和研制新配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