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林园最新发声:4500点才是牛市起点,当下A股仍是“地板价”!看好“嘴巴”产业链,警惕概念炒作

音符科技网

  8月21日,沪指创新高,逼近3800点。面对当前的市场行情,投资者们不禁疑问:行情还能持续吗?当下又该如何布局投资?新浪证券特别连线“民间股神”、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为投资者们解析当下的炒股“秘籍”>>

  林园表示,投资者应在自己认知范围内选择确定性高的标的,通过长期持有来抵御市场波动。他一贯倡导“钱是睡出来的”的投资理念,认为只要选准未来具备增长趋势的行业,就不容易出错。结合当前市场与经济环境,他指出中国需要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较低,投资者应积极把握机会。

  林园明确表示,4500点才是牛市真正启动的标志。当前市场正朝着牛市方向发展,且呈现加速态势。“虽然无法预测短期走势,但目前3700多点并不算高,甚至很多人还在亏损。从个股数量和总市值来看,当前市场仍处于低位。”他坚信,从长远看,目前的位置堪称“地板价”。

  他还特别指出,当前消费头部企业完全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与国外同类公司相比,A股消费龙头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在细分领域布局上,他继续看好与“嘴巴”相关的消费主线,主要包括食品饮料等基础消费,以及医药等生活必需领域。尽管医药行业属性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同样与人的基本需求紧密相连。这些行业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库存可控。由于消费品大多存在保质期,企业不会盲目扩产,能够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灵活调节供应。

  

  4500点才是牛市真正启动的点位。目前市场正朝牛市方向迈进,且有加速趋势。“虽然我判断不了市场具体走势,但目前3700多点并不高,很多人还在亏钱。从个股数量和总市值看,当前仍处低位。”他坚信,放眼未来,如今的位置可谓“地板价”。“当然,判断未必百分百准确,”他补充道。

  

  林园表示,当前系统性风险很低,目前更要强调“不卖”。现在方向是往牛市走,有加速趋势,长远来看,目前会是“地板价”。对于上涨动力,他认为目前的动力是估值不高,仍是入场的时机,尤其是有价值的公司。

  对于消费领域,林园表示,消费的头部公司“没有问题”,细分来看,“我还是强调‘嘴巴’——食品饮料”,他表示,食品饮料的库存是可以预见,目前已经看到了曙光。

  

  对于当前散户观望情绪,林园认为投资者正在逐步入场阶段。“他们都是趋势投资者,趋势好了就很快进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管是外资还是其他资金都是看趋势的。”

  林园表示,目前市场系统性风险可控,但需要一个轰轰烈烈的大牛市。“目前这个情况还是太冷,不是热。”

  

  近期散户资金虽有回流迹象,但“畏高”情绪明显,参与度仍不及游资与杠杆资金。面对散户的犹豫心态,林园表示,此类市场情况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他自己已至少经历过七八次类似阶段。市场往往并不会完全按所谓“价值”逻辑运行,很多炒作最终只剩“一地鸡毛”。即便是被视为市场主流的绩优股,也会有炒作情况,但需辨别其本质: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能够持续盈利并为股东带来回报。这类股票即便经历阶段性回调,最终仍会再创新高——这正是投资与炒作最根本的区别。

  林园强调,自己从不参与市场炒作,也不会对此类行为予以关注。

  

在选股策略上,林园强调应始终坚持价值导向,重点评估企业是否具备与其股价相匹配的内在价值。他指出,头部及大市值公司相对风险较低,建议投资者警惕炒作概念和热点股的行为。他强调,这类风险并非当前特有,全球市场中热点轮动长期存在,投资者应始终保持谨慎,理性布局。

  

  林园指出,创新药的核心优势在于中国的工程师和人力资源成本效益,以及国内研发环境的发展,预计未来中国在全球创新药领域将占据重要地位。他相信十大医药公司中最终会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对于中医药板块,林园认为中成药也在持续创新,特别是在应用层面的创新。他强调企业的总市值与国外公司相比仍然较小,而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巨大。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并不算贵。

  针对当前投资时机,林园认为无论是创新药还是中医药都具备布局价值。他解释称,老龄化将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肾脏问题发病率上升,这些慢性病用药需求将持续增长,医药市场的扩大是必然的。

  

  林园表示,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医药市场的基本盘仍在稳步扩大,消费人群持续增长。无论是创新药还是中医药,目前仍被低估,正是布局的良好时机。这个赛道具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潜力,消费基本盘决定了未来的增长空间。等到大众完全意识到这一点时,相关企业的市值可能已位居全球前列。

  

  长远来看,林园预测,二十年后慢性病用药需求及对应人群规模将至少增长十倍。“尤其是78岁以上高龄人口数量大幅上升,相关中药产品的市场空间只会持续扩大。”

  在被问及为何坚定看好医药板块时,他表示,核心逻辑就是老龄化。“心血管疾病、肾脏问题……这些都是伴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疾病。”他强调,目前医院心内科和透析室人满为患,尽管发病有一定年轻化趋势,但绝对主体仍是老年群体。

  在他看来,当前该赛道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认知尚不充分。“但我们相信,这个行业未来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在全球市值领先的企业。”林园坦言,目前布局这类资产,相当于领先市场认知至少15年。“这个行业的潜力,可以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消费人群基数就在那里,这是不容置疑的。等到大家都明白了,这些公司可能已经在全球市值名列前茅——而现在,甚至可能还没有真正开始。”

  

  对于消费板块,林园指出,消费板块的估值并不高。从市场整体来看,主流的大市值股票,特别是消费股,其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从股息率的角度来看,消费股的股息率已经达到了历史更高水平,甚至比一些银行股的股息率还要高,这种情况在任何市场都较为罕见。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消费股的表现并非完全跟随股市的涨跌。股市上涨时,并不意味着消费股一定会立刻迎来大幅上涨。但整体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判断现在是入场还是观望。在我看来,现在是一个不错的入场时机。至少对于那些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公司,是可以大胆入场的。消费领域的头部公司都可以穿越周期,没有问题。这些公司与国外的类似公司相比,还很便宜。

  

  对于白酒,林园表示,白酒板块都是相对低估的,没有问题。几千年的酒文化,不会说消失就消失。因为它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我本人不喝酒,但我反复问那些喝酒的人:你们能把酒戒掉吗?他们告诉我,戒了,就没有别的快乐了。

  人活着不光是为了吃饱肚子。现在温饱早就解决了,这种带来快乐的文化就有它的价值。不喝酒的人,可能很反感喝酒的,觉得“整天喝酒有什么用?”但对喝酒的人来说,他真的觉得快乐。这就是社会的多样性。

  我们讲酒文化,你看古代那些人,不也是诗酒不离吗?是,现在有些年轻人可能喝得少了——但这话题从1998年就有人说过了。你仔细观察,很多人上了年纪,反而就会喝。

  白酒销量从长远看,会不会受人口下降影响?不光是白酒,所有行业都会受冲击,包括我们说的创新——人少了,消费就少了。这确实是个矛盾。

  

  林园表示,港股和A股实际上是同步的,从大的时间框架上看是同步的。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一年,会发现港股的表现比A股还要强劲。它们也在走趋势,正在朝着牛市的方向发展。甚至可以说,港股已经进入牛市。虽然我们对指数的回调没有过多关注,但基于我们的判断,现在港股已经进入牛市。

  

  对于科创板,林园表示,它代表了新生的、新质的生产力,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未来的趋势。比如人工智能(AI)、这些领域,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市场潜力非常大。他当然看好这个领域。

  但说到为什么他们不投资,根本原因还是觉得把握不住。他相信这个行业将来会非常大,甚至比现在大家想象的还要大。然而,目前这些公司中,最终能成为龙头的概率并不高。

  林园指出,创新要靠年轻人,要靠人的力量。这一点和他所坚持的“老龄化投资逻辑”完全不同。老龄化是自然规律,人到一定年龄就会生病,这个很容易判断;但创新是人的事,是零零后、甚至更年轻的团队做出来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他确实看不准。

  他还提到,有时候,别看有些人小时候看起来傻乎乎的,长大以后说不定突然就成了。创新能力跟读书成绩不完全相关——读书好往往只能说明会学旧知识,但创新是要创造新东西。真正能改变世界、引领行业的人,靠的是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很难提前识别。

  林园也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尽管他坚信科技创新“一定能成”,但仍决定不投。另一个关键原因在于,这与他的投资 *** 论存在根本冲突。他奉行“买入即永不卖出”的长期持有策略,而科技行业迭代迅速、龙头更替频繁,头部公司可能随时被新兴力量取代。若坚持不调仓,可能面临资产归零的风险。“在我认知体系里,这两个逻辑无法兼容,”林园表示,“我做不到,所以宁愿不投。”

  

  他表示虽然看好科创板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和未来发展趋势,但目前暂不会进行投资布局。

  林园认为,科创板代表的人工智能、等方向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市场空间巨大。但他同时表示,这些创新领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现在的公司成为未来龙头的概率并不大。林园强调,创新行业的变化太快,这与他的投资 *** 论相矛盾。“我的核心策略是买了不卖,长期持有。但如果公司可能被新兴企业取代,不卖出就会面临归零风险。这种投资方式我做不到。”

  虽然看好科技创新的大方向,但林园明确表示:“这个领域我们不投也罢,并不是说它不行,而是这个钱我赚不到。我的 *** 论不适应这个领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欧洲烈酒生产商股价下跌 美欧声明未提针对该行业的关税减免
  • 蔚来汽车盘前上涨3.5%
  • 欧盟:将与美国继续商定进一步的关税削减
  •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3.5万
  • 小鹏汽车盘前上涨5.8% 何小鹏增持小鹏汽车310万港股
  • 科大讯飞:上半年归母净亏损2.3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 5000亿“准财政”工具将出,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
  • 腾讯音乐盘前下跌1.3%
  • 俄国家原子能公司:俄应进一步完善其核防御体系
  • 上海豫园商圈上半年社零增超41%,跻身全市商圈增速前三名
  • 京东盘前下跌0.6%
  • “国产数据库第一股”达梦数据上市才1年多,两核心高管竟相继被立案调查
  • 阿里巴巴盘前下跌约1.1%
  • 交通运输部维持强降雨四级防御响应
  • 特朗普炮轰可再生能源是“世纪骗局”,不再批准风电光伏项目
  • 渣打中国首次为理财公司公募产品提供托管服务
  • 百度盘前小幅上扬 二季度总营收同比下降4%
  • “把中国技术带回家”:非洲医疗人员河北“进修记”
  • 涉嫌破坏“北溪”管道、一乌克兰籍男子被捕,德国检方披露作案细节
  • 佳兆业健康:预计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介乎900万至1000万港元
  • 又一家上市公司总额法改净额法,收警示函、监管函!
  • 重罚!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二董秘均被罚款100万
  • 北大医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1%
  • “三大业务”蓄势突破 南京公用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76.94%
  • 交银国际完成600万美元票据收购 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竞争力
  • 亿纬锂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0%
  • 盟科药业:股东JSR和Best Idea拟询价转让2294.62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3.5%
  • 国际医学2025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16%
  • 33岁智障儿子花8万和女主播“谈爱”?儿子:她说处对象,我喊她老婆大人
  • 恒瑞医药高歌猛进背后:营收、净利刷新纪录,创新价值受认可
  • 美好医疗:公司与国内外知名手术机器人公司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等部分部件上处于不同的合作阶段
  • 北京君正:公司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
  • 美好医疗:公司家用及消费电子事业部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
  • 沃尔玛自2022年5月以来首次季度盈利不及预期
  • 十堰市郧西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忠坦被查
  • 历史“深”一度·在雪域高原,看跨越千年的天路传奇
  • 当品质窖藏遇上渠道蓝海,洋河股份构建“长期价值护城河”
  • 男子怀疑妻子出轨,凌晨逼问并施暴,被警方拘留
  • 女子跪地喝完水桶里的红酒能得58万?酒吧称被网络炒作,甘肃警方辟谣:已约谈酒吧
  • 土耳其对以色列相关船只实施全面限制措施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