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道拐:寻找被遗忘的抗战生命线以沉默之石证和平之贵

音符科技网

从僻处西南的蜿蜒山路,

到映照民族精神的红色地标,

作为 " 抗战生命线 ",

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

见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

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二十四道拐的准确位置

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八年苦寻烽烟中的历史弯道

美国记者拍摄的照片上世纪 40 年代,

美国随军记者约翰 · 阿尔贝特拍摄下

军车载着援华物资翻越多道 S 形急弯的照片,

让世人认识了二十四道拐。

不过,由于照片标注语焉不详,

国内外普遍认为它藏在滇缅公路的某个角落。

戈叔亚密支那照片

1995 年至 2001 年,

云南学者戈叔亚沿着

1000 多公里的滇缅公路,

多次寻找照片上的二十四道拐。

他穿过怒江大峡谷的险峻山崖,

漫步腾冲的火山群与热海之间,

深入缅甸眉苗的亚热带雨林,

最后却在距离昆明 300 多公里的贵州晴隆

找到了它。

戈叔亚在二十四道拐的照片

爬上海拔约 1800 米的晴隆山,

戈叔亚在距离悬崖仅 30 公分的地方驻足,

用颤抖的手指捏紧美国人拍的照片,

又惊又喜地与现实中的二十四道拐合影。

2002 年初,

他通过媒体向世界宣布,

二十四道拐在贵州!

一生守望二十四道拐

陈亚林与二十四道拐照片

" 作为晴隆人,

3 岁小孩都知道二十四道拐。"

晴隆县原文物管理所所长陈亚林

对于戈叔亚发现二十四道拐感到诧异。

不过,

这也让他真正明白二十四道拐的价值。

陈亚林拍摄的二十四道拐照片

二十四道拐 1935 年建设,

1936 年竣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援华物资经滇缅公路、驼峰航线抵达昆明后,

必须通过二十四道拐所在的滇黔线转运至前线。

为满足每月运输 1.5 万吨战略物资的运输需求,

1943 年,援华美军司令部

特派美军公路工程部队之一八八〇工兵营

驻守晴隆沙子岭,

并与当地百姓一起共同

克服日军轰炸、物资匮乏等诸多困难,

对二十四道拐实施改造和维修。

据统计,抗战期间,

约有 45 万吨的武器弹药、油料等战略物资

经由二十四道拐运送到抗战前方。

上世纪 90 年代,

有人说,要用沥青把二十四道拐铺成新路。

陈亚林直言,

二十四道拐是文物,要保持原样。

他还潜心钻研史料典籍, 

四处寻访历史亲历者,

梳理二十四道拐的抗战记忆。

2005 年初,陈亚林与人合作推出

《24 道拐——历史的弯道》一书。

参加工作 30 多年,

他记录下不同季节、时段、角度的

二十四道拐影像。

陈亚林拍摄的二十四道拐照片

我的姨父是二十四道拐设计师

作为 " 抗战生命线 ",

二十四道拐从被美国随军记者报道,

到被云南学者确定位置,

曾经两次轰动世界。

设计师邹岳生也因二十四道拐而留名。

在贵州晴隆的二十四道拐展馆内

陈列着一本追忆邹岳生的纪念册,

而在 1700 多公里外的江苏南京,

九旬老人顾焕章也曾无数次打开同样一本册子。

册页中珍藏着邹岳生和家人的照片,

以及亲友们对他的悼念诗文,

还有顾焕章等人从海量历史档案中

梳理出来有关邹岳生的记录。

顾焕章翻看纪念册照片

顾焕章回忆,

10 多年前,

查阅姨父邹岳生档案时才发现,

抗战期间,中国最重要的公路,

他几乎都参与建设,

在同行中有 " 公路巨子 " 的美誉。

邹岳生与儿子照片

邹岳生的儿子曾两次穿越二十四道拐,

深知道路的艰险,

听人介绍才知道那是父亲的作品。

战事吃紧,

邹岳生来不及关心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儿子,

而是忙着配合美国飞虎队对日作战,

抓紧建设羊街机场。

从北洋大学到晴隆天险

邹岳生照片

邹岳生的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

但他主持修筑的二十四道拐

被称为抗战生命线,震惊世界。

他设计的工程项目在母校的校史中展出,

也在课堂上被讲授。

距离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

2000 多公里外的天津大学,

前身是北洋大学堂,

诞生于民族存亡之际,

是中国之一所现代大学。

邹岳生花名册照片

1920 年,

24 岁的邹岳生从家乡江苏北上,

抱定 " 科教救国,实业兴邦 " 之心,

踏进北洋校门,就读土木工程科。

毕业后,

他辗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省修建公路,

担任公路局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及总段长之职。

来到贵州晴隆之前,

他已经在华东五省修筑过不下十条公路。

二十四道拐照片

面对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陡峭山势,

邹岳生多次深入山中考察研判,

最终决定冒险修建一条长 4 公里,

有 24 个弧形拐弯的盘山公路。

在锤子、锄头的叮当声中,

贵州数万民工赶赴工地,

不到半年就筑起了这道人间奇迹。

天津大学档案馆

和二十四道拐一起在天津大学档案馆展出的,

还有滇缅铁路、攀枝花铁矿、钱塘江大桥

等近现代著名建设项目,

饱含着这所大学莘莘学子的贡献,

闪耀着 " 兴学强国 " 的光芒,

与时俱进、日久弥新。

二十四道拐从地理谜题升华为抗战的精神象征,象征着人力时代征服喀斯特天险的工程巅峰。抗战物质运送保障的背后是民众与盟军的生死协守。

戈叔亚的考据、陈亚林的守护、邹岳生的匠心,共同拼合被遗忘的历史拼图。二十四道拐不仅是 " 历史的弯道 ",更是中华民族危难中韧性求存的永恒直道。

特别鸣谢:省委党史研究室 朱仁印 樊晶   省档案馆

实习记者伍芳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周末重磅!“超级赛道”算力传来大消息!
  • 在万里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走近第七届“最美铁路人”
  • 3人在乌兰哈达火山景区内殴打保洁员,被行政拘留
  • 朱立伦宣布交棒:恳请卢秀燕承担国民党党主席重任
  • 外媒: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 广东梅州大埔县一施工现场崩塌,致2名人员被困
  • 位于青海茫崖的花土沟机场正式更名为海西茫崖机场
  • 张勇任海南海口市委副书记,丁晖另有任用
  • 大连一高校被曝全员停发工资,学校被执行总金额超35亿元,校方最新回应
  • 三亚机场24日10时起暂停航班起降,后续航班取消
  • 吉林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
  • 默茨称德国经济面临“结构性危机”
  • 董宇辉出走后GMV缩水近四成 自营产品能否破解东方甄选的增长焦虑?
  • 涉及下代国产芯片,外媒紧盯DeepSeek新动向
  • 爱奇艺重回亏损:靠政策救市?丨文娱财报观察
  • 海南将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 又一起券业并购获批!国信证券获准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
  • 航行警告:渤海潍坊港军事任务
  • 杨东、赵军、董承非、冯柳……持仓揭秘!
  • 张思南:李在明首次外访选择日本,为何不是中国?
  • 培育硅光未来产业生态,上海首届硅光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 内蒙古一景区保洁员劝阻游客扔烟雾棒被打,警方通报
  • 广东一加气站因滑坡致液化气泄漏,居民暂时无法返回,应急局:正在处置
  • “大罢免”第二轮投票结束,国民党完胜
  • 江西省纪委省监委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宣读中央有关任职决定
  • 券商评价洗牌!证监会大招落地,中小券商迎利好,严监管升级!
  • UFC上海站火爆收官,“下山虎”张名扬重拾卷土重来的勇气
  • 泰禾集团财务总刘向民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年报存在重大遗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警告
  • 报告:科研水平仍将是制约昆明学院更名成为大学的主要因素
  • 中国股票大利好!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发生重大转变
  • 招聘要求本科学历,胖东来保安、保洁岗火速报满,网站被挤崩
  • 印尼亚齐特区附近海域发生5.8级地震
  • 海南发布台风二级预警
  • 挂科,也能保研了
  • 新美联储通讯社: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 2025海峡两岸(上海)青年电竞文化节落幕,EDG战队亮相表演赛
  • 女子提离婚7天后遭丈夫杀害,丈夫因“抑郁发作”获死缓判决,电脑搜索记录令家属愤怒
  • 卢卡申科:泽连斯基无脑发言,中国不欠你的!
  • 普京访问萨罗夫:一座消失在地图上的神秘核城
  • 刘和平:中俄同时邀约印度,联手对抗美国霸权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