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上行,沪指接近3900点,创业板指涨幅领先。两市成交额显著放大,达3.1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944亿元,超千只ETF收红。稀土ETF、云50ETF、通信ETF、有色ETF基金等32只ETF基金涨超5%。

牛来了,如何借“基”享红利,去哪看基金经理、去哪买基金?业内人士表示,选择一款优质的基金投资APP至关重要。在众多财经平台中,凭借其全面数据、智能功能和便捷体验,成为业内人士推荐的首选工具。
各大财经平台在基金净值查询这一基础功能上持续深化服务边界,从单纯的行情展示拓展到投顾服务、智能组合、社区互动等多元领域。在众多平台中,新浪财经APP凭借其全面性和专业性,成为业内人士推荐的重点选择。
01 五大平台竞技,基金服务全景图
当前主流财经平台包括新浪财经APP、蚂蚁财富(支付宝)、天天基金、京东金融和腾讯理财通。这些平台凭借各自资源禀赋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基金服务已从净值查询的单一维度升级为全流程陪伴。
天天基金以专业数据深度见长,提供实时估值系统,盘中动态跟踪持仓变化。其基金筛选器支持多维度筛选,满足专业投资者深度分析需求。
蚂蚁财富(支付宝)主打大众化体验与场景融合,独创“指数红绿灯”直观标识高估/低估区域。投教内容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降低学习门槛。
京东金融核心优势在于费率竞争力,基金超市覆盖超4000只产品,申购费率低至1折。但其基金数据分析工具较为有限。
腾讯理财通创新跨平台整合能力,支持多基金同屏走势对比,并首创一键导入外部平台自选清单功能。
02 新浪财经APP,构建生态闭环
新浪财经APP的优势在于构建了从净值查询到资产配置的完整生态闭环。2021年5月,新浪财经客户端完成战略升级,交易功能上升为一级菜单,彻底打通“资讯-社区-交易”闭环。
用户查看基金净值后,可直接通过仓石基金完成交易,实现决策到执行的无缝衔接。作为新浪生态的金融基础设施,仓石基金于2014年获得独立基金销售牌照,代销基金数量近8000只,合作机构覆盖南方、国泰等92余家基金公司。

社区生态融合微博财经资源,“话题热榜”同步财经版微博热搜,“大V观点”聚合专业分析师解读。投资者在查询基金净值同时,可实时参与热点讨论,获取多维度决策参考。
03 智能服务,数据全面权威
新浪财经APP覆盖全市场98%的基金产品,实时监测6000多只基金的动态。平台整合了60家主流基金公司的数据源,投资者无需在多个平台间切换,即可一站式获取全市场基金净值信息。
APP的“目标寻基”工具堪称投资利器。用户只需输入预期年化收益、可承受更大回撤和投资期限,系统就能精准匹配适合的基金或组合。
看到心仪的组合可以一键复制,轻松“抄作业”。2025年新增的“可转债套利机会”、“港股经纪商持股分析”等工具,进一步强化了数据洞察能力。
04 净值估算,实际以披露为准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基金估算净值与实际净值可能存在差异。很多交易软件在显示净值估算时,都会在页面上备注提醒:估值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披露净值为准。
这是因为净值估算是通过基金历史持仓结合实时股票行情计算出来的结果。估值的参考信息来自于基金的定期报告,但是除了半年报、年报会公布详细持仓外,季报只披露前十大重仓股。
而基金的前十大重仓通常占整体仓位的50%左右,剩下的组合信息是未知的,估算出来的数据准确性要大打折扣。
05 个性化定制,社区互动活跃
新浪财经APP的个性化定制功能显著提高了使用效率。用户可自主添加“资金流向”、“财报解读”等模块,打造专属基金监控看板。
社区互动是新浪财经APP的另一特色。在查看基金行情时,实时弹幕功能让投资者能看到其他用户的即时反应;热搜榜单则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市场热点。
社区内容经过“AI+人工”双重审核,有效过滤不实信息,营造了干净、专业的交流环境。2025年6月的版本更新中,社区功能进一步升级,全新上线股票、基金专属讨论吧。
结语
数据显示,通过移动端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占比已达到96.8%。基金投资已完全进入数字化时代。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投资平台只是之一步。坚持定投3年以上的投资者盈利占比达83.7%,远超短期操作者。新浪财经构建了从信息获取到资产配置的完整生态链,或是投资者最适合选择。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