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通胀”:特朗普的关税如何逐步推高美国消费者成本

音符科技网

  当众多进口商品被征收关税时,总得有人来承担这笔成本。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这笔成本由外国及海外企业承担。但有证据表明,美国消费者与企业才是在为 *** 将其作为核心政策工具的关税买单。

  “事实已经证明,即便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关税也没有给美国带来通胀或其他任何问题,反而只有巨额资金涌入美国财政部的金库,” 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在其社交媒体平台 “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发帖称,“此外,有证据显示,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甚至不需要支付这些关税,主要是企业和 *** (其中很多是外国的)在买单。”

  特朗普的帖子中并未为其主张提供任何佐证。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却指向相反结论:经济数据、学术研究、企业开支情况以及民众的亲身经历均表明,正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因关税面临着日益攀升的成本。

  随着更多关税生效,且已有关税对供应链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未来数月乃至数年,这一负担预计只会愈发沉重。

  最新数据揭示了什么

  若外国出口商在承担关税成本,那么在美国经济数据中可体现这一点的一个可能途径,就是看他们是否在降低征收关税前的出口价格。

  若情况属实,美国进口价格(不含关税、保险及运输成本)应会呈现下降或走低趋势。

  但泛欧宏观经济咨询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几个月的进口价格数据基本保持稳定。自去年 11 月大选以来,进口价格上涨了 0.5%;而自今年 3 月(大部分新关税政策于此后宣布)以来,进口价格也上涨了 0.2%。

  泛欧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经济学家塞缪尔・汤姆斯(Samuel Tombs)与奥利弗・艾伦(Oliver Allen)在 8 月 19 日的报告中写道:“此前有一个看似合理的观点,即 2024 年末至 2025 年前三个月期间,企业为规避后续关税而提前囤货,导致商品进口量飙升至历史高位,这支撑了当时的进口价格。”“这使得外国出口商订单充足,因此几乎没有动力通过降低征收关税前的价格来维持竞争力。但即便 2025 年第二季度商品进口量大幅回落,进口价格仍保持坚挺,这表明未来进口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美国经济研究主管奥卢・索诺拉(Olu Sonola)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对进口价格数据的更细致分析显示,来自中国的进口价格略有下降,但对于绝大多数国家的进口商品而言,价格基本持平。

  “这说明所有关税成本都由进口商承担了,” 他说,“现在的问题是,承担成本的是制造商、零售商,还是进口这些商品的小企业?他们现在必须弄清楚,‘这笔成本我能自行承担多少,又该转嫁给消费者多少?’”

  他补充道:“他们很可能会将大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截至目前,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受到价格大幅上涨的冲击。

  集团(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 8 月 10 日发布的估算显示,截至今年 6 月,美国消费者已承担了 22% 的关税成本,而到 10 月这一比例预计将升至 67%。这一评估结果导致特朗普要求这家投资巨头解雇其首席经济学家。

  高盛经济学家表示,他们预计关税的直接成本中,约 70% 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若计入国内生产商涨价带来的溢出效应(此类情况已发生且预计将持续,下文将详细说明),消费者承担的总成本比例可能会升至 100%。

  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之所以是一个 “缓慢升温” 的过程,原因有很多: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囤积了大量商品;供应链各环节的主体共同分担了上涨的成本,从而减轻了零售端的压力;此外,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 “时断时续” 的做法意味着,大部分关税在数月后才正式生效,且许多商品(至少目前)可享受豁免。

  与此同时,通胀水平保持相对温和,背后既有积极原因,也有消极原因:关键领域持续的通缩趋势(表明疫情期间的物资短缺与价格飙升局面在持续缓解);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汽油价格下跌(较去年 7 月下降 9.5%);以及旅游等领域消费者需求低迷。

  尽管如此,近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胀报告仍显示,美国高度依赖进口的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上涨,包括家居用品、床上用品、工具、玩具及体育用品等。

  关税引发的 “隐性通胀”:缓慢却持续的成本压力

  哈佛商学院教授阿尔贝托・卡瓦洛(Alberto Cavallo)及其同事最新发布的研究显示,截至 8 月 8 日,进口商品价格比关税生效前的趋势预测高出 5%,国产商品价格则高出 3%。

  卡瓦洛在接受 CNN 采访时表示,他预计关税成本向消费者的转嫁将以稳定的幅度持续进行,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嫁程度可能会受到产品类别及行业竞争力的限制。

  “我认为,我们可能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看到这些关税带来的部分影响,” 他说,“但一年后,甚至两年后,我们会发现,即便消费者起初没有察觉到价格上涨,他们最终还是承担了相当大一部分关税成本。”

  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上周发布的新研究显示,无论是直接受关税影响的企业,还是未受直接影响的企业,均预计今年将提高产品价格。

  亚特兰大联储的数据显示,2024 年底,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一年将把产品价格提高 2.5%;而到 2025 年 5 月中旬,这一预期涨幅飙升至 3.5%。该研究还发现,有无海外业务的企业,其价格上涨预期几乎没有差异。

  不过,调查显示,服务提供商预计将出现更为显著的价格上涨,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此类价格上涨是否会像三年前那样引发通胀冲动。

  亚特兰大联储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关于关税影响,最主要的担忧是我们是否会经历与疫情期间类似的情况。也就是说,价格压力是否会超出进口关税提高直接影响的商品价格范围,向其他领域扩散?”

  古根海姆投资公司(Guggenheim Investments)美国经济学家马特・布什(Matt Bush)在接受 CNN 采访时表示,但预计未来数月,关税成本向消费者的转嫁将是一个渐进且漫长的过程。

  “企业表示,他们正与供应商和消费者合作,共同分担部分成本负担,” 布什说,“他们确实表示,目前愿意自行承担一部分成本。但我认为,当企业意识到这些关税不会下调时,他们就会开始将更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全球更大零售商(Walmart)也在周四表达了类似观点:沃尔玛 CEO 道格・麦克米伦(Doug McMillon)表示,受关税影响,公司成本每周都在上升,但会 “尽可能长时间地” 努力保持低价。

  长期来看,小幅且逐步的价格上涨可能让部分消费者更容易承受;但对另一些人而言 —— 尤其是那些预算几乎没有弹性的人群 —— 这种 “缓慢升温” 的成本压力,很可能感觉像是 “缓慢失血”。

  “遗憾的是,美国低收入群体非常擅长精打细算,努力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美国海军联邦信贷联盟(Navy Federal Credit Union)首席经济学家希瑟・朗(Heather Long)在给 CNN 的电子邮件中写道,“他们可能某一周不吃肉、不买咖啡,只为给孩子买双鞋;下一周可能为了支付电费和医疗费而拖欠车贷。他们始终在不断权衡,把钱用在当下最紧迫的需求上。”

  朗补充道,零售商和各大品牌深知许多美国人靠薪水度日,因此他们采用 “隐性通胀”(sneakflation)的方式,将关税成本以小幅递增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希望消费者不会察觉,或能更好地承受这种价格上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中创环保: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941.3万元,由盈转亏
  • 网易盘前上涨5.1%
  • 游泳世青赛中国泳军创历史,“星力量”闪耀奥托佩尼
  • 美民主党人:特朗普无权向芝加哥部署军队
  • 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英特尔将会“整顿好自身”并迎来现金流入
  • 中船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74亿元,亏损扩大
  • Stifel上调英伟达目标价 看好本周财报表现
  • 【海外人士谈抗战丨专访:中国对二战胜利的贡献应被全世界铭记——访意大利戈里齐亚市文化大使奥尔赞】
  • 盘前:道指期货跌0.18% 交易员备战本周两大风暴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称欧元区经济展现韧性且通胀符合目标水平
  • 探访九三阅兵空军方队训练场
  • 立讯精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 突发!603160,总裁被证监会立案
  • 阅兵空中梯队将呈现4大亮点
  • 沃旭能源股价暴跌至历史新低 因美国政府暂停风电项目建设
  • 看图:拼多多2025年Q2营收1040亿元 研发开支35.9亿
  • 主办方回应“杨宗纬摔下舞台”
  • 天孚通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拟每10股派5元
  • 国家发改委召开座谈会,听取“十五五”时期扩内需稳就业意见建议
  • 【抗战胜利80周年】台湾教师:勿忘“九一八”两岸有共同遭遇
  • 迎驾贡酒: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8.19%
  • 聚焦养宠热潮下的“Ta经济”,上海闵行开了一场专题协商会
  • 海合会国家成迪拜最大出口及再出口市场
  • 新三板保险中介有点难:业绩集体告负,退局者频现
  • 北京8月26日12时启动全市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 泽连斯基寻求大国在乌克兰部署地面部队
  • 格力、小米,“口水战”再升级
  • 腾讯出来的T4“大神”,赴港IPO了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十五五”时期扩内需稳就业意见建议
  • 上海拟发行159亿元新增专项债,超90亿元用于徐汇江南新村地块储备项目
  • 四家头部消金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炉:合计资产超6200亿,这家净利润大增213%
  • 江淮汽车: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73亿元,由盈转亏
  • 汉朔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4亿元,净利润2.22亿元
  • 研究生临近开学被通知无宿舍,浙江教育厅:会让中国美院研究解决方案
  • 海关总署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货物海关径予放行管理规定》
  • 亚太科技:拟投资2.1亿元建设汽车轻量化铝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 中间价再创阶段新高,人民币汇率有望重回6时代
  • 上海放松限购,力度大于北京?什么信号?
  • 目标价1835元,高盛高调“唱多”寒武纪
  • 华胜天成一个月暴涨137%背后,隐现王维航的资本“炼金术”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