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给出互联网医疗盈利新解法

音符科技网

平安好医生延续了之一季度的增长态势,战略深化布局持续显效。

8月19日,平安好医生(1833.HK)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随着与平安集团协同效应的持续深化,平安好医生双向赋能的战略价值得到进一步凸显,整体经营保持稳健,核心业务增长强劲,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据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实现总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9.5%;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大增136.8%,归母净利润率达5.4%。调整后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增长83.6%,调整后净利率提升至6.6%。

“深化协同、强化优势、健康增长”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平安好医生上半年整体经营表现。

所谓深化协同,正是依托平安集团保险与金融生态的天然优势,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与保险支付深度融合;所谓强化优势,则在于借助家庭医生、养老管家与AI赋能,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可信任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所谓健康增长,则体现为在稳步增长的同时,不断强化客户运营、提升服务频次、优化毛利结构等,形成良性循环。

医险协同价值放大器

事实上,平安好医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找准了方向。平安好医生早期也尝试过直接面向C端市场,但发现这种模式获客成本高、转化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深耕,平安好医生真正明确了在平安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平安好医生不是孤立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而是整个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赋能中枢和价值放大器。它一头连着用户健康,一头连接保险金融,把碎片化的服务聚合成一个闭环。

围绕保险公司、企业客户及个人用户三类支付方,平安好医生将诊疗、健康管理与养老服务进行模块化设计,拆解为可计价、可打包、可结算的标准化服务单元。

从更高层次的生态布局来看,F端为平台带来庞大的用户基础,B端提供稳定而持续的收入来源,C端则深入满足个体化、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三者相互补充、协同推动,构建起一个完整且具持续增长潜力的商业闭环。

平安好医生以家庭医生为高频服务入口,贯穿诊疗、支付到康复的全流程;同时,通过流程标准化和医疗AI赋能,降低运营成本;并在健康管理与养老服务场景中,拓展高毛利的延伸型消费需求,推动三条产品线在同一服务体系中实现协同发展与相互带动。

三类支付方愿意付费的背后,正是平安好医生能够精准回应其差异化价值诉求与核心需求的服务能力。

F端主要面向金融客户,核心是平安集团的保险客户。平安好医生将家庭医生、重疾专案管理、就医协同、居家养老等服务整合打包,嵌入保险产品或客户权益体系中,形成按人头或年包计费的服务模式。这一业务板块不仅体量庞大,而且具备高度的稳定性。

F端为何愿意为此买单?因为家庭医生作为健康管家的角色正逐渐成为金融高净值客户维系与增值服务中的关键要素。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健康与财富同样重要。推销保险时,有时候一句“全家可享家庭医生团队”或比其他任何条款更具吸引力。

例如,平安好医生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发布“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服务覆盖重疾治疗全流程,从疑似确诊、手术安排、术后治疗到康复随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品质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据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F端业务实现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28.5%;付费用户数达2000万,同比增长34.6%。

其次是面向企业客户的B端业务。

过去,企业往往将员工健康管理视为附加福利,而如今,健康保障正逐步演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因素。依托于与平安集团的协同优势,平安好医生为企业客户提供“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覆盖从预防、诊疗到康复的全流程,不仅提升员工满意度,也有效减少病假天数,增强组织整体生产效率。

在企业层面,平安好医生提供驻场医务室、健康活动策划以及健康看板等服务工具,帮助营造更健康的办公环境;在员工端,则提供包括健康体检、专家问诊、就医协助、购药便利及慢病管理在内的多元化服务,全面提升员工健康水平与职场幸福感。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线上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对员工健康档案进行全程主动管理,精准推荐匹配的健康产品和服务,并在疾病管理周期中持续开展随访、复查提醒等服务,提升整体使用效率;在线下,则通过组织健康讲座、健康筛查等活动,增强员工健康意识和参与体验,并进一步推动线下健康需求向线上平台转化。

据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B端业务实现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35.2%;2025年上半年,公司B端服务的付费企业客户超过3500家,同比增长37.2%;B端付费用户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业绩增幅达35%。

C端个人消费者则作为整体健康消费行为的延展与补充。

一方面,在F和B端业务发展中,平安好医生深化客户运营,不断提升复购及转化,实现F2C、B2C路径;另一方面,在未被保险或企业覆盖的场景下,用户会基于需求主动进行健康消费,比如体检、口腔护理、健康筛查、营养咨询以及药品购买等实现收益转化。

跑通保险+健康管理商业新模式

从最初作为线上咨询问诊工具起步,到如今构建出具备可复用能力的医疗健康养老管理基础设施;从零散的服务点位,到逐步建立起可计价、可交付、可理赔的标准化产品体系,平安好医生正在稳步推进一场深层次的系统重构。

这一过程背后是保险与医疗体系之间的深入融合。保险+健康管理的商业模式也终于在这里跑通了。

这一模式之所以能够成立,根本在于平安好医生同时解决了保险与医疗两大体系中长期存在的关键痛点。

在保险端,行业普遍面临赔付成本不断上升、理赔流程低效、客户触达频率不足、获客成本高企、续保与交叉销售能力薄弱,以及缺乏对被保人健康行为的持续管理等问题。

而在医疗端,难题则集中于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分诊能力薄弱、就医流程割裂、院前与院后服务脱节、慢病与康复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医疗服务定价和支付机制不清晰等方面。

两端各自为阵,导致“看病贵、理赔慢、复诊乱、数据散”等顽疾难以根治。

平安好医生的解法是把连续的健康服务变成保险与企业可采购、患者可使用、系统可直付、平台可复制的标准商品。

从“谁来付费”到“购买何种服务”,再到“如何交付、怎样结算、如何提升效率”,平安好医生进行了全链路系统化设计,让保险与医疗能够在同一服务体系中协同运转。

在支付层面,主要由保险公司和企业雇主承担,个人自费作为补充。

在服务内容上,按模块划分为家庭医生、养老管家所串联的就医协同、处方购药、体检筛查、居家护理等项目,具备明确的定价、打包与交付机制。服务触点涵盖线上与线下,覆盖医院、药店、护理及康复等多个环节。同时,通过AI技术与标准作业流程(SOP)对分诊、病历管理、随访和调度进行统一化处理,大幅降低了单次服务成本。

在结算环节,系统探索接入商业保险直付机制,有效帮助用户简化繁琐的“先垫付、后报销”流程,提升用户体验与支付效率。

从保险行业的视角来看,这套模式紧扣赔付控制与客户经营两条主线。线上家庭医生和院前导诊分诊有效分流了大量可通过远程方式处理的小病、常见病和健康咨询;重疾路径管理贯穿确诊、治疗到康复全流程,降低重复检查与治疗浪费;而高频的健康服务则增强了客户黏性,进而提升激活率、续保率以及交叉销售的转化机会。

而从医疗健康服务的角度出发,这套体系同样填补了分级诊疗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线上家庭医生和AI诊前收集、智能导诊提高了诊疗咨询效率,结构化的健康档案与质控机制使个人病例病史及异常指标趋势得以清晰感知;就医协同与快速预约服务缩短了挂号与候诊时间;而院后随访、康复管理及上门护理,则补充了治疗之后的服务链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续性医疗。

其中,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是平安好医生服务体系中的两大核心枢纽,围绕用户的健康与养老需求,提供主动化、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全新发布“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的年度医健服务名片,通过拥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双重认证的家庭医生,构建“一对一签约、病案分析、主动回访”的全链路服务体系,实现对四大人群的差异化服务。

同时,平安好医生提升养老管家在医疗及护理需求上的服务能力,以及平安全球急难救援服务、关爱经理上门专业照护等产品能力,并携手产、学、研深入探索居家养老标准化建设。

截至2025年上半年,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服务覆盖85个城市,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覆盖与可及性,平安好医生持续建设医疗健康养老服务 *** 。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进一步扩展到线、到店、到家、到企“四到”服务 *** 覆盖,建立37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合作超4000家医院、近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24万家药店、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更重要的是,平安好医生让“平安”这一品牌在用户日常生活中实现了持续可见。

在线问诊、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等高频服务,形成了稳定的接触节奏,让保险客户关系从过去的“买保险—理赔”演变为一种长期陪伴、持续伴随的状态。

保险产品本身的价值也因此被重新定义。

客户在购买平安相关保险产品的同时,可以获得专家团队的长期健康管理服务。这种组合使保险不再是单一的金融合约,而是兼具健康管理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

数据验证了这条路径的正确性。据半年报,截至2025年3月底,享有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服务权益的客户,其人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的1.6倍,人均资产管理规模(AUM)为其他客户的4倍。

这意味着,这部分客户在平安体系中购买更多产品,并沉淀了更大规模的资金。

医疗AI场景化加速落地

依托“数据+模型+场景”的闭环优势,平安好医生不断强化医疗AI服务能力,并加速应用落地。

2025年上半年,基于平安6大医疗数据库和超14.4亿次线上问诊数据,持续升级的“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以及针对关键医疗场景优化的5大垂直模型,共同支撑起“7+N+1”医疗AI产品体系。该体系覆盖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AI医务室、AI健康管理师、AI慢病管理师、AI健康福利官等,能够为业务全流程和全场景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其中,平安好医生创新推出的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辅助平台,已在乳腺癌领域落地应用,可为用户提供涵盖治疗与康复的全流程诊疗辅助,大幅提升复杂疾病的就医效率与体验。未来,该平台还将扩展至更多病种。目前,AI赋能已取得显著成效: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接近80%,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可达400万人次;同时,AI助力家庭医生的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时代在变,平安好医生的使命不变;前沿在变,平安好医生的专业不变;市场在变,平安好医生对用户的承诺始终不变。”未来,在政策不断支持下,平安好医生的医险协同价值或将呈现更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黎真主党领导人:拒绝解除武装,反对分阶段放弃武器
  • 【聚焦大湾区丨蓝图变实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 特朗普政府考虑就数字服务法案对欧盟或成员国官员实施制裁
  •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 官方声明:不法分子冒充海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李璐实施网络诈骗
  • 安井食品: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下降15.79%
  • 双杰电气: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0.11%
  • 俄乌首脑会谈至今未作安排 特朗普称原因是普京厌恶泽连斯基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白宫会晤
  • 皮诺家族想把运动品牌彪马(Puma)卖了
  • 欧洲股市下跌 风能板块遭美国监管阻力打击
  • 同宇新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624.39万元,同比下降11.81%
  • 特朗普在李在明访美前质疑:美国是否可以在韩国“做生意”
  • 马斯克起诉苹果和OpenAI 指控其损害人工智能竞争
  • 湖南发展:拟购买铜湾水电90%股权等资产,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标普将绿山咖啡烘焙公司(Keurig Dr Pepper)列入信用负面观察名单
  • 遥望科技:上半年归母净亏损2.53亿元,同比下降15.60%
  • 午盘:美股涨跌不一 英特尔与英伟达推动纳指走高
  • 法国面临经济挑战,总理寻求议会举行信任投票
  • 白宫国际经济委员会主任:特朗普“还要几个月”才能选定美联储新主席
  • 珂玛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7.5亿元
  • 马斯克旗下xAI起诉苹果与OpenAI,指控其涉及人工智能竞争及应用商店排名问题
  • 也门首都遭以色列袭击已致10死92伤
  • 美财政部取消对叙利亚制裁条例
  • 民进党两大“神主牌”倒了,赖清德还能撑多久?
  • 欧股收盘多数下跌,法国CAC40指数跌1.59%
  • 北京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信号
  • 也门首都遭以色列袭击,已致10死92伤
  • 中国足协新规
  • 鲁迅夹烟墙画被投诉,景区回应
  • 世界首例,中国团队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 美联储释放可能重启降息信号,国际油价应声上涨
  • 马斯克旗下公司起诉苹果和OpenAI涉嫌反竞争
  • 中使馆:提醒中国赴美留学生谨慎选择赴休斯敦航线入境
  • 皮诺家族据悉考虑出售彪马股份
  • 泽连斯基:乌美团队将举行会谈讨论与俄和谈可能性
  • 法国总理贝鲁呼吁议会9月8日就预算案进行信任投票
  • 中使馆提醒中国赴美留学生谨慎选择赴休斯敦航线入境
  • 亲子家庭圆桌对话|名校校长们聚在一起,探讨这些话题
  •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焦煤涨超1%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