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贡酒,缘何被周恒刚格外“偏爱”?|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

音符科技网

  来源:好酒地理局

  古井从不回避把好东西分享出去。

  1963年,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这之后,老厂长聂广荣多次拜访周恒刚,希望在质量、管理上得到指导。

  据周恒刚女儿、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理事会主席周心明回忆,那时候轻工部不太好进,聂厂长干脆要了她家的住址门牌号,“只要他去北京,哪怕是出差、开会,也一定会去我们家拜访父亲。他们从头到尾都在谈酒——怎么提升质量,怎么解决车间的难题。他习惯把问题一字不落记下来,下次来还会汇报上次解决到什么程度。”

  周心明(中)在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行的活动上与《周恒刚传》总主笔、著名历史文化学者、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纪连海,《周恒刚传》总策划、原《华夏酒报》副总编辑徐立栋交流。

  “他还会到我爸书架上翻工人手册,说‘这本有没有富余的?’我爸笑说,‘你拿去吧,反正是我写的。’”在这些来来往往的请教和借阅之间,写下的是一个厂长对酒的敬畏,也是一个名酒对品质的虔诚。

  “我觉得那个时候一个厂长的担当,尤其是成为国家名酒之后的担当,已经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境界。”周心明说。

  那不是个人名誉之争,而是国家层面的产业责任。解放初期,白酒被视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是能出口创汇的“轻工业重器”,国家将“八大名酒”列为重点扶持与科研对象,寄望其代表中国白酒的更高水准,走向世界。

  在此背景下,“国家名酒”不再只是奖牌和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它意味着:不仅要酿出一瓶好喝的酒,更要引领一个行业的标准,走向更加科学、规范、现代的未来

  而古井,正是这一承诺最坚定的践行者。

  近日,“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走进古井贡酒”活动在安徽亳州举办。考察组深度调研发现,走过数十年,古井仍然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国家名酒”的分量,不靠标签,而靠始终如一的守护与引领。

  周恒刚的“偏爱”

  在我国白酒的科学发展史上,周恒刚是一代宗师。而在古井人的记忆中,他不仅是评酒的权威、课题的主持人,更像是一位真正走进车间、实验室、甚至生活日常中的亲密伙伴。

  周恒刚对待古井的态度,比起“指导”,更像是“牵挂”。

  “北斗计划在酒行业是为百家企业赋能的,但是有的企业是做其中的一项两项,有的是多维度做多项。古井做的是窖泥,包含了微生物在窖泥中的应用等多个课题。”周心明回忆。

  周恒刚(右二)到古井酿酒车间视察“北斗计划”实施情况。图源@古井集团

  她陪父亲来过古井两次,但她知道,父亲来得远不止两次。“那个时候我父亲是两三个月就要过来验收一下,阶段性验收。验收一期以后再指导。”

  周恒刚不仅对古井“说得多、聊得多”,而且“他生前一共写过24本书,我翻了翻,有关窖泥的书的表格当中好多都是古井的数据。”周心明进一步解释说:“对这个古井的数据,凡是他亲手做的他都要对比。”

  而在古井的老技术员眼里,周恒刚并不只是书斋里写报告、定标准的人。

  他(周恒刚)对数据应用严谨、务实,让我感受很深。左继光(左)说。

  “周公当时开北斗项目鉴定会,在亳州宾馆住着,”古井贡酒的老员工、“北斗计划”亲历者左继光回忆:“他晚上会和蔼地叫上项目组的研究人员,大家一起随便走一走,他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比较关注,通过散步的方式也对我们进行另一种方式的传道解惑。”

  古井贡酒酒体设计中心主任查枢屏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85年他刚进厂,次年周恒刚便走进了古井。“北斗项目在酒厂落地,主要聚焦在几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核心就是浓香型大曲酒,它的主体香成分是己酸乙酯,所以我们重点开展了菌种选育、培养基选择以及保藏 *** 等系统研究。”在他看来,那是古井科研体系的起点,也是一段影响深远的起航。

  查枢屏(中)在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活动上与纪连海、徐立栋交流探讨。摄影@好酒地理局

  除了菌种,传统工艺的系统验证同样是当时的重点任务。查枢屏回忆,项目还涉及双轮底发酵的合理性、发酵周期长短的调控、窖池的培养 *** 等一系列浓香工艺的验证,“周老带着我们一项项试,一步步改,很多工艺是在那时候定下的基调。”

  而在查枢屏心中,周恒刚对古井贡献较大的,还有低度酒的开发。

  “那时候我们刚刚开始研发低度浓香型大曲酒,对市场还没太大信心。是周老建议我们抓住消费需求的变化,敢于去试、敢于去改。”他不只讲理论,更深入生产一线,手把手地传授思路与 *** 。

  周恒刚(中)在古井考察指导。图源@古井集团

  查枢屏印象最深的是,周老讲课时总不忘细节:“低度酒容易产生沉淀,除浊技术怎么用?容易水解,货架期怎么控制?香味融合不易,勾调要怎么做?这些问题他讲得特别细致。”

  讲的不仅是“为什么”,更是“怎么做”。

  这种指导,不只是一场讲座,更像是一场接力。周恒刚播下的种子,被古井一代代人延续下来,生根、发芽,最终成为贯穿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的底层逻辑。它既是科学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也成为古井不断进化的技术土壤。

  李安军(右)与纪连海在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活动上座谈交流。摄影@好酒地理局

  古井贡酒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安军回忆:“周老主持的北斗计划,特别是窖泥培养,这个环节正好与古井前期开展的人工老窖非常契合。”在他们看来,窖泥复合技术的沿用与深化,是周恒刚体系的直接延续。“特别是我们产业园扩建、智能园的扩建,我们的窖泥技术一直不断深化、使用。”

  周恒刚的“偏爱”甚至体现在遣词造句上。

  “我父亲不仅仅对古井酒体的色香味做了一个总结评价,这里面还融入了他对古井酒的厚爱。”周心明说:“他是这样评价的,色香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我们品酒就是围绕着色香味,它这四句话就把古井口感的内核做了一个比较,是非常贴切的总结评价。”

  纪连海(左)与周心明(右)在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活动上交流探讨。摄影@好酒地理局

  “我真觉得,我当时佩服的不是说他对酒的鉴别,我就觉得这得有多么深厚的文学功底。每一个字少了,你都觉得这个味道就差了那么一点点。”纪连海认为:“周先生也给别人评价了很多,但可能词上面没有对古井的那么偏爱。”

  周恒刚是否偏爱古井?他从未说过。但从他写下的每组数据、走过的每一次车间、带出的每一个学生、留在书里的每一个案例中,早已有了答案。

  古井的沉淀与不同

  “这次来古井,距离我之一次来,正好五十年。”

  当酒业泰斗、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理事会顾问季克良此次重访古井时,他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格外动容。他说:“古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得很好。”

  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走进古井贡酒活动。摄影@好酒地理局

  这份变化的背后,是企业一以贯之的科研信仰,是代际传承的文化气质,更是一种始终不变的时代担当。

  “古井人对品牌的忠诚度,对品牌价值的珍惜程度,是发自内心的真爱。”周心明回忆,她随父亲阶段性来古井,每一次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从老厂区的扩建,到科研设施的完善;从工艺流程的优化,到企业文化的日渐厚重。

  她说:“传承也就是明历史之未来。古井从一个小作坊,走到了今天开车半天都转不完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食品工业的头部企业,这是值得每个古井人骄傲和珍惜的。”

  古井的变化,首先体现在风格与工艺的独特性上。古井虽属浓香型,却并不走当时广泛推广的川派浓香之路。而是形成了一种不同的浓香风味,有人叫江淮浓香,也有人叫黄淮浓香,总之是古井自己的风格。

  左继光表示,这种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地理、气候和水源的共同作用。“古井地下水的特点决定了酒体的干净、柔和、甘润,再加上北斗项目的深入研究,把这种风格系统化、工艺化,使之能够稳定复制。”

  他回忆,北斗项目后期的工艺成果,在古井逐步固化,形成标准。“这些研究成果稳定了香型,提高了质量,消费者认可度也就逐年提升了。”而正是这种稳中求进的品质路线,让古井一步步从几千万做到今天的200亿,“这背后靠的就是起初那套稳定的工艺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发轫于两汉,孕育于唐宋,成型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其历史之悠久、技艺之精湛、传承之系统,堪称我国白酒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井酿酒技艺的根脉,可追溯至东汉建安年间的《九酝酒法》。这部酿酒秘笈被誉为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酿酒法,距今已有1800余年,代代古井人奉之为圭臬。沿袭《九酝酒法》之精髓,古井人尊曹操为酒神,确立了“九酝酒法酿酒工艺传承人制度”,确保工艺血脉的正宗性、纯正性与真实性,使古井贡酒的高贵品质得以嫡系亲承、口传心授、薪火不息。

  自1959年建厂以来,古井人始终在追本溯源、恪守古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酿酒工艺的现代演绎。

  如今古井贡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核心工艺为“泥窖发酵、混蒸续楂、老五甑操作”。技艺依托明清古窖池群,取自“无极之水”,精选五粮为基,采用“两花一伏”多曲复合制曲,历经60至180天的发酵周期。其间,以“三高一低”“三清一控”的技艺要领,择层取醅、择时摘酒、分级贮存,于陶坛恒温窖藏,经由感官评定、理化分析、精细勾调与精美包装,最终酿就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古井贡酒。

  发轫于两汉的古井贡酒的酿造技艺,孕育于唐宋,成型于明清,如今古井贡酒厂内,天宝坊、正德坊中,122条历经沧桑的明清窖池群,正是这些历史的亲身见证者。摄影@好酒地理局

  这门历经千载淬炼的技艺,凝聚着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的创造,不仅承载着古井贡酒的品质根基,更见证着我国白酒文化的延绵不绝与历久弥新。

  除了工艺上的积淀,更令人惊叹的,是企业面貌的巨变。徐立栋曾在20多年前陪同周恒刚来过古井,“那时的古井和现在完全不同。”他感慨,如今的古井在智能化、现代化方面突飞猛进,整个产业形态与管理体系已不可同日而语

  而在文化层面,古井同样展现出独特的底蕴。纪连海回忆,他曾多次参观古井老厂、博物馆和周边遗址。“今天我们能看到古井贡酒的历史是完整的。”他说,“完整”二字看似简单,背后却是极少数酒厂才能真正做到的系统传承。

  他坦言,当今白酒行业里,不少酒厂都在讲“历史有多长”,但更多是营销上的虚构与溯源,“而古井有文物、有遗迹、有博物馆支撑,是真正讲得出、说得清、看得见的历史。”

  这样的传承,被时间一一记录,也被人一一记住。

  古井的好,不仅在于产值的增长,更在于这家企业几十年来始终守着“真”的东西——真工艺、真历史、真品质,也正因此,古井才能走出一条稳健的路径。

  古井的不同,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沉淀,是脚踏实地的守正与创新,是一个企业与时代共同成长的印记。

  格局与担当

  “古井从不回避把好东西分享出去。”这是多位专家对古井贡酒的共同评价。

  纪连海在古井博物馆参观时印象极深:“不仅收藏了17大名酒,连当年参与评选的非获奖酒都一并保留。这不是形式,是格局。”

  古井博物馆里收藏的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参评酒。摄影@好酒地理局

  的确,古井贡酒可以如数家珍地讲述其他名酒的历史,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这种气度,不常见。

  在“酒香不怕巷子深”已不足以支撑品牌突围的今天,能否推动行业共建、构建知识共同体,正成为国家名酒应有的担当。而古井,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

  作为《中国白酒生产技术全书》的主要撰写单位之一,古井承担了生产工艺、现场管理等章节的编写工作。正如李安军所说,这部书不仅系统总结了古井自身的技术实践,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标准样本,被誉为“中国白酒技术水平提升的里程碑”。

  在这一框架之外,古井还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研体系建设。自1959年建厂以来,几代科研人员接续努力,逐步形成了系统化、专业化、多维度的科研结构。如今,古井技术团队已有近1200人,拥有专利逾500项,涵盖从白酒香味物质研究、微生物发酵到酿造智能化控制的多个方向。

  对好酒追求的持之以恒,驱动着古井贡酒开启科研探索的新纪元。摄影@好酒地理局

  为了推动科研成果的系统转化,古井打造了“三院一室”的创新平台——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粮食研究院、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品质研究院、中国白酒健康研究院,以及安徽省固态发酵智能酿造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不仅聚焦传统工艺的现代升级,也向绿色制造、智能酿造、健康属性等前沿领域不断拓展。

  在2024年“三院一室”年会上,李安军提到:“我们是行业首家实现成品灌装、勾储、酿造、原材料JIT供应全流程精益化排程管理的企业。”这套智能系统打通了客户下单、原酒生产、物流调度、供应链管理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数字化全链条闭环。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导向下,这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产业组织方式的转型。

  正因有了这样的系统能力,古井才能在坚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酒业新路径”。而这种开放共享的精神,也贯穿在古井对行业资源的珍视之中。

  今天的古井,已不仅仅是一款酒的名字,更是一种产业精神的载体、一种文化认同的符号。正是这种精神,让它在快速商业化的浪潮中保持冷静、不随波逐流;也正是这种格局,让它在每一次科技跃升、产业转型中,都走在前列。

  古井不是因为有周恒刚的那句评语而成为名酒,而是它几十年来始终配得上那段话,才让那句评语随着时间愈发有分量。

  这或许就是古井的真正底气。在时代的长河中,它从不依赖曾经的掌声,而是靠一次次可被验证的进步,去回应“国家名酒”四字所承载的全部意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廊坊九天确诊(廊坊确证病例)
  • 山东省最新疫情通报/山东省最新疫情通报数据
  • 欧洲股市几无变动 诺和诺德等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 山东烟台疫情最新消息,山东烟台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封城了
  • 湖南邵阳疫情最新情况,湖南邵阳疫情最新消息通知
  •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夏塔景区一吊桥桥索断裂造成人员伤亡
  • 特朗普对印度额外征收25%关税 惩罚该国购买俄罗斯石油
  • 临淄区疫情最新消息(临淄区新冠状病毒疫情)
  • OpenAI以1美元价格向美国政府提供ChatGPT
  • 婚恋集团Match股价大涨 10%,公司显现初步复苏迹象
  • 白宫准备发布针对银行的行政令,特朗普称存在歧视行为
  • 【长春疫情地图/长春疫情最新数据消息地图】
  • 优步正与银行及私募股权公司洽谈资金,以扩大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
  • 欧洲债市:德国国债自7月29日以来首次下跌
  • 诺华考虑收购生物技术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
  •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与瑞士联邦主席讨论了公平、平衡贸易的必要性
  • 糖果巨头玛氏与生物科技公司合作,通过基因编辑改善可可供应链
  • 美国一陆军基地发生枪击致人员伤亡,现已封锁
  • 特朗普:很自豪成为唯一一位捐出自己薪水的总统
  • 拜登时期任命的官员可能阻碍特朗普重塑美联储的努力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电话
  • 巴西飞机制造商巴航工业对美国新增销售抱有希望,尽管存在关税影响
  • 【海门疫情最新情况最新消息今天,海门役情】
  • 午盘:美股继续上扬 苹果领涨纳指
  • 【衢州疫情/衢州疫情开始时间是几月几日开始】
  • 印度再批美国以印度购俄石油为由加税
  • 巴克莱研究:T+1结算制度大幅削减了华尔街的信用交易成本
  • 纳指涨超1%
  • 【淮安疫情最新消息/淮安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新增一例】
  • 加纳一军用直升机坠毁,两名部长遇难
  • 广东东莞新增6例本土确诊(广东东莞新增确诊病例)
  • 扎波罗热核电站所在区域再次遭炮击
  • 巴西就美国加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出磋商请求
  • 烟台第4轮核酸检测结果出炉/烟台第4轮核酸检测结果出炉要多久
  • 苹果股价涨幅扩大至5.5%
  • 诺和诺德回应市场份额下滑,中国减重药销售仍在起量
  • 广东佛山: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 欧洲芯片股下挫 受制于美国同行表现不佳及关税忧虑
  • 印度北部山洪冲毁村庄,致4人死亡多人失踪
  • 深夜,美股拉升!多只股票大涨!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