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债征税,一份操作指南

音符科技网

  一石激起千层浪,新发国债要征税了。

  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显示,从8月8日起,新发国债、地方 *** 债和金融债,利息收入要恢复征收增值税。

  先划一下重点,本次新政只针对上述新发债券。也就是说,8月8日之前发行的相关债券(包括之后续发的),利息收入还是继续免征增值税直到债券到期。

  不过,晦涩的税收政策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仍然是一头雾水。新发国债征税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意味着债券投资的收益要变少了?以后债券还值得投资吗?

  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惊慌。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搞清楚为什么要恢复新发国债征税。

  看缘由:历史发展的必然

  新发国债恢复征收增值税,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国债利息收入曾长期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在2016年全面“营改增”前,国债利息收入已纳入营业税免税范围;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后,延续了这一免税政策,利息收入的免征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地方债和金融债。

  在债券市场发展的初期,设立免税政策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吸引了投资者关注并参与到债券市场中来,协手把债券市场做大做强。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已进入蓬勃发展期,债券投资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债券市场已可以独立发展,“免税”政策对其加持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各类债券存量规模达到188.11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95%。且随着近年来无风险收益率的持续下行和市场波动的加大,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债券资产作为投资组合底仓的必要性,债券投资价值认可度持续提升。

  另外,恢复征税也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为育儿补贴等大笔社会保障开支扩大税源。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多家券商预计此次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税,将带来百亿元级的财政收入。

  总体来看,免税政策是债券市场发展初期的制度红利,对债券市场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扶持作用。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扩容以及我国财政支出压力的加大,免税政策的取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看影响:差异化呵护债券市场发展

  本次新发国债征税,针对不同类型债券、不同投资者具有差异化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其归纳为三个关键词:

  1.新老划断

  新政对新券和老券的影响不同。本次政策调整采取新老划断方式,对政策调整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 *** 债、金融债的利息收入,继续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至债券到期。由于老券仍享有免税优惠,机构未来或将更倾向于持有老券,市场需求提升将压低老券的收益率,新老债券利差可能走扩。

  2.主体差异

  政策实施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投资新发国债等债券所获利息收入,将面临不同的税负水平。根据政策要求,公募基金和其他资管产品在缴纳增值税时适用3%的“减半征收”,对比银行、保险和券商等自营账户6%的增值税率,公募基金在税收上的优势将进一步放大。

  3.普通人保护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政策也给予了适度的倾斜。在2027年12月31日之前,每月购买新发国债、地方 *** 债、金融债利息收入不超过10万元的,将享受免征利息收入增值税优惠政策。政策的定向倾斜,既是在考虑了普通投资者投资需求与意愿上的权衡,也传递了政策在保护普通投资者方面的温度与精度。

  看投资:把握国债ETF配置的政策红利

  基于上述对政策影响的分析不难发现,如果想要更大化避免政策影响,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筛选,比如重点关注公募基金发行的、老券含量高的产品--国债ETF。

  十年国债ETF(511260)和国债ETF(511010)分别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只10年期国债ETF和唯一一只5年期国债ETF,二者作为各自细分领域的“独苗选手”,配置稀缺性自然不言而喻。

  从持有券种上看,十年国债ETF和国债ETF目前持有大量存量老券,未来利息收入仍然免收增值税。以十年国债ETF为例,其持仓中到期日在8月8日前的债券占比超80%,免税优势突出。

  而且相比地方债、金融债,国债续发较多,续发债券继续免征增值税,即国债有更长的免增值税的缓冲时间,存在比较优势,或有资金从地方债、金融债“搬家”至国债。

  另外,十年国债ETF和国债ETF作为公募产品依然享有税收优势,投资国债利息收入仅收3%增值税,相比银行、券商等自营机构优势明显,这使得机构通过ETF间接投资债券的意愿显著增强。

  从产品特点来看,十年国债ETF平均久期在7.5-7.7年,国债ETF平均久期在4.2-4.5年,且具备T+0日内回转、可质押、可配合期货套利等多重交易优势,兼具收益与灵活性,预计将更受银行、证券、保险资金青睐。

  总体来说,在新发国债开始征税的背景下,国债ETF优势众多。无论你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无论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操作,或许都能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上证 10 年期国债 ETF(成立日期2017/8/4,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 10 年期国债指数收益率,王玉自2019/12/25管理至今,王振扬自2025/2/13管理至今)2020、2021、2022、2023、2024年、2025年6月底业绩/基准数据分别如下1.92%/2.09%,5.19%/5.78%,2.52%/2.87%,4.37%/4.83%,9.02%/8.09%,0.67%/-0.24%。本基金属于债券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基金、混合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属于国债指数基金,是债券基金中投资风险较低的品种。本基金采用优化抽样复制策略,跟踪上证10 年期国债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

  国泰上证 5 年期国债 ETF(成立日期2013/3/5,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 5 年期国债指数收益率,王玉自2019/12/25管理至今,王振扬自2025/2/13管理至今)2020、2021、2022、2023、2024年、2025年6月底业绩/基准数据分别如下1.73%/-0.61%,3.86%/1.46%,2.08%/-0.31%,3.28%/1.10%,5.95%/3.95%,0.21%/-0.69%。本基金属于债券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基金、混合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属于国债指数基金,是债券基金中投资风险较低的品种。本基金采用优化抽样复制策略,跟踪上证5 年期国债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观点仅供参考,会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更低收益。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和《基金合同》,充分考虑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莫迪访华前印度恢复对华发放旅游签证,中国游客心动之后行动却难
  • 奋楫前行迎头赶上 汕头建设新时代经济特区五年答卷
  • 七部门发布重磅文件 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突破有了“施工图”
  • WTI原油期货收跌0.73%
  • 民间友好是美中交往的力量源泉(国际论坛)
  • 广州白云区山体滑坡现场又救出1人,仍有4人失联、搜救继续
  • 解放日报聚焦“错票”争议:如何让观众更轻松走进想看的演唱会
  • 出行需注意!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多地将有大到暴雨
  • 再遇见|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中国对欧洲供应链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 COMEX黄金期货收涨1.44%
  • 历经两年研发,GPT-5终亮相!奥特曼:这是全球最先进的AI模型
  • 油价6连跌,重心持续走低,美俄会谈走向成为油价节奏最大影响因素
  • 特朗普周五将在白宫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召开和平峰会
  • 超百亿大交易:英格卡旗下10座荟聚购物中心整体打包出售?险资或接手
  • 【上海明日起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上海复商集团上市了吗】
  • 技术派|巴基斯坦列装中国武装直升机,将提升争夺低空主动权能力
  • 特朗普签署命令 加强对联邦拨款的掌控
  • 核心产品仍未落地 麦济生物闯关港股IPO
  • 消息称特斯拉解散Dojo超算团队
  • 暴雨黄色预警: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特朗普要求美国启动新的人口普查将非法移民排除在外
  • 央行连续9个月扩大黄金储备 专家表示持续增持黄金大方向不会变
  • 财说 | 北京文化收入增长与利润背离之谜
  • 中国移动上半年实现营收5438亿元 拟大手笔分红
  • 光明日报:高考后去上“高大衔接”,上大学也要抢跑?
  • 广告业两大巨头强强联合 分众传媒拟83亿元收购新潮传媒100%股权
  • 中青评论:妇产科医生坠楼身亡,警惕“医闹”网络化
  • LME金属期货普遍收涨
  • 海外业务成本上升 上纬新材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 “反内卷”推进下多晶硅行业现积极信号
  • eSIM成万物互联“新钥匙” 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 标普报告体现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信心 外资机构以真金白银为中国资产“投票”
  • 美商务部长称芯片公司承诺在特朗普任期内建厂将被豁免关税
  • 夏天痘痘猖狂,你的脸在“发炎”吗? | 健康有方FM
  • 8月8日隔夜要闻:原油连跌 黄金上涨 俄美首脑会晤在即 OpenAI发布GPT-5 特朗普要求开展新一轮人口普查
  • 泰柬签署协议敲定停火细则联合国秘书长赞赏双方努力
  • 【广州新增39例阳性感染者/广州新增1例感染】
  • 经济日报金观平:育儿补贴“投资于人”托举未来
  • 新闻1+1丨免保育教育费为何从大班开始?专家解读
  • 人民时评:破解未成年人上网新难题,治理手段需一起“进化”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