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技股一直是市场焦点。当地时间8月6日,承诺将在美国再投入 1000 亿美元用于本土制造,盘中涨超 5%;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称公司正在训练全新的完全自动驾驶模型,股价盘中一度涨逾 3%。新浪财经在报道这些事件时,展现出独特优势。对于苹果和特斯拉的动态,新浪财经不仅报道消息本身,还从行业竞争格局、技术发展趋势等角度深入分析,让投资者了解这些企业战略决策的深远意义。

苹果公司在美国的投资时间线呈现出显著的战略调整和政治经济互动特征,以下是基于 *** 息的梳理:
一、2018 年:特朗普时代的首次大规模承诺
背景:特朗普 *** 推动制造业回流,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苹果面临 iPhone 供应链成本上升压力。
投资内容:宣布未来五年在美国投资 3500 亿美元,包括建设新园区、数据中心和支持供应商。
关键项目:
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第二个园区破土动工,专注于研发和工程团队扩建。
启动 “先进制造基金”,向美国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例如与合作开发特种玻璃。
政治关联:投资宣布后,iPhone 被排除在首批关税清单之外,被解读为政策博弈的结果。
二、2021 年:拜登任内的加码
背景:拜登 *** 强调科技创新和供应链安全,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政策。
投资内容:承诺未来四年投资 4300 亿美元,重点支持半导体、可再生能源和本土供应链。
关键项目:
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芯片工厂奠基,苹果成为首家客户,计划 2025 年量产 3 纳米芯片。
扩大可再生能源投资,目标到 2030 年实现全球供应链碳中和。
三、2025 年 2 月:5000 亿美元的 “史上更大承诺”
背景:特朗普再次执政,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苹果面临 iPhone 关税风险。
投资内容:未来四年投资 5000 亿美元,涵盖制造、研发、数据中心和供应商合作。
关键项目:
休斯顿 25 万平方英尺的服务器工厂动工,2026 年投产,用于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 和私有云计算。
密歇根州 “苹果制造学院” 成立,培训中小企业掌握智能制造和 AI 技术。
争议点:部分媒体指出,5000 亿美元包含日常运营支出,实际新增资本支出占比有限。
四、2025 年 8 月:追加 1000 亿,启动 “美国制造计划”
背景:特朗普 *** 威胁对含半导体产品加征关税,苹果加速供应链本土化。
投资内容:总投资增至 6000 亿美元,新增 “美国制造计划”(AMP)。
关键项目:
供应链重构:
康宁在肯塔基州扩建玻璃工厂,未来所有 iPhone 和 Apple Watch 盖板玻璃将在美国生产。
与 MP Materials 合作开发美国稀土磁铁,减少对中国供应链依赖。
端到端硅供应链:
环球晶圆(GWA)在得州生产 300 毫米晶圆,供台积电和使用。
三星在得州奥斯汀工厂开发全球首创的芯片制造技术,用于 iPhone 等产品。
就业与研发:未来四年直接 *** 2 万人,重点布局 AI、芯片工程和软件开发。
五、战略逻辑与争议
政策博弈:苹果的投资承诺常与关税豁免诉求挂钩。例如,2018 年投资后 iPhone 获关税豁免,2025 年追加投资正值特朗普关税政策敏感期。
供应链双轨制:核心零部件(如芯片)仍依赖亚洲供应商,但高端制造环节(如服务器、玻璃)向美国转移,形成 “亚洲核心 + 美国高端” 模式。
实际影响:
截至 2025 年,苹果与全美 50 个州的数千家供应商合作,支持 45 万个工作岗位。
批评者认为,资本支出占收入比例从 2018 年的 5% 降至 2.4%,实际扩张力度弱于竞争对手。
六、未来展望
2026 年关键节点:休斯顿服务器工厂量产、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全面投产,将检验苹果本土化战略的落地效果。
苹果的投资时间线不仅是商业决策的结果,更是全球化企业在政治经济变局中寻求平衡的缩影。其 “美国制造计划” 虽雄心勃勃,但实际成效需长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