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珠海香洲区心海州小区地下停车场内的一座 " 黄中丞公纪念亭 " 引发关注。一位网友发帖称,他是一名历史系学生,通过查阅学术资料与实地排查,在小区地下停车场 E 区发现了这座纪念清末广西巡抚黄槐森的建筑。这座藏身地下的文物,其现状源于城市开发过程中的特殊保护方式。

图 / *** 截图
据了解,黄中丞公纪念亭始建于 1949 年,亭后嵌有一块大理石纪念碑,碑文详述了黄槐森的生平事迹。黄槐森是清末香山县(今珠海斗门)的历史名贤,官至云南巡抚、广西巡抚(衔正二品)。他曾创办广西之一所新式学堂——广西体用学堂,崇尚 " 师夷长技以制夷 ",因清正敢言获 " 凤鸣朝阳 " 美誉。该纪念亭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是研究珠海地方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 / *** 截图
这座纪念亭最初位于前山社区的露天广场。十多年前,因心海州小区开发建设,其所在区域被改造为地下车库及上层平台。纪念亭被保留在原址,最终 " 落户 " 于地下停车场内。发现该亭的学生表示,他通过学术资料确认黄槐森事迹后,依据 *** 信息锁定了大致区域,最终通过 " 地毯式排查 " 在地下停车场找到了它。

图 / *** 截图
8 月 7 日,经视直播记者尝试联系发帖的学生,但未获回应。针对纪念亭的保护现状,珠海市香洲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向经视直播记者介绍,该亭属于不可移动文物。早年城市建设时,文物保护意识相对不足,导致纪念亭随区域开发被纳入地下车库范围。
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建设时已为纪念亭设立了独立的保护空间,日常由管理处负责管理和养护,社区与管理单位会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纪念亭禁止乱涂乱画、敲打等破坏行为。
关于是否迁移的问题,工作人员透露,此前曾考虑将其迁出。但因迁移需要较大经费,且亭体为整体结构,迁移切割可能造成二次破坏,加之相关手续繁琐,经专家论证后,决定维持原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