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聚变航母”在沪启航,对核电行业意味着什么?

音符科技网

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一座面向聚变时代的“超级载体”正式在沪落地。

7月22日晚,中国核电(601985.SH)发布重磅公告称,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发展要求,落实中国核能“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巩固中央企业在中国聚变产业的核心主导地位,中国核电拟参股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公司)。

公告显示,中国聚变公司目前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聚变)、国绿基金、浙能电力及四川聚变,共同向中国聚变公司投资约114.92亿元,其中中国核电投资金额为10亿元。

增资完成后,中国聚变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150亿元,成为了目前国内资金体量更大、股东阵容最强的聚变实施主体。

当日,中国聚变公司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其将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图片来源:中国核电公告

可控核聚变又被称做“终极能源”,其让轻原子核在上亿摄氏度高温、足够密度和足够长约束时间的条件下,可控地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并持续释放能量。

上述增资完成后,中国聚变公司七方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是中核集团50.35%,中石油集团旗下昆仑资本20%,上海聚变11.81%,中国核电6.65%,浙能电力(600023.SH)5%,国绿基金3.19%,四川聚变3%。

从这一股权布局看,中国聚变公司将背靠中核集团在聚变产业的核心主导地位,且有央企中石油集团及地方 *** 、产业资本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为聚变能源的商业化探索注入合力。

界面新闻注意到,中核集团与其他公司增资方式不同,其以现金和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其余公司则均以现金形式出资。

中核集团入股的知识产权,依托的应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下称西物院)。

据浙能电力公告披露,中国聚变公司原为中核集团下属的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现注册地址为上海市闵行区望汇路260弄1号,法定代表人为刘叶。其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西物院党委书记。

西物院隶属于中核集团,是中国最早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专业研究院,也是中国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中聚变堆研发的核心单位,技术积累深厚,但一直未有商业化落地的实质性动作。

西物院曾先后主导建成中国环流一号、环流二号科学装置,并在2020年自主设计建造成功第三代聚变平台—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该装置是目前国内规模更大、参数更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

据浙能电力公告,中国聚变公司未来将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发展阶段,最终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的任务目标。

根据装置的不同,当前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重力场约束、惯性约束和磁约束。其中,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装置包括托卡马克、仿星器、反向场箍缩、场反位形(FRC)及磁镜等。

这意味着,中国聚变公司有望借助中核集团在聚变领域的技术、工程积累,成为中国商业核聚变的“鲶鱼”。

目前,中国主要的商业核聚变公司包括能量奇点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陕西星环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和新奥集团等。这些公司多数由科研单位、高校的技术成果孵化而来。

中国聚变公司的另一股东方昆仑资本,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

这也成为近期中石油在核聚变投资版图商的另一颗“落子”。今年3月,中油资本(00061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其参股企业昆仑资本于2024年参股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下称聚变新能)。

聚变新能背靠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承担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唯一成果转化平台的角色。

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聚变公司的第三大股东上海聚变,成立于2024年,持股方包括上海国投科创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闵行金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未来启点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等。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重点关注未来产业中的颠覆性技术及交叉科学的融合运用。

据《文汇报》报道,今年4月,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曾宣布拟战略投资中国聚变公司,该项目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首个直投项目,投资中国聚变公司,也是上海抢占核聚变产业高地的重大战略布局。

可控核聚变已成为上海正在打造的五大未来产业之一“未来能源”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上海将聚变能源作为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方向,先导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和优秀人才团队。

去年3月,上海市经信委、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开展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系统的实验物理、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等研发,建成国际先进的聚变能源中心

该行动方案以“到2027年基本建成世界级核电产业中心”为总目标,提出“三步走”战略在沪落地的系统性施工图,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一个定量指标+四大功能定位+六大重点工程”。

1983年,中国就提出了“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的核能发展总战略。该战略‌旨在逐步实现核能可持续发展和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的供应,包括三个主要阶段:‌热堆、‌快堆、‌聚变堆。

作为前沿颠覆性技术之一,聚变能源是各国竞相布局的新赛道。包括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IF)、日本和欧盟共同建造运行的JT-60SA。

根据核聚变行业协会(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FIA)去年7月发布的年度报告《2024年全球核聚变行业》,彼时,全球至少有45家商业化聚变公司,累计融资71亿美元(约合509.72亿元人民币),其中4.26亿美元(约合30.58亿元人民币)来自 *** 等公共资金。

但全球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突破需要长期研究和大量资金投入,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基于技术研发难度高,产业化进展周期长,投资聚变公司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低,也存在商业化落地失败的风险。

根据上述公告,截至去年底,中国聚变公司资产总额约为6.1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6.11亿元;去年净亏损达2.02亿元。

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聚变公司资产总额为53.69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3.67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为4325.89万元。

截至今日收盘,酒钢宏业(600307.SH)、浙富控股(002266.SZ)、苏博特(603916.SH)、东方电气(600875.SH)、法兰泰克(603966.SH)均涨超10%。

中国核电报每股9.42元,上涨0.86%,总市值1938亿元;浙能电力报每股5.39元,上涨3.06%,总市值722.73亿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马上评|他是八旬爷叔,也是“上海模子”
  • 军工强势领涨!A股本周怎么走?
  • 吉宏股份:董事长拟减持不超304万股公司股份
  • 瑞士准备向美国提出更具吸引力的贸易提议
  • 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部长:见证中巴联合发射卫星,两国友谊“高过苍穹”
  • 笛卡尔以 4000 万美元收购电子商务库存管理平台
  • 欧盟前高官:欧盟对乌克兰军事援助实际上已被冻结
  • 西非首位女轻轨司机:中非合作铺就成长路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13日起停牌:拟开展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有关事宜
  • 张果彤:黄金中线看空至3140和2960
  • 特朗普的数字之战:当就业数据挑战总统叙事
  • 全球前瞻|柬泰本周在吉隆坡举行特别会议,菲总统马科斯首访印度
  • 欧盟暂停针对美国关税的两项反制措施6个月
  • 帝奥微: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899428股
  • 棕榈股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141500股
  • 通裕重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0748300股
  • 金风科技:公司尚未回购A股股份
  • 新大正:公司尚未实施回购
  • 华昌达: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64万股
  • 宇新股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648600股
  • 贝因美:8月4日回购公司股份486400股
  • *ST亚振易主后迎来首笔资产收购 拟出资5544.90万元收购广西锆业51%股权
  • 招商积余:已回购142.58万股,使用资金总额1585.69万元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8月13日停牌!中国重工停牌至终止上市
  • 美国国债涨势暂停 本周将迎来1250亿美元新债发行
  • 集泰股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80万股
  • 迎丰股份:7月份公司未实施回购
  • 长虹美菱: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1237200股
  • “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荒唐论文怎么发出来的
  • 7月已发放全薪!意向投资人报名数增至53名,哪吒汽车“复活”有望?
  • 高空抛下自行车等物品,海口一男子被刑事拘留
  • 英科再生: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88500股
  • 步科股份:上海步进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 军信股份:公司尚未开始实施回购
  • 读者出版集团改革转型:加快《读者》数字化转型
  • 国家防总将针对京津冀粤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前期派出的工作组继续在京冀粤指导工作
  • 容大感光:向胜宏科技供应的产品主要是PCB光刻胶系列产品
  • 海象新材:公司尚未实施回购
  • 科大国创: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万股
  • 晓鸣股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893500股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