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丢掉消费者信任吗?

音符科技网

近日," 小米汽车被曝要求用户提前支付尾款 " 一事再一次引发市场关注。

8 月初,抖音用户 @happykk 发布视频称,本来商定好的提车前一天付清尾款却遭遇变卦,在提车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小米汽车要求其补缴所有尾款。

据该用户表示,小米购车 APP 上购车流程写得很明确,生产、下线、运输到店后才需补缴尾款,且已经在交付群内与小米汽车交付人员达成共识,但如今,小米汽车却以 " 生产计划有变 " 要求其在提车时间无法确定的情况下补缴尾款,于是该用户质疑小米要求的合法性。

据媒体报道,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也有其他消费者反馈遭遇 " 交完尾款才给安排重新生产 " 的情形,消费者认为无法接受。

查看小米汽车购车协议,关于 " 余款支付 ",是这么说的:用户锁定订单后,小米汽车有权根据车辆生产安排或销售等情况通知其支付余款;自收到车辆余款支付通知 ( 简称 " 付款通知 " ) 之日起 7 个自然日内,用户需要支付全部剩余款项;未按期足额支付或拒绝支付余款的行为构成根本性违约,小米汽车有权取消订单并解除本协议,且已支付的定金不予退还;协议自小米汽车通知用户取消订单之日起终止,小米汽车同意继续履行本协议的除外。

  图源:小米汽车购买协议截图

从购车流程上来看,该条款是购车过程中 " 必须同意 " 的,否则无法完成购车流程,有消费者质疑此为霸王条款。

小米汽车对用户余款支付这一系列要求是否合法、合规?在受到消费者质疑背后,又反映出怎样的治理问题?

权责模糊下的 " 灰色地带 "

广东诺亚律师事务所陈律师认为,小米购车协议中有多处不合理的地方,如前文提到关于余款支付的条款,有构成 " 霸王格式条款 " 的嫌疑。

" 交易双方是平等主体,但该条款却凸显出一个事实,即所有解释权均在企业方。企业方没有权利单方面判定用户不做什么行为就违约,而是需要通过法律来衡量。"

此外,在交付时间方面小米方也存在权责模糊的描述,小米汽车购车协议中在关于交付时间上有如下表述:小米汽车 APP 显示的预计交付时间仅供参考,实际交付时间以小米汽车向您发送的交付通知为准,即实际交付时间有可能早于或晚于小米汽车 APP 显示的预计交付时间。一句话理解就是,APP 内承诺的交付时间不一定靠谱。

陈律师指出这一条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其在对消费者义务进行描述时十分精确,比如支付定金后 72 小时车辆订单自动锁定,锁单后定金不退;但在描述己方义务时却模棱两可,如在关键的交付时间上不能给出确切时间点。"

《民法典》第 496 条至第 498 条构成了格式条款效力认定的核心法律依据。其中,第 496 条明确了格式条款的定义及提供方的提示说明义务,要求条款提供方需以 " 合理方式 " 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第 497 条列举了格式条款无效的具体情形,包括免除自身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等。

陈律师认为,在关于余款支付及交付时间的条款上,小米汽车方均构成 " 加重对方责任 " 的情形,消费者有权利行使自己的权利,如解除合同、申请退款等。

据中国人大网指出,使用格式条款的好处是,简捷、省时、方便、降低交易成本,但其弊端在于,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一方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制定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交易对方的条款,这一点在消费者作为合同相对方时特别突出。

需要指出的事实是,汽车行业大部分遵循 " 验车合格后支付尾款 " 的惯例,且已成为消费者对汽车交易的基本合理性认知。据媒体报道,其他新能源车品牌如特斯拉、蔚来均支持验完车再交钱。

虎嗅 ESG 组认为,站在消费者立场来看," 提前付尾款 " 意味着消费者在车辆生产或交付前就承担全部沉没成本,加上企业在条款中几乎不留协商空间,体现出小米在售车服务中以冰冷的 " 条款优先 " 而非 " 信任优先 "。

其次,小米汽车在描述消费者义务时精确到小时,但在自身义务(交付时间)上却保留模糊空间,这变相属于强化对弱势一方的约束,而弱化自身可被监督的承诺。不仅削弱了契约的平衡性,也会被公众视为品牌不对等对待用户利益的证据。

ESG 原则往往强调 " 比法律更高的行为标准 ",尤其是治理(G)中对公平原则、信息透明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

小米在购车协议上的不合理之处可能会被投资人、评级机构、媒体质疑其 " 治理水平 ",从而影响 ESG 评级和市场信任。

售后与营销同等重要

实际上,有关小米汽车的交付争议一直存在,多家 *** 平台都出现了消费者关于小米汽车交付时间的投诉。

例如黑猫投诉上有消费者称:" 下单时页面及销售人员均未明确告知具体交付周期,仅模糊承诺 " 尽快交付 "。然而,近期 App 显示预计交付时间长达 37 周(即 2026 年第 1 季度),远超合理等待期限,严重影响我的用车计划。"

消费保上也有消费者投诉称:" 关注小米汽车一年多,由于 SU7 提车周期太久,一直没有下定,看了 YU7 发布会说 8 月首批交付,当天晚上就在小米汽车微信小程序付了 5000 定金,第二天 27 号晚上锁单,28 号显示交付时间 51-54 周 ......没有锁单之前小米汽车 app 没有显示交付周期,锁单后才显示交付周期,这样的行为属于误导消费者。"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小米汽车之所以能够有现在的声量,其创始人雷军功不可没。经过多年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输出,公众已经记住了雷军勤奋、实干、技术背景扎实、说话接地气的形象。

在小米汽车发布阶段,这种个人 IP 的信用度和情感连接,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门槛,使得小米汽车在进入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赛道时,几乎零成本就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和预订量。这是领导力品牌化的典型案例,短期使得小米汽车品牌在资本市场与消费者端均有加分。

但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高度个人化的信任也会带来结构性的脆弱,即这种信任不是建立在公司体系化的服务标准上,而是建立在对某一个人的信任感上。

一旦交付环节、售后服务、消费者体验出现问题,公众会将问题与 " 创始人承诺 " 直接挂钩,而不是认为是公司某个部门的失误。从 ESG 治理视角看,这属于权力集中型品牌风险,对企业的声誉管理不利。

从外部感知上看,雷军在产品发布、宣传层面极为活跃,但前文所描述的一系列事实却显示在销售端的体验(如合同条款僵硬、交付周期信息不透明)上,小米的处理风格偏向传统强势厂商。这会给小米及雷军的粉丝们带来较大的心理落差——本来预期的是 " 雷军承诺的温暖与真诚 ",实际得到的却是 " 冰冷的汽车销售规则 "。

更进一步讲,如果雷军在营销环节深度参与,但在用户权益、售后治理环节表现出缺席的姿态,那等于把 " 公众信任 " 外包给了一个治理体系尚未成熟的团队。这会被解读为领导层在战略层面与执行层面存在治理断层,在重大消费权益议题上放大信任危机。

创始人绑定品牌的好处显然是能迅速建立信任,但坏处是负面事件的归因路径也被简化:公众不会区分 " 小米汽车部门 " 与 " 雷军 ",而是直接认为 " 雷军没兑现承诺 "。这种人格化信任一旦崩塌,修复成本极高,甚至会外溢到小米其他业务板块。

在小米 2024 年的 ESG 报告中,其写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断优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始终为消费者提供可信、贴心的服务体验,坚守「与用户交朋友」的初心。" 但就目前小米汽车出现的争议来看,小米在 S(社会)与 G(治理)层面还存在可优化的空间。

  图源:小米 2024ESG 报告

公司治理应如何补课?

此次小米汽车争议事件对其他汽车厂商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一是,在条款设计层面应体现可协商与弹性机制,建议合同加入 " 锁单前二次确认 "" 可重新协商 "、" 延迟支付原因说明机制 " 等设计,而非自动触发 " 违约取消 "。

二是,隐性承诺应该显性落实,如果公开承诺 " 支持验车后付款 ",则必须在平台端界面、销售话术和合同中一致执行,避免信息不对称引发信任危机。

小米汽车曾在答网友问中明确表示小米支持验车后再付尾款

三是,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把消费者权益追踪纳入 ESG 内部治理体系,比如在内部建立消费者纠纷及投诉数据闭环,周期性对内发布治理改进报告,并将纠纷与政策调整内容纳入 ESG 披露。

综上,小米汽车在销售条款设计中的问题绝非单一规范漏洞,而是体现出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失衡。企业若想成为真正具备责任意识的经营者,仅靠高科技或营销包装远远不够,更需要在制度设计、条款透明、消费者纠错机制方面实现同步升级。

假如小米不能在治理机制和交付能力上尽快补课,雷军个人的信誉护城河则可能会被过早透支。(转载自:虎嗅 APP)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助贷新规正式实施!银行合作伙伴名单曝光
  • 英伟达合作伙伴鸿海销售额增长 11%,人工智能前景获提振
  • 开店超过100家,蔡澜点心奔赴10个亿
  • 美军打击加勒比海运毒船防长赫格塞斯:具备所有必要授权
  • 菲律宾一桥梁垮塌
  • 准备观赏!今年中秋满月是一轮“超级月亮”
  • 法国辞职总理离任讲话:执政条件不具备
  • 以哈冲突爆发整两年,以军平均每天杀害92名巴勒斯坦人
  • OpenAI与AMD宣布百亿美元芯片大单:前者入股后者至多10%
  • AMD盘前大涨18%,消息称公司与OpenAI签订芯片供应协议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67160人死亡
  • 欧尔班:匈牙利不打算加入欧元区
  •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华裔新生代丨月饼为何会有团圆味?“00后”华裔青年懂了
  • 视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为偶像 高市早苗势将带领日本向右转
  •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以军平均每天杀害92名巴勒斯坦人
  • “第二战线”的极限施压
  • 高盛策略师称美国企业盈利有望超预期 AI前景与经济韧性成助力
  • 专访《震耳欲聋》饶晓志、万力:面对困难,勇于“发声”求助
  • “电影海报界的米开朗基罗”雷纳托·卡萨罗去世,享年89岁
  • 追完晓华追“鸡排哥”,我们到底在找什么?
  • 胡锡进:美国在军事、科技、贸易各个方向压制中国的能力都被推翻了
  • 参加酒席成为农民生活新负担
  • “欧中合作具有广阔空间”——访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驻华代表费可迪
  • 伊朗称暂无新一轮谈判计划,将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对话
  • “3000米跑步、200米负重往返跑”,五粮液公开招聘141人,部分岗位要体测!成绩占比60%,低于60分视为不合格
  • 假日上演多彩演出:喀斯特地貌成为沉浸式载体,与苏东坡千年之约……
  • 鉴定出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三名科学家获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一个海岸派出所台风下的“逆行”:一天三次紧急救助受困群众
  • 上海旅游节花车评比结果揭晓,“周同学”获最受观众欢迎奖
  • 比配料表更重要的表,九成的人却从来不看
  • 国庆中秋假期后半程再迎小高峰:最后三天酒店预订量同比翻倍增长
  • 今年中秋“十六圆”!“超级月亮”观赏指南请收好
  • 上海迎20年来最热中秋节,还打破一项最晚高温日的纪录
  • 机构预测明年净利暴增超5倍的科技股,23股上榜!
  • 大摩:8月香港零售销售胜预期 九龙仓置业及希慎兴业股价或受惠
  • 海通国际:首次覆盖金沙中国予“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25.6港元
  • 特朗普权力迎最高法院的终极考验
  • 特朗普批评联邦法官叫停派兵计划却搞错其性别
  • 中银国际:首次覆盖FORTIOR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40.5港元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