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首现!A股再现“双2万亿”,这次有何不同?

音符科技网

财联社 8 月 15 日讯(记者 王晨)8 月 14 日,A 股市场成交额攀升至 2.3 万亿元,两融余额同步突破 2 万亿元,这是继 8 月 13 日后,A 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实现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破 "2 万亿 "。

至此,A 股历史上共出现 7 个双 "2 万亿 " 交易日,其中早期 5 个集中在 2015 年 5-6 月杠杆牛市期间,而此次连续两日达标,不仅是近十年首现,更标志着市场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

回顾历史,成交额超 2 万亿元的 28 个交易日分布于 2015 年 5-6 月、2024 年 9-12 月及 2025 年 2 月、8 月三个阶段。对比可见,2015 年的双 "2 万亿 " 由高杠杆资金主导,而 2025 年则升级为 " 基本面改善 + 流动性宽松 " 双轮驱动,杠杆使用更理性。

资金面上,居民储蓄与外资成为双 "2 万亿 " 重要支撑力量。7 月全球多头基金净买入中国股票 27 亿美元,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同期中国股市净流入超 60 亿美元;国内方面,7 月住户存款减少 1.11 万亿元,非银存款大增,A 股新开户数达 196 万户,同比增长 71%,显示居民储蓄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

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已迎来增量资金拐点,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居民存款与理财到期高峰将释放巨量资金,叠加外资配置提升、长线资金入市等因素,为市场流动性提供多重支撑。

A 股成交额与两融余额连续两日双破 2 万亿

最新数据显示,8 月 14 日 A 股成交额攀升至 2.3 万亿,回溯 A 股历史,成交额突破 2 万亿元的交易日共出现 28 次,分布在三个关键时期:2015 年 5-6 月、2024 年 9-12 月以及 2025 年 2 月及 8 月。

与此同时,8 月 14 日两融余额同样突破 2 万亿,为 2.055 万亿。成交与两融余额双破 "2 万亿 " 的情况更为罕见,历史上共有 7 个交易日 A 股成交及两融余额均突破 2 万亿,7 个交易日中,早期多集中在 2015 年 5-6 月杠杆牛市期间,2025 年 8 月 13 日与 14 日相继成为这一指标的第 6、7 个达成日,也分别是近十年的首个和第 2 个。当前两融余额与成交额再次交叉印证市场情绪活跃。

华创证券指出,这反映了市场从早期场内外高杠杆驱动的市场,逐步向政策协同、基本面驱动的成熟市场演进。

2015 年,高杠杆资金的涌入催生了短期流动性狂欢,两融余额与成交额的同步飙升伴随着非理性投机。2024 年下半年的行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从 2014 年 9 月 30 日成交额 2.61 万亿元,而两融余额仅 1.44 万亿元开始,这一轮反弹的动力源自经济企稳信号与政策引导下的信心修复。2024 年 9-12 月出现的 18 个 2 万亿成交日,背后是投资者对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预期,市场逻辑已从单纯的资金推动转向政策与经济基本面的共振。

2025 年的市场则完成了进一步升级。此轮行情既延续了 2024 年的政策驱动逻辑,核心驱动力已转向 " 基本面改善 + 流动性宽松 " 的双轮模式。特别是 8 月 14 日的双 "2 万亿 ",两融余额突破 2 万亿元的同时,市场并未出现 2015 年的非理性波动,反映出市场定价机制成熟化的积极变化。

本轮行情下双 "2 万亿 " 突破的背后,是 A 股市场生态的深刻变革。与 2015 年相比,当前两融余额占市值比例更趋合理,杠杆资金运用更规范,市场波动率显著下降。数据显示,2025 年 8 月的两融交易占比约 8.5%,远低于 2015 年峰值时期的 15% 以上,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在 7 月以来一直维持在 270% 以上,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反映出杠杆使用的理性化。

支撑双 "2 万亿 " 到底有哪些重要力量?

财联社记者曾在《赚钱效应激发入市热情,A 股入金调查:六类资金担当主力》报道中分析指出,新增资金的不断入市推动成交保持放量,不断推动市场向好。这其中包括六类资金:国家队、公募与私募、险资、散户资金、杠杆资金、外资。而在这些资金中,国内居民储蓄的 " 搬家 " 潮是支撑 A 股市场资金面的重要支柱。

居民储蓄搬家,160 万亿 " 活水 " 入市进行时

随着市场赚钱效应显现和利率环境变化,巨量居民储蓄正加速流向股市,成为推动成交额攀升的关键力量。

7 月金融数据释放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信号。当月住户存款减少 1.11 万亿元,同比多降 0.78 万亿元,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2.14 万亿元,同比多增 1.39 万亿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资金迁移直接源于权益市场的赚钱效应,居民风险偏好明显抬升,部分储蓄通过基金、股票等渠道流入资本市场。

据浙商证券估算,2020 年以来居民积累的超额储蓄约 4.25 万亿元。而这部分资金在存款利率下行周期中,将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从国际经验看,日本、美国在利率降至低位后,均出现居民资产从固定收益向权益投资转移的趋势。中国股市每一轮大行情也几乎伴随无风险利率下行,2025 年的存款搬家正是这一规律的延续。

A 股新开户数据同样彰显投资者入市积极性,7 月 A 股新开户数达 196 万户,同比增长 71%,环比增长 19%,其中个人投资者开户 195.4 万户。回溯 2025 年整体开户趋势,1 月 157 万户、2 月 284 万户、3 月突破 300 万户,清晰展现出 " 市场走牛 - 资金入场 " 的正反馈机制。值得注意的是,4 月、5 月开户数的短暂回调与市场震荡同步,6 月以来的回升则印证了行情的持续性。A 股赚钱效应是推动新开户增长的主要原因,新增投资者的不断入场为市场带来了持续的新鲜血液。

外资加速流入,A 股吸引力彰显

从资金层面来看,外资正加速流入中国股票市场,体现了全球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成为支撑双 "2 万亿 " 现象的另一重要力量。

摩根士丹利 8 月 8 日报告显示,全球多头基金在连续两个月净买入中国股票后,7 月单月注入资金达 2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94 亿元),较 6 月的 12 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摩根士丹利还预测,外资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将 " 更为强劲 "。

国际金融协会(IIF)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7 月新兴市场资产净流入达 555 亿美元,为 2021 年 6 月以来第二高月度规模。其中,中国债券市场单月净流入 308 亿美元,占新兴市场债券总流入的 78.6%;中国股票市场净流入超 60 亿美元,在新兴市场股市总流入中占比 36.8%。

" 中国股市正处于‘结构性复苏‘的关键阶段。"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Wang)团队还指出。经济基本面的相对优势、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以及资产估值的吸引力,共同构成了外资增持中国股票的核心逻辑。

增量资金拐点已至,未来流动性存在三重支撑

当前 A 股市场的资金活跃并非偶然,而是正处于新一轮增量资金入市的拐点。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为市场未来的流动性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双 "2 万亿 " 这样的活跃交易状态具备了持续的基础。

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资金供给的历史性拐点。国泰海通相关研究指出,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居民存款与理财将迎来集中到期高峰:3-5 年的高利率定期存款到期潮、1-3 年定期理财产品的兑付高峰,将释放巨量可配置资金。在低收益环境下,这部分资金有望持续流入股市,进一步释放股市流动性。

从资金结构看,未来增量资金将呈现 " 三维驱动 " 特征:其一,外资配置比例提升,随着 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不断提高 A 股纳入因子,被动资金流入将形成长期支撑;其二,居民储蓄持续搬家,若 4.25 万亿超额储蓄中有 10% 进入股市,即可带来 4250 亿元增量;其三,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加速入市,政策推动下的长期资金布局将优化市场生态。

当前市场已从政策预期驱动转向盈利验证阶段,2025 年的双 "2 万亿 " 与 2015 年的本质区别,在于资金背后的基本面支撑。随着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改善、产业链复苏数据增多,业绩驱动将取代单纯的资金推动,成为行情延续的核心动力。

(财联社记者 王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以色列总理将召集内阁批准停火协议
  • 国际金价冲破4000美元 机构扎堆关注这些股(附名单)
  • 外资或进一步增持 基金经理看好港股三大方向
  • 财说丨趣睡科技陷减持潮、估值泡沫与小米依赖三重困局
  • 公募基金派发“大红包” ETF站上C位
  • 一线私募把脉A股后市 多元配置实现攻守兼备
  • 注意,美国即将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对航运市场影响几何?
  • 芯原股份,芯片订单爆棚!国际金价,冲破4000美元,机构扎堆关注这些股
  • 哈马斯证实达成加沙停火协议呼吁特朗普及担保国确保以色列执行
  • 申万宏源:六问美国政府“关门”
  • 光伏产业链涨价潮起,融资资金加仓22股
  • 刚刚,“哈马斯同意加沙停火协议”!黄金,历史新高!马上开市,关注这个板块→
  • 国庆假期上海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796亿元,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6倍
  • 全球“去储备货币化”浪潮推助贵金属、比特币上涨 分析师称金价理论上有望升至8500美元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内部现分歧:缩减资产负债表之争仍未结束
  • IPO周报|本周暂无新股申购,上周有新股上市首日单签浮盈超4万元
  • 中青报聚焦包挂风潮:年轻人的背包仿佛挂满了整个世界
  • 国际黄金期价创历史新高,机构提示风险加大
  • ChatGPT周活跃用户达8亿,八个月增加一倍
  • 近54亿美元!瑞士巨头ABB把机器人业务卖给了沉迷超级AI的孙正义
  • 美联储会议纪要:多数官员倾向年内进一步降息 但对通胀风险保持警惕
  • 土耳其通胀意外反弹 央行宽松路径受考验
  • 美元连涨与美联储审慎表态压制风险偏好 新兴市场货币普遍承压
  • 财说| 概伦电子21.74亿元并购背后,“IP+EDA”难改善股东回报
  • 德力股份控制权拟变更 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 阿根廷众议院通过限制总统令法案
  • 经济日报金观平:红火黄金周展现中国经济韧性
  • 南方电网公司受台风“麦德姆”影响用户全面恢复供电
  • 报告: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美向以提供217亿美元军事支持
  • 德力股份实控人或发生变更
  • 土耳其外长:以色列袭击是叙当前面临最严重问题之一
  • 郑欣淼在人民日报撰文: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就是文明对话的历史
  • 证监会开天价罚单,经济日报:“换马甲”违规炒股红线不能碰
  • 花样年控股:有关香港计划的召开聆讯定于2026年1月16日进行
  • 人民日报:整治网络空间“情绪污染”,警惕算法“投喂”本质
  • 以媒:斡旋方预期9日达成加沙停火放人协议
  • 凌晨重磅!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 阿里巴巴-W:完成2024年11月发行的未到期以美元计价优先无担保票据的交换要约
  • 特朗普称以色列和哈马斯就释放人质和撤军达成一致
  • 京东物流拟2.7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 加强“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