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僧侣性丑闻背后:金钱、特权与结构性腐败

音符科技网

7月初,正值泰国迎来佛陀首次布道“转*日”及“结夏安居”传统时节,全国却被一场席卷佛教界的性丑闻与贪污案件笼罩,泰国佛教遭遇史上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事件的*是泰国首都曼谷著名寺庙三殿寺住持的突然退位。6月底,泰国宗教界一名高级僧侣向警方报案,称三殿寺住持帕提普・瓦奇拉帕莫克(Phra Thep Wachirapamok)遭*。

然而警方调查发现,瓦奇拉帕莫克此前与一名35岁女子存在秘密恋情。该女子谎称怀孕,向其索要768万泰铢 “抚养费”,被拒绝后愤怒地公开了二人关系,曝光了酒店视频及谈话录音。宗教界不满其勒索行为,促使警方介入调查。

在警方接触前,瓦奇拉帕莫克已逃往老挝。但调查的深入让更多涉案高级僧侣浮出水面。警方搜查该女子住所时,在其手机中发现超过8万张照片和视频,涉及瓦奇拉帕莫克在内的多名佛教高层,部分僧侣被勒索后向该女子转移巨额资金。警方透露,过去3年其银行账户累计存入约3.85亿泰铢(约合8550万元人民币),目前仅余8000泰铢,其余已被全部提取。

截至目前,该女子因涉嫌敲诈勒索、洗钱及接收赃物受到多项指控;涉案的十余名僧侣中,已有9人选择还俗。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甚至因此撤销了6月颁布的一项授予81名僧侣更高头衔的皇家法令,他表示近期发生的不当行为“给*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事件发生后,泰国代总理普坦下令审查与加强有关僧侣与寺庙财务交易的法律规定。泰国中央调查局也已设立官方脸书页面,鼓励公众举报僧侣的不当行为。

《环球时报》报道称,在泰国,超过90%的人口信奉佛教,一直以来僧侣都备受尊崇,并在日常生活中享有优先地位。然而一系列丑闻的曝光,严重影响了佛教机构及僧侣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泰国僧侣丑闻屡见不鲜

案件发生后,为安抚公众情绪,泰国皇家警察副总长基特拉·潘佩特(Kitrat Phanphet)对媒体表示:“这起案件不能代表整个佛教。”他承诺将组建新的专案组,调查僧侣不当行为,并强调:“这只是极少数人的错误。”

然而,泰国僧侣的黄赌毒丑闻屡见不鲜,大部分案件涉及曾深受信众尊崇的高级僧侣。最著名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帕扬特拉(Phra Yantra)丑闻。作为当时泰国的顶流大师,他以极具魅力的个人形象获得大量国内外信徒的拥趸。但1994年,他的“神圣”形象轰然崩塌:被控诱骗多名女性发生性关系,其中有女性带着孩子出面指证,并出示了两人如同夫妻共同生活的照片等证据。

调查还发现,帕扬特拉挪用信众捐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色情场所消费。僧伽更高委员会认定其行为严重违背僧侣戒律,将其驱逐出境。但帕扬特拉拒绝接受裁决,还将僧袍颜色改为绿色,自称仍是僧人。据《曼谷邮报》报道,他持假护照潜逃美国,并获得政治庇护,继续以僧侣身份活动。自2014年案件到期后,他甚至多次回到泰国庆祝生日,仍有信众跪拜追随。

到了数字时代,僧侣利用科技进行秘密性聚会、不透明地管理私人捐款账户,以及打造社交媒体形象以获得超高影响力的案例略有增加。现代僧人的情感世界不再仅仅存在于森林或寺庙中,也隐藏在他们托钵袋里安装的应用程序中。

2013年的“炫富僧侣”事件是从一条YouTube视频爆发的。画面中,本名维拉波尔·苏克波尔(Wirapol Sukphol)的僧人身披僧袍,戴着名牌太阳镜,手握成捆现金,坐在私人飞机的真皮座椅上,身旁还放着路易威登手提包。

随后,泰国特别调查部门查明,苏克波尔通过非法手段敛财,名下不仅有约2亿泰铢存款,还有22辆奔驰汽车,并在泰国老家和美国分别拥有豪宅,还专门打造了一座巨大的玉佛复制品。最终,他因欺诈、洗钱、 *** 及侵犯未成年人等罪名被判入狱。

2023年4月,又一桩性丑闻引起警方关注。这次被曝光的是因讲法能力出众而闻名全国的帕塔玛基里寺(Wat Pa Thammakhiri)住持帕空(Phra Khom)。警方突袭了这座曼谷附近的寺庙,发现塞满现金的行李箱、大量金条金块,以及一张银行转账记录,显示他向家人汇款220万美元。帕空与另外6名僧侣一同被捕,最终被判处总计468年监禁。

据澳大利亚ABC新闻报道,泰国全国约43000座寺庙每年从公众捐款中筹集的资金总额估计达40亿美元, *** 还额外拨款约1.7亿美元支持寺庙发展。然而,由于寺庙财务缺乏透明度,这些巨额捐款的流向几乎无法追踪。

信仰与财富之间的界限模糊

两千多年来,上座部佛教一直是泰国人的精神依靠,至今仍影响着国家法律。超过九成人口信仰佛教,僧侣依然受到特殊的尊崇。泰国男性按照传统一生中至少要出家一次,短则数周,长则数十年。一旦披上绛红色僧袍,就必须以节制和德行作为榜样,恪守佛教的核心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能有性行为、不说谎、不吸毒、不酗酒,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遵守多达227条严格戒律。

按教义规定,僧侣的生活应仅依赖施主的供养、布施食物以及每月约170美元的微薄津贴。但他们也会收取讲法、祝福和主持仪式的费用——这使信仰与财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一些佛教团体严格禁止僧侣接受金钱,而另一些则游走在灰色地带:本应捐给寺庙或宗教项目的款项,最后可能落入僧侣个人的钵盂中。著名的法身寺(Wat Dhammakaya)也被推至风口浪尖。

这座寺庙位于曼谷郊区,外观酷似飞碟,与传统的金色尖塔形成鲜明对比。但外形并非唯一引发争议的地方:法身寺多次因鼓励信众用金钱积德而备受批评。寺内的圆顶建筑据称按照可存续千年的标准设计,内部供奉着多达100万尊佛像,其中30万尊向外展示,被称为“人间天堂”。这些佛像都可供信众“结缘”,购买佛像还能获赠护身符作为回馈。护身符分为3种,价格不同,据称可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富与福报。《僧伽法》则赋予住持对寺庙资产的绝对控制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身寺前僧人向《曼谷邮报》透露,住持法胜法师(Phra Dhammachayo)与一名任职于知名银行的女信徒关系密切,后者利用职务便利帮其伪造财务文件。这位曾主管寺庙财务的前僧侣向《曼谷邮报》表示,法身寺账目混乱,从信众处筹集到的10亿泰铢去向或已成谜。

法身寺长期与城市中产阶层、企业家和部分政客保持良好关系,泰国前总理他信上台后,法身寺在全国范围的扩张更快,寺庙募款额显著增加,《环球时报》在报道中提到,有消息称,法身寺与他信及他信的支持者“红衫军”联系紧密。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法身寺事件可能牵扯到政治问题。不过,《悉尼先驱晨报》报道说,法身寺否认寺庙卷入政治,并表示法身寺在泰国的各个政治派别中都有支持者,而且信徒在寺庙里不准谈论政治。2016年,泰国军 *** 曾包围法身寺数周,试图逮捕住持法胜法师,指控其洗钱和挪用巨额捐款。但寺庙高层和大批忠实信众组织抵抗,导致抓捕行动最终失败,法胜法师也随即神秘失踪。

曼谷以北的孟寺(Wat Muang)住持最近报警称,房间被盗走约1000万泰铢现金及重约3.79公斤的黄金。面对记者质疑为何手握巨款,他冷笑回应:“我每次被请去做一场仪式就能收1万泰铢,五场就是5万泰铢。你给得起吗?我只和有钱人打交道,不理会贫民窟里的人。”

对此,《曼谷邮报》前社论编辑萨尼苏达·埃卡柴(Sanitsuda Ekachai)在评论文章中尖锐指出:“有人担心,揭露少数道德败坏的僧侣会损害佛教本身,动摇民众信仰。但错了,这些僧侣是寄生虫,不是宗教的守护者。他们必须被清除。”

根深蒂固的僧侣官僚体系

最近的瓦奇拉帕莫克案中,已有9名涉案僧侣选择还俗。除了上世纪90年代没能成功劝退国际大师帕扬特拉,一旦丑闻曝光,宗教界能为挽回集体形象作出的更大努力就是立马要求涉事僧侣还俗。

泰国国家佛教办公室负责人英塔蓬·詹达姆(Intha *** Jand-iam)不但称赞他们“勇于承担责任”,还敦促僧侣起诉涉案女子。他坚称,这些僧侣才是受害者,如果不采取法律行动,未来还会有僧侣遭遇同样的命运。

尽管这起丑闻再度揭开了某些高级僧侣的谎言与伪善,但在寺院高墙之内,一切依旧照常运转。如同以往的每一次丑闻,佛教界几乎未进行深入反省或真正改革,这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体系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问题也远非几个坏僧侣那么简单。之所以屡屡发生丑闻,根源在于体制内部的系统性漠视、封闭与沉默,让腐败滋生。

“这就像泰国的官僚体系,是一种等级森严的专制结构:高僧就像高级官员,低阶僧侣就是下属。” 宗教学者素拉颇·塔维萨(Prakirati Satasut)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泰语频道采访时表示,“很多僧侣即使目睹不当行为,也不敢发声,因为质疑上级很可能被逐出寺庙。”

一些僧侣或许已经偏离佛陀当初的教义。正如萨尼苏达·埃卡柴指出:佛陀本是皇室出身,却主动舍弃财富与特权,追求精神解脱,并要求僧侣远离金钱,因为他深知金钱会滋生贪欲。但在今天,泰国的僧侣大多来自贫困乡村,希望通过出家获取教育;而寺院教育往往只要求背诵经文,似乎缺乏了对精神修炼的真正重视。更糟的是,僧侣的晋升与惩罚权力被少数长老掌控,任何质疑都无处立足。

许多年轻僧侣在完成学业后选择还俗,但留下的人若滥用地位与权力,腐败就会根深蒂固。“这是根植于僧侣阶层专制统治、僧侣戒律薄弱的结构性腐败,是体制偏离佛道而产生的苦果。” 萨尼苏达总结说。

这场危机爆发后不久,7月14日,泰国国家发展管理研究所(NIDA)紧急展开题为“佛教危机!”的民调。结果显示,多数泰国人仍保留对佛教本身的精神认同,但对僧侣群体与佛教体制的信任已明显动摇,社会各界强烈呼吁问责与法律改革。

具体来看,68.55%的受访者表示对佛教的信仰未受影响,但76.11%的人认为僧侣沉迷于世俗享乐,导致毒品、酗酒、赌博和性丑闻频发;58.4%的受访者坦言对僧侣的信任度已降低。此外,80.76%的受访者强烈支持对违反寺院戒律的僧侣追究刑事责任,还有63%的人支持严惩那些谎称拥有超自然能力的僧侣。

如果只是寄希望于“断尾求生”,可能会促使更多人重新思考寺庙及其制度作为信仰载体的意义。就像2021年春蓬府的僧侣吸毒案,一间寺庙里包括住持在内的4名僧侣全部被捕。一时间,寺庙里空无一僧。附近村子许多家庭世世代代将先人骨灰供奉于寺内舍利塔,但目睹僧侣因吸毒被捕后,有人选择永远切断与寺庙的联系。

萨尼苏达·埃卡柴认为,泰国想要重塑僧侣和寺庙,就必须直面其道德沦丧的根源。修改《僧伽法》,要求透明度和问责制:从住持向下,到捐赠者向上。否则,丑闻将会层出不穷,直到冰山一角崩塌,整个体系崩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美联储传声筒:哈塞特对美联储“带有党派色彩”的指控相当重磅且存在矛盾
  • 尾盘:美股涨跌不一 纳指小幅下跌
  • 美财政部证实将为纪念建国250周年及致敬特朗普打造印有其头像的1美元硬币
  • 泽连斯基:俄罗斯再次袭击天然气基础设施
  • 美联储副主席重申对就业与通胀双重压力的担忧
  • 白宫新闻秘书:美国正在监控俄罗斯对北约的挑衅
  • OPEC+周末会议临近 成员国在下月增产规模上分歧犹存
  • 以军称已有87万巴勒斯坦人从加沙城撤离
  • 摩根士丹利:美国国债期权显示政府停摆可长达29天
  • 欧洲股市录得5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受人工智能乐观情绪推动
  • 美国政府关门:参议院再次就拨款问题投票,通过的希望渺茫
  • 美军打击又一艘疑似贩毒船 击毙四人
  • 欧洲债市:英国国债四周来首次录得周涨幅
  • 经济数据推迟发布引发担忧 白宫称企业、家庭乃至美联储如同盲飞
  • 美军袭击委内瑞拉附近海域“贩毒船只”,船上4人死亡
  • 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再次呼吁大幅降息
  • 马斯克呼吁粉丝取消Netflix订阅
  • 底特律车企就特朗普威胁征收卡车关税爆发分歧
  • 白宫官员担忧政府长期停摆进一步推迟关键经济数据的发布
  • 投资者借道民间数据拼凑美国就业图景 料美联储可放心继续降息
  • 美国服务业指标因2020年以来最弱商业活动而下降
  • 伯克希尔投票决定将董事长和CEO职位分开,为阿贝尔年底接替巴菲特铺平道路
  • 美股多头欲罢不能 涨势进入“狂热”区域
  • 政府停摆使华尔街易受意外波动冲击
  • 午盘:道指涨逾400点 三大股指均创盘中新高
  • Cracker Barrel解雇酿出“灾难性”换标风波的设计公司
  • 美国医药股有望迎来16年来最佳单周表现
  • 应用材料跌3.4%,公司警告出口限制措施将冲击销售额
  • 欧洲议会寻求加快淘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何时会回落至6%?
  • 美国众议长约翰逊:共和党可在10月晚些时候讨论医疗补贴问题
  • 伯克希尔哈撒韦投票决定分离董事长与CEO职务
  • 政府停摆导致就业数据缺失,就业与经济前景迷雾重重
  • 摩根士丹利押注英镑将在2026年触及脱欧公投以来高点
  • 普京最新发声:向“中国兄弟姐妹”致意
  • 防御台风“麦德姆”交通运输部启动三级防御响应
  • 拉加德预计通胀不会大幅波动 称欧洲央行处于有利位置
  • 道指涨幅扩大至1%,再创历史新高
  • 零封年轻队友,“莎头”组合夺得WTT中国大满贯混双冠军
  • 标普500成份股核电站运营商星座能源早盘上涨5.2%,有望录得三连涨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