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募了14亿上市不满3年亏九亿的星环科技赴港IPO:定增失败,财务数据“打架”!扭亏为盈遥遥无期

音符科技网

  鹰眼财报

昔日科创板募资14亿,今朝港股又要圈钱?销售费用率高达55%,营收却不增反降,核心财务数据频频“打架”,星环科技的香港上市之旅令人疑窦丛生。

  2022年10月,星环科技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4.3亿元,号称“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之一股”。 不到三年时间,这家公司就急着要赴港上市,美其名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然而翻看其财报,2024年营收3.71亿元,同比大降24.31%,甚至不及上市当年的收入水平。亏损额连年扩大,从2022年的-2.71亿元到2024年的-3.4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9亿元。

  01 业绩垫底却最早赴港IPO,融资必要性存疑

  星环科技在A股上市时,将中望软件、金山办公、安恒信息、奇安信-U四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同行可比公司。

  与这些同行相比,星环科技的营收规模垫底,且与倒数第二名相差悬殊。

  2024年,中望软件、金山办公、安恒信息、奇安信-U、星环科技的营收分别为8.88亿元、51.21亿元、20.43亿元、43.49亿元、3.71亿元。 星环科技的业绩不及中望软件营收的一半,规模之小可见一斑。

  更令人质疑的是,星环科技是这些公司中最晚在A股上市的,却最早要去港股IPO募资。 中望软件、金山办公、安恒信息、奇安信-U在A股IPO的时间均早于星环科技的2022年10月。

  星环科技称赴港上市是为“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然而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仅为2.14%、0.37%、0.82%。如此微弱的国际业务,谈何国际品牌形象? 

  02 核心财务数据“打架”,真实性令人疑窦丛生

  星环科技不仅营收规模小且下滑,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核心财务数据出现了不同版本,令这家“小而不美”的公司的财务真实性打上问号。

  在港股招股书中,星环科技称: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来自直接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6.3%、94.0%、93.7%

  然而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直销模式产生的收入为1.8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50.64%,与港股招股书披露的“93.7%”相差甚远。

  此外,星环科技A股公告披露的2022年直销模式收入占比为53.52%,与港股招股书披露的96.3%相去甚远。 即便考虑到统计口径差异,这些数据也难以匹配。

  这种明显的数据“打架”现象,不得让人对公司的财务数据真实性产生怀疑。是会计处理有问题,还是另有隐情?这需要公司给出合理解释。

  以上数据来源:

  科创板募资14亿,三年再亏9亿!星环科技赴港IPO找谁买单?

  03 销售费用率高达55%,却未能换来营收增长

  星环科技还有一个令人咋舌的特点:销售费用率畸高且明显高于同行可比公司。

  2022-2024年,星环科技销售费用分别为2.05亿元、2.63亿元、2.04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5.08%、53.5%、54.9%,一直维持在55%左右。

  对比同行,2022-2024年,奇安信-U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0.45%、29.74%、34.31%;安恒信息的销售费用率为43.09%、41.86%、37.46%;中望软件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7.27%、52.54%、46.58%;金山办公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1.06%、21.23%、19.36%。

  四家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37.97%、36.34%、34.43%,明显低于星环科技的55%左右。

  畸高的销售费用率并没有带来营收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大降24.31%,3.71亿元的收入还没有刚上市的2022年高。 加上公司上市后亏损加剧,业绩规模在同行垫底等问题,星环科技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令人担忧。

  04 现金流持续“失血”,A股再融资无门转战港股

  星环科技的现金流状况同样不容乐观。2022—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亿元、-3.65亿元、-3.27亿元,持续巨额“失血”。

  事实上,星环科技在2023年6月就发起过定增(即刚上市9个月后就要募资),但该定增计划在2024年12月终止。 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及战略规划考虑,同时结合外部融资市场环境等相关因素”。

  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在终止定增计划不久后就要赴港募资?值得关注的是,上交所曾对星环科技2023年的定增募资必要性发出问询。

  截至2025年3月,公司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减少19.82%,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7.22个百分点;短期借款较上期末增加74.99%,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2.36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表明,星环科技确实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压力。从A股定增终止到迅速转向H股IPO,不得不让人怀疑公司是否在A股再融资无门后,选择赴港圈钱。

  05 七年累亏19亿,某讯减持套现显端倪

  星环科技的亏损不是短期现象,而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根据公开数据,2018-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19亿元。2025年Q1继续亏损。

  2019年至2021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74亿元、2.60亿元和3.31亿元,而净利润却分别为-2.11亿元、-1.84亿元和-2.45亿元。 到了2024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为3.71亿元,同比下降24.31%;归母净利润为-3.43亿元,同比下降19.16%。

  持续亏损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研发和营销费用。2019年到2021年,星环科技研发占当期营收的62.66%、42.11%及42.46%,营销费用占当期营收的85.59%、59.75%及61.42%。

  高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高回报,公司产品的整体毛利率也有所下滑,从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60.69%、58.02%、58.94%和48.23%。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5月,某讯旗下林芝利创合计减持星环科技1.04%股份,套现7116万元。虽然减持后腾讯仍持股约7.71%,是其外部之一大股东,但减持行为本身或许说明了什么。

  截至2025年3月底,星环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27亿元,但短期借款大幅增加74.99%。

  某讯已经提前减持套现部分股份,A股定增计划刚刚终止不久——这些事实共同描绘出一家面临资金压力、急需融资输血的企业形象。

  星环科技港股IPO,到底是为了国际化战略,还是仅仅因为A股再融资无门后的圈钱之举?市场需要的是真实答案,而不是华丽的借口。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一批“自媒体”账号被封禁,涉冒充专家歪曲解读股市走势等
  • 深圳水贝三家黄金珠宝公司被查处涉嫌构成开设赌场罪
  • 山东航空启用新制服:全面换穿平底鞋,可自由选择裙装或裤装
  • 菲律宾群岛地区发生5.8级地震
  • 以方将巴勒斯坦囚犯转送至两所监狱等待释放
  •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附近发生3.4级左右地震
  • 德邦股份披露14笔对外担保,被担保公司9家
  • 中信重工披露总额10万元的对外担保,被担保方为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加纳总统马哈马抵达北京,将出席全球妇女峰会
  • 张思南:朝鲜“火星-20”,有能力击碎美韩同盟?
  • 解放军霸气喊话:赖清德的“台湾之盾”不堪一击!
  • 因合规管理人员从事客户服务活动,红塔证券一营业部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 怼东怼“西”的特朗普,这回又踢到铁“班”了
  • 凉茶双雄海外攻守互换,“王老吉”商标争议再起
  • “王老吉”海外争夺战:一场在21国开庭的商标较量
  •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上市,补贴后15.98万元起
  •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 总台海峡时评丨赖清德“台独”言行危害台湾,必遭反对!
  • 惊曝“叔侄对决”?宗馥莉叔叔推出新品牌“娃小智”,对战“娃小宗”!
  • 丽江市委常委会:坚决拥护云南省委对李刚审查调查的决定
  • 东北小城房价153元平方米?当地中介称“只是少数现象”
  • 总经理终于到位!东风汽车集团官宣
  • IPO雷达 | 靠“克隆地球”吸金8亿!五一视界闯港交所:4年累亏5亿,2024年研发接近腰斩
  • 美军高官称不会向加沙派驻地面部队
  • 稀土涨价!千亿龙头,业绩大幅预增
  • 中信建投:有色金属产业投资展望
  • 七部门发布!算力、人工智能等,迎利好
  •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来沪参加IBLAC的国际企业家代表
  • 美国密西西比州发生枪击事件,已致4死12伤
  • *ST元成涉嫌财务造假拟被重罚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 阳光电源冲刺港股IPO,一边扩储拓海外,一边扛700多亿元负债
  • 衢州发展披露总额7亿元的对外担保,被担保方为香港新湖投资有限公司
  • 创新新材披露总额7亿元的对外担保,被担保方为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
  • 通威股份披露18笔对外担保,被担保公司13家
  • 中国银行以专属金融服务方案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 陈吉宁会见来沪参加IBLAC的国际企业家代表
  • 大家都想着抄底,那么抄谁的底?
  • 广东海洋大学被曝住宿环境差,网友吐槽:和废弃仓库一样
  • 无锡滨湖兴福村镇银行被罚31.06万元: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等
  • 马上评|强拉院士合影,如此蹭名人也太令人不齿了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