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监局:自保市场乘风起航,打造内地企业出海“风险避风港”

音符科技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丽娜 香港报道

(图侵删)

  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不出海就出局”已经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共识。然而,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传统商业保险在应对这些高度定制化、跨区域、新兴风险时,往往力不从心。

  在此背景下,专属自保(Captive Insurance)作为一种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正日益受到内地企业的青睐。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出海内地企业构建了一个稳健可靠的风险管理“桥头堡”。

  截至2025年8月,香港共有6家专属性自保保险公司,其中2025年新增2家,分别为汇丰集团全资附属公司Wayfoong (Asia) Limited、上海汽车集团保险有限公司。现有6家自保公司中,5家为内地国有企业,涵盖能源、石化、汽车、核电等领域,反映内地大型国有企业成为香港自保市场的主力。

  尽管香港的自保市场起步较晚,但呈现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自保业务的毛保费总额达17.23亿港元,香港自保公司的平均保费收入达到5520万美元,远高于全球自保公司3650万美元的水平。

  出海企业风险管理“新利器”

  专属自保是指企业设立自己的保险子公司来承保风险,与传统外部商业保险比较,提供更大的自 *** 、成本节约及符合需求的定制方案。自保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欧美市场,超过九成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已拥有一家甚至多家自保公司,并有数十年的成熟发展历史。

  然而,对许多内地企业而言,这仍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都看到,很多企业起初对自保了解不多,”香港保监局执行董事(政策及法规)刘中健在采访中坦言,“他们有风险,就去买商业保险,市场有什么就买什么。”

  因此,提升内地企业对自保的认知度,成为当前香港保监局市场推广工作的首要重点。该局市场发展组高级经理陈颖仪对此深有体会。她的团队在过去一年多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不同行业的企业“科普”自保概念。“我们见到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企业,尤其是内地的国企、民企,它们面对的风险和风险管理需要都有所不同。我们的之一步,往往是先让他们了解自保是什么。”

  据了解,目前已有来自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的多家内地企业正在排队申请或准备申请香港的自保牌照。除了早已在香港设立自保公司的大型央企外,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和民营企业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制度弹性与地缘优势

  面对新加坡、百慕大等成熟的自保市场,香港独特的竞争力何在?采访中,保监局的几位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理解内地企业需求”这一核心优势。

  “国际市场上,自保公司成立后可能倾向于将所有管理职能外包给第三方服务供应商,”陈颖仪解释道,“但我们明白,内地大型企业可能更希望用内部团队,觉得信任度更高,对机构文化更熟悉。”

  为此,香港在设计自保监管框架时,并没有“一刀切”地强制要求外包,而是提供了极大的弹性,允许企业更多依靠自身团队进行管理,监管机构则会“一步步陪伴它们成长”。这种贴心的安排,与其他离岸中心普遍采用的标准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外,香港专为自保公司量身定制的精简监管制度生效后,构成了其吸引力的基石。香港保监局一般业务部副总监赵伟洋详细介绍了三大重点:一是简化资本规定,将更低资本要求降至200万港元,远低于传统保险公司的2000万港元;二是简化披露要求;三是更大程度允许外包。同时,发牌流程已优化至三至四个月左右,审批效率显著提升。

  “我们的监管原则是‘风险为本’的,”赵伟洋强调,“虽然要求简化,但对‘人’的审核、对管理团队专业经验的要求与传统保险公司无异,确保公司有足够资本和能力承担风险。”

  更重要的是,诸多内地龙头企业选择在港设立自保公司,在于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和金融中心的综合优势无可替代。“一家内地企业真要出海,不可能只单靠一个自保公司,它需要实体业务、财资管理中心、资产管理等全方位配套,”刘中健补充道,“香港作为一个能支援不同范畴的全面成熟的市场,正是它们的更佳选择。”

  风险精准管控

  成立自保公司仅仅是为了节省保费吗?香港保监局给出了更深刻的解读。

  “省钱可能只是一个原因,但并非全部,”刘中健分析道。自保的核心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的自 *** 和灵活性。对于传统保险市场无法承保、不愿承保或报价过高的新兴风险(如 *** 安全、绿色转型技术风险),自保公司可以提供量身定制的保障方案。对于业务遍布全球的企业,自保公司有助于统一风险敞口管理,避免各地保险市场差异带来的困扰,实现全球保障策略的一体化。

  同时,赵伟洋表示,“自保公司让企业可以直接接触到再保险市场,拿到‘批发价’,也更有利于积累自身风险数据,让定价更精准。”

  尽管发展势头良好,香港自保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专业人才生态的培育是关键。目前,香港熟悉自保管理的专业机构和人才相对稀缺。香港保监局表示,希望未来随着市场扩大,能带动本地专业服务和高增值就业的发展。

  随着内地企业加快出海步伐,自保市场潜力巨大。为此,香港保监局计划从政策、推广、人才三大方向继续努力推动自保市场发展。政策上,正在研究引入如“受保护单元公司”(Protected Cell Company)等更灵活的结构,以降低中小型企业的参与门槛;推广上,将继续在内地举办活动,并发挥现有成功案例的“现身说法”效应;人才上,则积极鼓励人才流入。

  “我们不想硬性设定一个‘几年内达到多少家’的KPI,”刘中健笑言,“但我们很乐观,香港的自保发展契合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我们的角色,就是为企业提供多一个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选择,让它们出海航行得更稳、更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10月14日美股成交额前20:特斯拉最大工厂确认增产
  • 周一热门中概普涨,台积电涨7.92%,阿里巴巴涨4.91%
  • 改革开放走在前 | 汕头科创立“柱” 向“新”而行
  • 10月14日收盘:特朗普软化立场,美股周一收高
  • 国际油价13日上涨
  •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将于21日入狱服刑
  •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以重组为由裁员约550人
  • Palantir目标价获上调至215美元
  • 美国债市:期货交易表明现货市场开盘后收益率曲线将陡化
  • 博通与OpenAI签署多年10GWAI协议
  • 特朗普赴埃及主持和平峰会 敦促各国携手推进加沙和平
  • 列国鉴丨记者观察:被美国关税大棒“敲懵”后,瑞士苦觅良策
  • 布鲁克菲尔德拟以30亿美元收购橡树资本
  • 微软与软银考虑向Wayve注资20亿美元
  • 卡特彼勒将收购RPMGlobal以强化矿业软件布局
  • 摩根士丹利重申对英伟达的“买入”评级
  • 精神航空获4.75亿美元救命贷款
  • 华尔街银团募集40亿欧元助力凯雷收购巴斯夫涂料业务
  • 油价周一收复部分失地,投资者聚焦国际贸易形势
  • 特朗普周五将在白宫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 摩根大通加大对战略科技领域投资,量子计算类股票应声大涨
  • 四川泸州交警:男子驾驶车辆失控致2死3伤,排除酒驾毒驾
  • 尾盘:美股三大股指均挽回上周五大部分跌幅
  • 特朗普将于周五在白宫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 甲骨文CEO:OpenAI“当然”能承担每年600亿美元费用
  • 摩根大通承诺向美国安全产业引导1.5万亿美元资金
  • ——访法国爱和组织主席克里斯蒂娜·贝尔纳博
  • 埃及“和平峰会”开幕,以色列和哈马斯未派代表与会
  • 美联储Paulson暗示支持今年再降息两次 不认为关税导致持久通胀
  • 特朗普在以色列议会演讲称赞“中东新时代的黎明” 其间有抗议者被驱逐
  • 欧洲股市反弹
  • 泽连斯基将于周五与特朗普会面 讨论武器和能源问题
  • 加沙停火协议文件在埃及签署
  • 欧洲债市:法德10年期国债利差持稳 市场紧盯法国新预算案
  • 关税成本谁来承担 高盛预计美国消费者负担超五成
  • 科陆电子:上半年Aqua C2.5新一代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已大规模发货
  • 全球妇女峰会丨多米尼克总统伯顿:期待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学习中国经验
  • 特斯拉股价反弹,宣布上海工厂第四季度增产
  • 多瑞医药:控股股东、实控人变更为王庆太、崔子浩、曹晓兵,股票明起复牌
  • “极为令人担忧”:人工智能行业的自我投资热潮引发华尔街泡沫警报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