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丨74人身险企偿付能力全扫描,1险企未达标,1险企被重点关注,TOP10榜多为养老险企

音符科技网

  来源:观潮财经

  二季度人身险业均值继续提升。

  整体来看,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行业偿付能力数据,2025年二季度人身险业偿付能力继续提高,最近三年行业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但具体到各家险企的变动情况,有25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下降,较2024年同期增加5家。此外,综合、核心偿付能力TOP10榜中多的仍为养老险企。

  根据监管偿付能力数据核查机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将成为重点核查对象。从变化情况来看,今年二季度仅有1家,2024年同期2家,2023年同期5家。

  不过,今年Q2披露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的73家人身险企中,除华汇人寿因公司治理问题评级为C类未达标外,有33家险企为A类,39家险企为B类。其中,AA级人身险企在A类险企中数量最多,共17家,占比23%;其次为A级和AAA级,分别有8家险企,分别占比11%。其中,8家AAA级险企分别为国寿股份、友邦人寿、工银安盛、同方全球、中英人寿、中意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国民养老。 

  随着监管核查机制持续发力,险企偿付能力分化趋势会否进一步扩大?那些徘徊在监管重点关注线边缘的险企又将如何应对新一轮考验?值得关注。

  01

  风险警示丨华汇风险综合评级C,未达标

  根据最新数据,披露今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74家人身险企中,1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为华汇人寿,原因为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剩余73家险企中,除弘康人寿未披露最近一期风险评级外,33家险企为A类,39家险企为B类。

  (注:来自《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第八条)

  值得一提的是,华汇人寿虽最近一期评级为C级,但其今年二季度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分别高达2006.08%、1993.67%,均位列行业之一。对于评级,该公司报告中解释: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于2022年一季度将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变为C类。

  根据原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建立的偿付能力数据核查机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将成为重点核查对象。从变化情况来看, 2025年二季度,监管重点关注线以下有1家险企,2024年同期有2家,2023年同期有5家。

  风险综合评级方面,总体来看披露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的73家险企中,共计72家险企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达标。其中,33家险企属于A类,占比45%;B类险企39家,占比54%;有1家险企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占比1%。

  (注:统计数据为2025年Q2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的“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

  具体来看,73家披露最近一期风险评级的人身险企中,33家评级达到A类。其中,AA级人身险企为A类险企中数量最多的评级,共17家,占总数的23%;其次为A级和AAA级,分别有8家险企,各占比11%。

  其中,8家AAA级险企分别为国寿股份、友邦人寿、工银安盛、同方全球、中英人寿、中意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国民养老。 

  39家险企评级达到B类,其中BB级险企数量最多,达19家,占总数的26%。B级和BBB险企分别有10家,各占比14%。

  02

  整体丨行业连续三年稳中有升,行业差距缩小

  整体来看,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行业偿付能力数据,2025年二季度人身险业核心偿付能力继续提高,最近三年行业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注:数据来源金融监管总局官网统计数据)

  具体来看,2025年二季度人身险业综合偿付能力为196.6%,核心偿付能力为134.3%,分别较上一季度环比上升0%、1.5%,较2024年二季度同比上升10.7个百分点、18.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二季度人身险偿付能力普遍向好。平均值、中位数、最小值均较2024年同期有所上升。

  其中,综合偿付能力中位数上升15.07个百分点至219.48%;最小值上升0.02个百分点至117.95%;核心偿付能力中位数上升16.95个百分点至157.51%;最小值上升20.56个百分点至90.69%;

  综合与核心偿付能力更大值均大幅下降,前者降228个百分点至2006.08%,后者降232.32个百分点至1993.67%,行业差距减小。

  03

  综合偿付能力丨超6成达200%以上

  从观潮财经统计的数据来看,不同险企综合偿付能力数据在2025年二季度发生较大变化。总体来看,74家人身险企中,同比上升险企有4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超6成险企综合偿付能力达200%以上。

  (注:大家养老2024年Q2无同比数据)

  从变化趋势来看,2025年二季度74家人身险企中有49家综合偿付能力实现正增长,较2024年同期减少4家;偿付能力下滑险企数量25家,较2024年同期增加了5家。

  (注:大家养老2023年Q2无数据,因此2023年仅73家)

  从各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分布来看,74家人身险企中,2025年二季度仅一家低于120%;120%-200%区间的险企有25家,占比34%;200%-300%区间的险企有32家,占比43%;300%以上险企16家,占比22%。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Q2起,综合偿付能力在200%以上区间的人身险企数量已连续2年增加,由2023年Q2的27家增至2025年Q2的48家。

  与此同时,其他区间的险企数量2025年Q2较2024年Q2基本有所减少。其中,120%-200%区间险企数量变化更大,减少7家。

  综合偿付能力TOP10:6家为养老险公司

  综合偿付能力排名前10的人身险企中,6家为养老公司,4家寿险公司。其中,与2024年数据相比,养老险公司减少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6中,除华汇人寿外,剩余5家均为养老公司,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超600%。分别为人保养老、国寿养老、新华养老、恒安标准养老、国民养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327.79%、1095.23%、991.34%、782.67%、603.72%。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养老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随着业务的发展在迅速消耗中,但人保养老的偿付能力在提升,同比上升13.42个百分点。

  综合偿付能力后10:华贵人寿等3险企下降

  综合偿付能力后10的险企中,7家险企2025年Q2该指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其中,长生人寿、中华人寿、信泰人寿、弘康人寿增幅均超10%,此外,还有3险企同比下降。

  04

  核心偿付能力丨近8成上升,均超60%

  从核心偿付能力变化数据来看,其与综合偿付能力变动方向相反,2025年Q2核心偿付能力下滑的险企有所减少,近8成险企该指标上升。

  (注:大家养老2023年Q2无数据,因此2023年仅73家)

  2025年Q2,74家人身险企中有58家核心偿付能力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占比近8成,较2024年同期增加6家;其余16家险企核心偿付能力则有所下滑,较2024年减少5家。

  (注:大家养老2023年Q2无数据)

  具体至各区间来看,2025年Q2披露偿付能力的人身险企中未出现核心偿付能力低于60%的;不过60%-150%区间的险企数量相较2024年同期大幅减少,数据来看大部分险企该指标提升进入150%以上区间,达43家。

  值得一提的是,150%以上区间的险企数量在2023年-2025年连续2年二季度增加。其中,150%-300%险企数量相较2023年大幅增加21家。

  核心偿付能力TOP10:平安健康等4险企上升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TOP10榜单与综合偿付能力该榜单大致相同,前十名中六席被养老险公司占据。另有3家寿险公司,1家健康险公司。  

  与综合偿付能力TOP3一致,核心偿付能力前6中,除华汇人寿外,剩余5家亦为人保养老、国寿养老、新华养老、恒安标准养老、国民养老。

  此外,TOP10榜单中,有6险企同比下降,仅人保养老、三峡人寿、友邦人寿、平安健康4险企同比上升,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6.27%、244.84%、9.59%、14.48%至1279.07%、393.93%、287.82%、282.67%。

  核心偿付能力后10:幸福人寿等9险企上升

  与综合偿付能力后10类似,核心偿付能力后10中同比上升的险企也占大多数,共9家。其中,爱心人寿升幅更大,增加40.46个百分点至110.59%,成功破百。

  总体来看,2025年二季度在监管及机构的多方努力之下,人身险行业偿付能力出现回升。不过,随着市场状况的不断变化,未来行业偿付能力压力将迎来较大挑战。

  附:2025年Q2人身险企综合偿付能力排行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苹果公司达成F1赛事转播协议
  • “不要国王”抗议活动再起 反特朗普示威者席卷美国
  • 特朗普称美军摧毁一艘“载有毒品”的大型潜艇
  • 俄一家火药厂爆炸导致3人死亡
  • 伊朗谴责以色列违反加沙停火协议
  •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办——中国学,也是世界的(环球热点)
  • 哈马斯称停火后不参与加沙地带治理相关安排
  • 新闻调查丨领跑全球!解锁杭州“六小龙”崛起背后的创新密码
  • 专访丨中国减贫成就为全球妇女赋权提供绝佳范本——访联合国妇女署阿拉伯国家区域主任杜赖德
  • 【一镜瞰延安·AI海报】吃过这些美食,才算来过延安
  • 香港青年宿舍里的逐梦者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货通天下若比邻
  • 好评中国丨延安文艺:扎根大地的时代精神火炬
  • 行走江河看中国|横断山脉有“乾坤”!白鹤滩水电站究竟厉害在哪里
  • 泽连斯基:特朗普未明确拒绝向乌提供“战斧”导弹
  • 一线观察:“关门”已三周美国政府“停摆”进入“持久战”
  •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拉法口岸将暂时不开放
  •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多哈举行会谈,讨论延长停火等议题
  • 拉法口岸即将重新开放,20日起准许人员通行
  • 日媒称高市早苗几乎确定胜任首相
  • “中国天眼”首次捕获恒星黑子区射电暴信号
  • 沙漠点绿成金——“沙漠银耳”循环产业,综合效益倍增
  • 古特雷斯警告:联合国面临破产危机!提议将人员编制削减18.8%!美国是最大欠费国,拖欠超30亿美元
  • 张思南:美方极限施压引火烧身,中方精准打击美软肋
  • 伊朗外交部:伊核协议限制条款已到期终止
  • 成都小米SU7车祸后续!死者家属征集这些人线索
  • 男子疑站台抽烟错过车,12306回应:应立即联系工作人员,勿追赶拍打车门
  • 杨元庆发文悼念杨振宁:您的人生,是一个圆满的大圈!
  • 达卡国际机场货站火灾致机场航班暂停
  • 【决胜“十四五”】城市更新:绘就宜居城市新画卷
  • 北邮建校70周年:发布UNETS未来学习中心
  • 郑丽文接掌国民党主席,卢秀燕弃选陷困,党内危机怎么解?
  • 郝龙斌为什么输给郑丽文
  • 陈和生院士追忆杨振宁:两项贡献是上世纪物理学基石
  • 胡锡进:虽然郑丽文年轻时支持过“台独”,但她的政治观点在后来得以重塑
  • 赛旅融合赋能新城发展,第17届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正式开幕
  • 中信证券:重视钴和稀土的战略配置机遇
  • 湖南将发放1亿元消费券
  • 人类巨星陨落时:逝去与重生,杨振宁的三个面孔
  • 达博征服“皇后赛段”,环广西世巡赛竞争白热化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