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南通站,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足球氛围。
出租车司机说,“今天有苏超,你是来看球的吗?”在路边餐馆吃饭,老板娘问客人,“票是怎么买到的,听说现在改成抽签了?”路边等红绿灯,一旁的电动车上,两人激烈地讨论着南通队如何顺利夺冠……
当晚的比赛还没开始。位于长江之畔的南通长江体育公园内,一场业余联赛正在进行,场上的球员针锋相对,场边的观众呐喊助威。还有三三两两在江边散步和露营的人们,以及卖力吆喝的小摊小贩,再远处,便是长江巨轮的汽笛声声。
往南通队主场,也就是被誉为“南鸟巢”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方向走,就更热闹了。成百上千身穿南通队红色战袍的球迷开始集结,附近商场的“第二现场”大屏已经就位,体育场内的音乐和呐喊声由远及近扑面而来。

南通体育会展中心 本文图均来自 “南通发布”微信公众号
走进体育场,灯火如昼。南通队结束热身,披挂上阵,最终在31996名现场观众以及场外百万南通人的支持下,2:1力克苏州队,豪取九连胜。
这里不是马德里,不是慕尼黑,而是南通。
一
总有人说南通派出了“专业队”出来踢,对于其他球队来说是“降维打击”,不如说,背后是南通长期深耕青训、厚植足球土壤的成果。
南通解题有法。
校园足球方面,南通从2012年开始举办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除市级总决赛外,各区县级平均每年组织开展1840场比赛,共1140支队伍参赛,共计13860人参与。
南通市教育、体育两部门共同成立了“校足办”,推动实现了足球运动员小学-初中-高中整建制升学,上百名足球运动员被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有效破解“十二岁退役”的尴尬。
近年来,南通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各年龄段足球队在省级比赛长期位列前三甲。2024年省长杯和省精英联赛中,南通前三名队伍数量居全省之一。
2025年,南通二中女足和海安博文高中男足,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最终获得全国第五和全国第六,创下了江苏省高中男女队在该序列赛事中的历史更好成绩。
以校园足球为基础,南通职业足球的蓬勃发展就是水到渠成。近年来南通有40多人次进入各级别职业俱乐部参加中国职业联赛,80多人次入选中国足协各年龄段国字号集训队。南通支云一度上演“黑马逆袭”杀入中超,目前征战于中甲联赛;海门珂缔缘堪称“中国的阿贾克斯”,以青训起家,目前征战于中乙联赛。
二
事实上,不只是足球,南通一直是远近闻名的“体育之乡”。
就在南通队主场力克苏州队同一天,南通名将石宇奇在202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以2:1击败上届冠军昆拉武特,运动生涯首次登上单打世界冠军领奖台,个人运动生涯世界冠军数上升到7个。
据统计,南通迄今已涌现出包括陈若琳、黄旭等名将在内的7名奥运冠军和17名世界冠军,去年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奥运后备人才建设城市。如果体育也有百强城市排名,南通一定位于前列。

陈若琳等南通籍运动员亮相“南鸟巢”
而且,南通“体育基因”到了释放潜能的时候。
过去,“体育之乡”是让南通市民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更多时候停留在口头和纸面;而如今,这样的基因开始真正深入市民和城市的肌理。
随着物质需求逐渐饱和,精神需求迎来爆发,以体育为代表的休闲经济将成为主流。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休闲经济规模将占全球GDP的30%。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如何提供情绪价值、如何发展休闲经济将非常关键。其中,包括城市个性塑造、服务体验提升、文化魅力展示等多个方面,以及如何构建居游并举、主客共享的社交空间与情绪空间。
体育正是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可以说,南通解题有优势。
一方面是竞技体育。几个月来,苏超在南通掀起了足球狂潮,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教师还是工人,老人还是小孩,足球成为了他们共同的谈资和信仰;从南通大学体育场,到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如皋基地,再到“南鸟巢”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以及遍布全市各地的“第二现场”观赛点,观赛氛围和体验也在一步步得到提升。
南通人对于足球,对于体育的热爱是拦不住的。正所谓,“全域即主场”: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当然,南通到现在还没有输过。
竞技体育的全面开花,提升了南通的城市荣誉感和向心力,也充分撬动了南通的“吃住行游购娱”。甚至,对于南通周边的上海人和苏州人来说,“去南通看场球”,已经在周末出行清单中。
8月31日,南通队主场比赛日,全市共接待游客78.1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4.3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43.1%和41.5%,较上一个周日也提升35.9%和32.4%。其中,来自上海的游客达12.3万人次,苏州方向游客更是同比激增209.3%。
另一方面是群众体育。体育既属于赛场上的明星,更属于万千普通人。在南通,体育的气氛越来越浓了,设施也更齐全了,市民可以运动的地方更多了。
就比如8月30日开园的南通长江体育公园,被称为“长江畔最美球场”,集足球比赛、运动健身、生态休闲于一体,市民或游客既可漫步江畔欣赏风光,也可体验亲子游乐,或在球场上纵情飞奔。

南通长江体育公园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南通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十四五”初的2.92平方米提升至4.61平方米,增幅全省领先。全市已建成各类体育公园150余个,健身球场4000余个,健身步道4500多公里。“去南通踢场球”,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
除了有法、有势,南通解题还有心。
对阵苏州的赛前,“南鸟巢”三万多个座位上,球迷赛事包已经被整齐放置,里面不仅有助威服、助威棒,还配备了南通文旅手绘地图、纸巾和消肿止痛酊,贴心的程度让不少观众感到惊讶。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当天,体育场周边的地铁站,以及体育公园等地均配备了接驳车,提供免费接驳服务。不少企事业单位主动开放停车位,南通本地市民也尽量选择绿色出行,将车位让给远道而来的球迷,尽显待客之道。
为了提升球迷的体验感,南通多个商户为球迷提供了折扣福利,有的商户延时闭店,有的甚至延迟到了凌晨三点。
另外,自苏超开赛以来,南通文旅部门也持续为客队球迷提供专属旅游路线,并推出一系列免票优惠措施,备受好评。
南通市人社局还借助苏超的强大号召力,在赛场周边的热门商圈设置了 *** 点,打造“流动引才综合体”,实现找工作与逛商圈、看球赛“无缝衔接”,让来通以及在通青年人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南通的城市魅力与发展机遇。
一直在低调解题的南通,无疑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更值得人们期盼的,是这份高分答卷背后,南通这座城市不断向上的想象空间,以及宠辱不惊的沉稳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