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规范教辅进校园,如何疏导家长的公平焦虑

音符科技网

9月3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5年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有关问题的解答。针对是否有规定要求“严禁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广东明确,不存在不允许学生个人自带学习材料进校园问题,学生如学有余力,可根据自己学习需求携带自购的相关学习材料到校。

适逢开学季,之前曾网传“深圳全面封杀教辅”,引起广泛关注。深圳教育局已发布“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发放教辅材料的说明”,称按上级要求和惯例,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辅材料由各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一科一辅”的原则,在《深圳市2025-2026学年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辅材料及教学资源选用目录》中自主选择、统一征订、免费发放。

广东省教育厅做出的有关“教辅进校园”解答,是对此的进一步澄清。值得思考的是,教育部门规范教辅管理,怎么就变为舆论场上的“全面封杀教辅”?除了一些自媒体炒作外,还有家长存在的“教辅公平焦虑”。规范教辅管理,必须疏导家长的“教辅公平焦虑”。

规范教辅进校园,主要治理的是教辅资料进校,由学校学科老师推荐给学生,强制或变相强制统一购买,可能存在利益输送违规、腐败等问题。基本的原则是,“一科一辅”、“免费提供”,避免教辅过多过滥,增加学生作业负担,也减轻家庭的购买教辅材料的支出,由学校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

对教辅出版商来说,传统的进校销售途径就基本被“封杀”了。最多只有少数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会统一购买教辅免费发给学生,大部分学校会从教辅资源共享平台下载(打印)分发给学生。这或许是规范教辅管理,被解读为“全面封杀教辅”的一方面原因。

但实施“一科一辅”“免费提供”,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免费提供的教辅资料质量如何?在一些家长看来,免费并不等于高质量,如果没有经费支持研发团队研发,免费提供的教辅可能就是鸡肋。

其二,家长完全可以从校外渠道购买教辅给孩子使用,此前有自媒体渲染“全面封杀教辅”,家长就质疑,带自购教辅进校,还要检查吗?在家里使用自购教辅,教育部门与学校管得着吗?如果学校免费提供的教辅质量不高,就可能出现家长纷纷给孩子自购教辅材料,并担心孩子的“教辅装备”不如同学的问题。

其三,严格的教辅进校园管理,有可能加剧家长对校外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的需求,机构会利用这一“契机”,向家长推销培训课程以及自编的教辅材料。

这是规范教辅管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广东省教育厅已经澄清,政策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向小学生推荐、统一征订或 *** 任何教辅材料(免费提供的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教辅材料。不存在不允许学生个人自带学习材料进校园问题,学生如学有余力,可根据自己学习需求携带自购的相关学习材料到校。这消除了家长对自购教辅的疑问。

事实上,由学校老师给学生推荐教辅,也曾是家长提出的需求。家长们认为,与其让每个家长自己给孩子购买教辅,为选教辅头疼,还不如由学校老师推荐,这样既可以保障质量,还避免学生间的攀比、竞争。但学校老师给学生推荐教辅,因存在利用职务之便把推荐变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的问题,这又遭遇投诉。

就此看,禁止教辅进校园销售,可以一定程度解决学校、老师强制购买教辅的问题。但是,如果家长的“教辅公平焦虑”不能有效疏导,部分学校在经济利益与追求提升学生成绩的驱动下,就可能悄悄给家长推荐教辅,由家长自己去相关出版社、店铺购买,或者以家委会的名义,组织学生“自愿订购”。

这就和推进高中“双休”一样。高中“双休”是规范办学、保障学生休息权利的措施,但是,在推进一段时间后,一些地方的高中遭遇阻力,原因是家长反对,抱怨孩子回家很难管,就是打游戏,再就是增加家庭的校外培训负担,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班,实施高中“双休”,并没有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效果。

教辅进校园的乱象,当然要治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既要抓规范办学,又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一方面,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控 *** 业量。一些学校老师给学生布置超量、超纲作业,或者直接利用某本教辅材料布置作业,家长也就不得不给孩子购买教辅。对于学校老师违规布置作业,以及违规强制购买教辅,要加强督导、追责。

另一方面,必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难以减轻的根本原因,是中高考用考试科目总分、排序进行评价、录取,学生为获得更高的分数,就得卷学业,教辅和校外培训,都只是卷的工具与手段。

现实中,有的中小学生家长以“宁滥勿缺”的心态对待教辅,原因是担心“你有我无”“万一漏掉某道题没练到怎么办”。只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给学生提供多元成长选择,如广东今年在中考中推进职业教育中本贯通项目招生,就吸引了不少学生选择。这对于缓解家长的焦虑,破除学生的学业内卷,才有更大的实际价值。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举行
  • 贾国龙称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罗永浩发微博@贾国龙
  •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伏羲智库创始人李晓东:海南是数字新青年的星辰大海
  • 阿布扎比石油巨头旗下资产大腾挪 出海旗舰XRG投融资能力获强化
  • 以淞沪会战为起点,茅奖得主柳建伟长篇《钱塘两岸》首卷出版
  • “十四五”期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7900多万件
  • 徐坚评《厚土无疆》|十二座墓葬,早期中国文明的一场壮游
  • 日本关东地区遭遇强降雨局部发生断电事故
  • 银保渠道,挥别“代销”?
  • 未用完的子弹、战士的头盔这些抗美援朝烈士遗物令人动容
  • 巨星传奇盘中直线冲高,一度涨超22%,与宇树共同打造的“巨星狗”即将亮相
  • 半年报创新高的海天味业还不能高兴太早
  • 罗永浩再回应与西贝争议:我不反对预制菜,终极诉求只是让消费者获得知情权
  • 日本关东地区遭遇强降雨,局部发生断电事故
  • 传统商场改城市奥莱:品牌资源和买手体系是转型关键
  • 独家视频|“巨星狗”将首次公开亮相,由巨星传奇和宇树科技共同打造
  • 哔哩哔哩-W盘中涨近5% 机构看好AI加持下公司业务成长空间
  • 游客称“5片卫生巾卖15元”定价不合理,上海迪士尼:已调整为每包7元
  • 家人之间的和谐,有细思极恐的地方|《家庭简史》导演专访
  • 方舟健客早盘涨超14% 公司与信达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 穿越台湾海峡福建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 静安消防通报:一单位灶台发生火情,无人员伤亡
  • 扬杰科技拟22亿元溢价收购贝特电子:后者去年IPO撤回,曾被问询有无拼凑上市
  • 中国田径从“新”出发,东京世锦赛看点纷呈
  • 前7月乡镇接待费2100元?“零接待”让公务差旅回归务实
  • 消费维权有门道:按场景选对渠道更高效
  • 8月通胀巩固美联储下周降息预期,幅度大概率为25个基点
  • iPhone Air在华发售延期,苹果回应
  • 能否赶上美联储下周议息会议?美参院就米兰理事提名表决时间定了
  • 人民法院将有力有效治理网络暴力、诬告陷害等社会不良现象
  • 广东陆丰一学校众多学生就医:均已出院,正进一步调查
  • IPO募投项目业绩没达承诺,优刻得实控人自掏腰包补偿6017万元
  • 消费维权怎么操作?常见投诉流程梳理
  • 梧桐树下写代码、咖啡馆里聊技术,这家民企如何从上海走向全球?
  • 固态电池概念股走低,天际股份逼近跌停
  • 有色金属领涨两市!多重利好驱动,北方铜业等4股涨停,有色龙头ETF(159876)拉升3%刷新阶段高点!
  • 四川两名17岁男生开学前进入缅北,微信发“我快死了,快救救我”,同学以为开玩笑
  • 关税火上浇油!美国超市货架上的“涨价之王”:咖啡
  • SK海力士新一代芯片取得突破 股价创历史新高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