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轮国补落地,“药”不能停?

音符科技网

能增加销量去库存总归算是好事。但是,高度依赖补贴的消费增长产生并不能稳定改善预期,有明显的 " 药物依赖 " 副作用。

撰文丨关不羽

2025 年 9 月 1 日,国家消费补贴政策(简称 " 国补 ")" 续杯 "。第三批 690 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已全额下拨至各省。这场覆盖家电、数码、汽车等全品类的政策红利将持续至 12 月 31 日。

国补 " 续杯 ",是提振中国经济的灵丹妙药,还是为特定产业续命的药不能停?

01

2024 年 3 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 两新 " 政策正式启动。同年 7 月推出了 " 两新 " 的配套资金方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 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 " 两新 ",其中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各 1500 亿元,统称为 " 国补 "。

虽然文件标题中没有点名,但从 " 国补 " 名单看,发力方向是清晰的,就是家电(含数码产品)消费和汽车消费。可以这样理解 " 两新 " 的政策目标:" 小目标 " 是为受制于需求不足的两大产业纾困;" 大目标 " 则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 药效 " 最明显的是家电消费。2024 年,国补出台前的 1 — 7 月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规模为 4722 亿元,同比下降 4.3%。8 月份后,政策发力后持续增长,12 月达到 *** ,同比增长 23.4%。靠这波第四季度的 " 翘尾 ",2024 年全年的家电消费比 2023 年增长了 12.3%。头部厂商的业绩也均有明显改善,美的、海尔、格力 " 三巨头 " 的净利润都有同比两位数的增长。国补确实为家电企业制造了一场 " 小阳春 "。

相比之下,国补对汽车消费的拉动作用,只能说是一言难尽。

2024 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量达 2290 万辆,同比增长 5.5%。不错的增长表现也算是打破了这几年汽车市场的冷寂。但是,价格战的硝烟 " 卷 " 走了大半的行业利润。以价换量、增量不增收,依然是汽车产业的痛点。

图 / 图虫创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4 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4 年乘用车经销商零售总额达 4.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这区区 2 个点销售额增长,却是以大幅打折换来的。2024 年乘用车成交价为 20.4 万元,同比下跌 1.3 万元,市场折扣率高达 17.6%。再加上 1.5 万元至 2 万元的以旧换新置换补贴,2024 年中国汽车打了一个史诗级的大折扣。

因此,销量增长意味着亏损扩大。据业内测算,如果以 2023 年的新车销售折扣水平计算,2024 年车市价格战导致乘用车零售市场损失 1956 亿元。真是越补越亏。

综合而言,国补对家电产业的确是一副立竿见影的补药,汽车产业却是 " 虚不受补 "。

这种差异其实也不难理解。家电消费市场的总规模不过万亿有余,几百亿国补足够 " *** "。可是,汽车消费市场的总规模高达三四十万亿,百亿、千亿的补贴能掀起多大浪花?

微观层面上也是如此。搁在购物车里 " 种草 " 的家电产品,打个百八十的折,就足以改变消费决策。十几万、二十万的购车决策,却不是一两万的补贴能轻易改变的。所以,汽车经销商还得补上 " 折上折 ",才能打动消费者,以完成政策发力推高的销售目标。

汽车国补与其说是鼓励了汽车消费,不如说是变相鼓励了 " 价格战 "。本质上还是降价去库存的以价换量,该怎么卷还是怎么卷。行业的整体处境并没有因为国补而改变,只不过一部分 " 内卷 " 成本通过国补转嫁给了财政,由纳税人埋单。

当然,能增加销量去库存总归算是好事。但是,高度依赖补贴的消费增长产生并不能稳定改善预期,有明显的 " 药物依赖 " 副作用。

02

国补助力下,今年上半年的家电消费和汽车消费均出现了 10% 左右的同比增长。然而,随着 6 月份多地暂停发放补贴,增长势头戛然而止。汽车消费市场尤为明显。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 7 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 183.7 万辆,同比增长 6.9%,但环比下降了 11.9%。

同比增长 6.9%,很大程度上是去年 7 月市场坐等国补政策落地的低基数效应,环比的 11.9% 下降却是实实在在的 " 打回原型 "。

家电行业的销售预期也和国补深度绑定,业内人士对下半年市场并不乐观。8 月份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5 全年零售额同比预计仅增长 2.4%,其中第四季度预计同比下降 8.6%。显然,业内人士也被 6 月份多地 " 停药 " 的风向变化 " 吓 " 到了。

国补一年," 药效 " 明显。但是持续使用 " 强心针 " 并没有让市场预期真正安心。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让市场信心化为乌有。这也是靠补贴稳消费的副作用。不稳定的预期总是让市场心态打摆子,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有羊毛就今天薅。所以,补贴资金的利用效率总是会因为市场投机心态加重而大打折扣。补贴一出,乱象横生。诸如先涨后补的吃两头、"0 公里 " 二手车的骗补操作,都被媒体曝光。

图 / ***

短期行为泛滥,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补贴政策是 " 人造水源 ",拼的就是手速。

国补的资金来源是长期国债,债可以长借,但终归是要还的。国补的资金渠道是财政,财政局的门是长开的,但政策发力的方向是多变的。

这几年的财政形势,众所周知,无需赘述。

可是,财政的任务清单又很长,既要稳消费,又要稳民生,还要搞基建。十锅九盖,总是要闪转腾挪的。来自财政的 " 人造水源 " 的开关随时可能关闭,并不是稳定的源头活水,又谈何稳定市场预期?

6 月份多地 " 停药 ",本来也算不上意料之外的突 *** 况,仅仅是补贴资金两个月的档期缺口罢了,就造成了明显的信心动摇。这不是典型的 " 补贴依赖症 " 吗?吊瓶一挂,满面红光。针头一拔,萎靡不振。可不是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国补及时 " 续杯 ",稳定了市场心态。但是,即便 " 再来一针 "," 药效 " 也难以持久。消费补贴是有边际效应的,长期 " 药效 " 不可高估。家电更新周期四到五年,汽车更新周期十年左右,对应的消费周期不会因为补贴政策的 *** 而改变。无非是本来打算明年换的,看在补贴的面子上提前几个月罢了。这并不是真实的消费增长,而是透支了未来的消费需求。因此,随着补贴的持续," 药效 " 会逐渐减弱。

当然,可以通过扩大补贴的范围延长 " 药效 "。今年上半年的国补范围就扩大到了苹果,刚出台的 " 续杯 " 政策又扩大了清洁类家电、安全生产设备等品类。但是,候补名单不可能无限扩大,补贴的资金也不可能无限增加。归根结底,补贴不是补药,而是江湖救急的强心针。

药不能停,但长期用药的 " 药效 " 不可期待。

03

毋庸讳言, *** 补贴在中国经济领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新能源车产业,曾经的补贴生产大户,到如今的补贴消费大户,全程呵护,却成了 " 药不能停 " 的首席病号。其中的因果,应该反思。

对新能源车产业的大力补贴,是造成产能过快增长的主要推手。十年前造一辆贴两辆的豪横,正是今天全行业秋风瑟瑟的祸端。补贴出的巨大产能,又要通过补贴提销量去库存。多少真金白银砸下去,还是没能打造出具备造血能力的健康产业,令人唏嘘。

图 / 图虫创意

家电产业的情况虽然要好一些,但是基本逻辑也类似。十多年前 " 家电下乡 " 的消费补贴,导致过剩产能未能及时出尽。十多年后,需求不足的困局再现,也得靠补贴续命。

产业政策的信奉者相信 *** 补贴能引导市场主体做出更理性的判断,现实却是事与愿违。补贴生产,本质上就是 *** 代替市场做出投资决策;补贴消费,则是 *** 代替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补贴生产制造了产能过剩的包袱,又不得不靠补贴消费负重前行。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这真的 " 理性 " 吗?

两新政策推出的国补,就是为昔日补贴生产的产能堆积埋单。但是,补贴改变不了长期市场预期,只会造成 " 药物依赖 "。补贴也改变不了产业格局,该卷的还得卷,甚至在补贴 *** 下变得更卷。可是,不补还不行。猝然戒断,香消玉殒。没有真实需求的过剩产能土崩瓦解,造成的后果难以承受。

因此,国补 " 药不能停 "。只能期待以时间换空间,为排雷争取到更大的腾挪空间。然而,付出上千亿的代价为问题产业争取到解决问题的时间,真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不能解决问题,补贴制造的问题产业又将何去何从?

至于靠补贴 *** 消费的宏观目标,更不可期待。国补一年,上千亿的资金投入,消费提振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国补实际上是 *** 财政的二次分配,无非是蛋糕切给谁的上下其手,并不是做大蛋糕的真实增长。为了薅补贴的羊毛买了冰箱,少不得省几个月的下馆子钱,此消彼长可不会拉动多少消费增长。

总之,国补政策是江湖救急的非常举措,终非长久之计。中国宏观经济的提振,靠补贴是补不出来的。还是要正本清源,克制干预冲动,结束政策信仰,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官方通报“锦州经开区一厂房发生火灾”:明火被扑灭,无人员伤亡
  • 上海痴呆老父亲起诉女儿分房产,继母竟在背后操盘,偷偷转走上百万元
  • 外界猜测这月降息!白宫今日开始面试美联储主席候选人
  • “服务器崩了”!新问界M7,预售1小时小订破100000台……
  • 快讯: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触及涨停 创上市以来新高
  • 格力市场总监朱磊:“格力对于可能面对的压力是有准备的”
  • 马斯克称美国隐形轰炸机已不适应AI时代的战争
  • 小组出局创历史最差战绩,西班牙男篮脸都不要了?
  • 韩国称将加快与美国的后续贸易协议谈判
  • 万达集团所持94亿元股权被冻结,并被执行6664.66万元
  • “最快女护士”被解雇?医院给出最新回应,媒体:网友想全方位毁掉她
  • 特朗普晒与普京合影
  • 快讯:指数午后震荡上行 创指涨超4% 北证50涨近5% 超4400只个股上涨
  • 新浪财经APP:全球股指资讯与分析平台
  • 抖音电商公布带货视频锚点违规案例
  • 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邀泽连斯基来莫斯科谈判,而非投降
  • “东北药茅”失色:长春高新主业失速、二线溃败,新故事何在?
  • “药茅”片仔癀十年增长神话终结 多元化战略步履维艰
  • 奢侈品虚假抢购、AI专家虚假宣传……一批直播电商违法违规案例公布
  • 1元转让股权、5折出售债权!惠达卫浴“断臂求生”
  • 一场罕见的聚会,特朗普要钱成功
  • 普京称将对中国公民免签,去年中国赴俄游客同比增长2.2倍
  • 为什么新浪财经是一款好用的债券资讯APP?与其他主流平台有何差异?
  • 普京称将对中国公民免签,俄罗斯游客最青睐三亚、张家界等地
  • 东坡之眼:苏轼的艺术精神与绘画世界
  • 哲学新书联合书单|当一切命中注定,我们还要勇敢吗?
  • 上海第七批集中供地收金111亿元:普陀宅地单价记录两个月内再度刷新,两家民企首次入沪
  • 内地卖淫团伙头目向境外汇款,被瑞银前高管私吞1.3亿港元,“在伦敦买楼,还登记了6辆豪车”!法院判了
  • 光伏行情“反内卷”,多个上游品种涨价,光伏板块迎来活跃行情,通润装备、西子节能领涨,题材产业链整理
  • 苹果上财年印度销售额据悉达到创纪录的90亿美元
  • 地产迈入新周期:中国金茂的“焕新”与“谋篇”
  • 新易盛成交额达200亿元,现涨超7%
  • 感受痛苦吧——“痛文化”的编年史与现象学
  • 拿出近七成资金做果汁,“西北啤酒王”兰州黄河“豪赌”饮料业务,上半年净利润几近“腰斩”
  • 他信离开泰国,分析人士:他是否回国或取决于谁是泰国新总理
  • 贵金属板块震荡反弹,西部黄金涨停
  • 国盛金控总经理辞职
  • 培育钻石板块午后拉升,国机精工涨停
  • 74亿元,“抄底”
  • 花旗中国:随着个人银行业务关闭,不再作为中国银联成员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