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合规下中小微企业的两难选择:员工权益与企业生存,如何两全?

音符科技网

文 | 流萤

2025 年 9 月 1 日起,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任何 " 不缴社保 " 的约定均属无效,劳动者有权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事实上,这并非法律层面的 " 新规 ",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早已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此次《解释(二)》的核心作用,是进一步重申违法后果、统一各地法院的裁判标准,解决此前同类劳动争议 " 同案不同判 " 的问题。即便如此,《解释(二)》仍在中小微企业群体中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不安。江西赣州打印店经营者邹林的选择,正是无数小微企业困境的缩影。

就在新规实施前几天,邹林辞退了店内仅有的两名员工。

邹林的打印店是一家典型的家庭式小微实体。他和妻子两人基本全年无休,24 小时待命,再加上两名月薪 3000 多元的员工,四人勉强撑起店铺运转。一年忙到头,店铺净利润仅十万元左右,基本等同于夫妻二人的辛苦工钱。

今年生意本就不景气,邹林早已在犹豫 " 要不要继续经营 "、" 要不要辞退员工自己干 "。而司法解释(二)的出台,成了压垮他的 " 最后一根稻草 "。

此前,他不仅没给两名员工缴纳社保,就连他们夫妻俩也未缴纳。若现在按规定为员工参保,意味着要在现有工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笔支出,店铺将几乎无利可图;如果从员工工资中扣除,员工到手收入明显减少,他们也不愿接受。

" 我也很难 ",邹林无奈表示。辞退员工后,他打算先靠夫妻两人支撑一段时间。若实在忙不过来,再考虑雇 *** 人员。尽管店内客源并不算少,但在微薄利润面前,他只能选择收缩求生。

邹林的困境并非个例。随着《解释(二)》正式实施,越来越多中小微企业主陷入合规与生存的两难。这让很多人追问,更高法为何选择此时出台这一解释?

事实上,更高法在新闻发布会上已明确回应:" 近两年来,竞业限制、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纠纷等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亟需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简言之,正是由于社保相关纠纷增多、各地判决尺度不一,才需要通过司法解释明确规则,确保 " 同案同判 "。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既然 " 不缴社保约定无效 " 是法律早已明确的原则,且需劳动者主动 *** 才会触发,为何中小微企业仍普遍感到压力?

答案可能不在法律合规本身,而在劳资双方基础的信任机制已受到挑战。过去,部分小微企业能依赖 " 劳动者不主动 *** " 的默契,维护 " 不缴社保 " 的灰色操作;但如今,随着司法标准不断明确,劳动者的 *** 意识逐渐提升,即便只是个别员工提起仲裁,企业都可能面临经济补偿、社保补缴等多重成本,甚至影响声誉。与其赌 " 员工不会告 ",不如主动合规以规避潜在风险。

然而,这一理性选择的背后,折射的正是广大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生存现实。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及地方税务部门的公开统计数据,我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市场主体中占比超过 90%,吸纳了约 80% 的就业人口,是中国经济的 " 毛细血管 "。但《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 2024》所呈现的数据却令人警觉:仅 28.4% 的企业在社保缴纳基数上完全合规,超过七成企业存在不缴、少缴社保等现象。当 " 灰色宽松 " 状态被逐渐打破,这些本就利润微薄的市场主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 吃过亏 " 的模具厂主:年吞 40 万利润,咬牙全员参保求生

郑军在广东东莞市经营着一家小型模具加工厂,雇有 40 多名员工。随着 9 月 1 日更高法《解释(二)》的正式实施,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 目前人力成本已经占到营收的 30%,现在还要继续往上加。" 他仔细算了一笔账:厂里员工基本都是技术工,月薪普遍在一万左右,如果全部足额缴纳社保,每人每月公司约需多支出 700 多元,全厂每月人力成本预计增加 3 万元,一年下来就是近 40 万," 这差不多吞掉我们利润的 10%。"

其实,这已不是郑军之一次面对社保带来的困扰。2021 年,他就曾因一名员工主动要求 " 不缴社保、折现现金 " 而吃了亏。" 那会儿没多想,厂里缺人,员工的要求只要不太过分,我都尽量满足,就答应了。" 没想到该员工事后反而告发他未缴社保,最终赔了好几万。后来他才知道,这名员工用同样手法 " 骗 " 过好几家厂。" 从那以后,我对员工自愿不买社保这事儿,心里就有了疙瘩。"

也正是那次教训,让郑军开始为几乎所有员工缴纳社保。如今新员工只要做满三个月,就会给他们参保,但并非按实际工资足额缴纳,而是普遍按东莞市更低标准执行。" 足额根本交不起,这边大多数企业都是这样操作的。"

新规出台后,目前厂里约 9 成员工已缴社保,但仍有少数人明确表示不愿参保,郑军也不敢强求。" 前两天就有一位老技术工跟我说:‘你要是给我买社保,我明天就离职’。" 郑军显得很无奈," 模具机台一开就是在烧钱,停一秒亏一秒,他要是真走了,我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熟手顶替,损失可能比社保支出还多。有时候,我也只能顺着他来。"

《解释(二)》出来后,郑军也经常跟同行交流这个话题,大家都担心成本持续增加让企业难以维持。" 像我们这样的小厂,贷款回收本来就不稳定,很多都是三角债,有时客户拖欠三五个月才结款。如果现在全部足额缴纳社保,现金流会更加紧张,一些企业可能真的撑不下去。当然,对于有竞争力、利润稳定的企业来说,足额缴其实没问题。"

尽管压力重重,郑军并没有选择逃避," 既然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所有员工都要参保,那就都给买,只能咬着牙维持,走一步看一步。"

郑军理解政策保护劳动者的初衷,也明白社保对员工长远保障的重要性。" 万一真有员工在厂里受伤,或者发生意外,企业的赔偿压力更大。有社保作为兜底,其实也帮企业减轻了经济负担。长远来看对双方都好,所以我还是支持给员工买社保的。" 但他同时也希望,政策能更多体谅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 每个月每人一千多元,对我们这种贷款回收都不稳定的厂来说,是真的吃力。"

谈到对未来的期待,郑军笑了笑,语气里带着点自嘲:" 以前总说劳动者是弱势群体,但现在有时候觉得,我们这些小厂才是弱势的。" 他最实际的诉求,是能降低企业的社保缴费比例。停顿了一会儿,他又补充道," 但不管怎样,依法办事总是对的。我只希望能坚持下去,也希望员工能够理解。"

合规减员还是无视?多肉培育老板的观望:" 先看看执行力度 "

与郑军的主动为员工缴纳社保不同,云南多肉培育基地老板老罗选择了观望。

自 8 月 1 日司法《解释(二)》发布以来,他就一直关注着政策的落地执行情况。" 如果社保接下来真的要严格按法律执行,我的成本肯定扛不住,最后只能减员。" 老罗说到。

老罗的基地规模有 140 多亩,但员工从两年前的 50 多人缩减到了如今的 21 人," 估计明年还要继续减 "。他雇佣的员工多为 45 岁以上的阿姨,月薪约 4500 元,在他看来,若再为每人足额缴纳社保,本就薄利的基地将难以为继。

" 这行利润本来就很薄,近几年更是内卷得严重,线上平台低价竞争越来越激烈,根本赚不到钱。"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谭威对腾讯财经表示,根据司法《解释(二)》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老罗也担心会有员工依*,但他也无奈," 现在已经到 9 月了,但是我还是没有给员工缴社保,我想先看看 9 月的执行情况,若必须严格执行,下个月就准备减员。" 谭威律师也指出,这种情况看似 " 暂时无事 ",却隐藏着严重的法律风险。

" 我现在还能正常给员工发工资已经算不错了,周边不少企业甚至工资一拖就是半年。" 老罗又补充道,部分员工其实也自行参加了新农合,但这也并未缓解他的焦虑。在激烈内卷的市场环境下,他觉得如果社保合规成为强制要求," 还不如辞退员工,自己做个体户。"

工资拆分下的博弈:员工反对,老板感叹 " 人性赌不起 "

自从 8 月 1 日《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发布以来,社交平台涌现出中小微企业的各类应对策略,包括调整用工结构、增雇 *** 与退休人员、扩大实习生 *** 、拆分工资结构,甚至缩减团队规模。

截图来源社交媒体平台

在贵阳经营衣柜定制门店的王烁,也走上了调整之路。

王烁手下有 6 名员工,工资从 6000 元到 10000 元不等。一直以来,员工们为换取更高到手工资,自愿放弃社保,他当然也愿意这么干。但随着《解释(二)》出台,他意识到这类承诺不再安全,他得做出改变。

他的解决方案是,为员工缴社保,但他并不愿意承担新增成本,社保支出直接从工资中扣除,且一律按贵阳更低标准缴纳。" 如果足额缴,费用太高了,员工拿到手的钱会少很多 " 他解释道。

即便以贵阳更低缴纳标准计算,企业与个人每月社保合计也超过 1300 元。这意味着,月薪 6000 的员工实际到手仅剩 4500 元左右。果不其然,6 名员工中仅 2 人同意,其余 4 人坚决反对,他们承诺 " 自己自愿放弃社保,事后也绝不会 *** 。"

但王烁心里不踏实,尤其在当下大家对《司法解释(二)》相关内容关注度这么高的情况下。" 我能理解他们的难处,可人性赌不起 " 他说," 还是得尽量说服他们缴。"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娄宇解读指出,根据《社会保险法》,参加社会保险是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的法定义务,不存在 " 协议放弃 " 或 " 单方承诺 " 的空间。他强调,社保强制参保针对的是正规全日制用工,企业完全可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灵活选用非全日制、劳务派遣、 *** 、或短期临时工等无需缴社保的用工形态。

王烁也不是没想过改雇临时工或 *** 。但他清楚,衣柜组装是一项讲究熟练度的工作,生手难以快速胜任。重新招人、培训,所带来的隐形成本,也许比社保支出更高。摆在王烁面前的,仿佛是一道无解的经营难题。

(文中邹林、郑军、老罗、王烁均为化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从避险到增厚收益 “固收+”基金成资产配置香饽饽
  • 吉星新能源拟折让约5.71%发行1289.125万股 净筹约73.2万加元
  • 陕西公示:富平县委副书记亢鹏拟进一步使用,6人拟任本科高校正职
  • 猫屎咖啡控股与银柘科技订立谅解备忘录
  • 十大券商看后市|等待新催化、新主线推动指数再上台阶
  • 希教国际控股:合共4.45亿股供股股份获有效接纳
  • 奇富数科助力郑州银行“郑惠贷”,为“酒界义乌”小微添底气
  • 梦东方附属完成收购东置控股
  • 美的第10个IPO来了!海信15亿突击入股
  • 英皇国际附属拟9000万港元出售澳门物业
  • TATA健康接获联交所额外复牌指引 继续停牌
  • 酒店牛马,病床只是临时工位
  • 牛弹琴:不得不说,这是韩国的奇耻大辱
  • 易点云授出合共532.31万份购股权
  • 佰达国际控股根据认购协议发行1.6亿股
  • 杨德龙:市场涨跌起伏就像四季轮换一样 保持平常心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 百度集团:计划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优先票据
  • 日本东证指数涨幅扩大至1%
  •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附近发生3.0级左右地震
  • 汽车芯片中国第一,复旦校友冲击港股IPO,纪源资本、吉利、广汽等为股东
  • 基金销售降费政策下的招商银行:当“零售之王”沦为渠道暴君
  • 新职业牛肉拉面制作师有多火有人兰州学艺欧美开店
  • 河南多地惊现南方会飞大蟑螂,网友纷纷晒图:这玩意儿到底咋来的?
  • 银河证券:后续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走势
  • 加拿大一客机在荷属圣马丁硬着陆
  • 石破茂:没有理由阻止石破内阁阁僚参选继任自民党总裁
  • 今天我们还爱看主旋律作品吗?|编辑部聊天室
  • 汽车早报|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 中信证券:美国非农数据再度走弱,年内三次降息概率上升
  • “文化摆渡人”徐波:讲好上海故事,中国的故事就讲好了一半
  • “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 AI早报 | OpenAI今年预计通过ChatGPT实现近100亿美元收入;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发布
  • 特朗普称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将访美讨论俄乌冲突
  • 甘肃:8月全省乙、丙类传染病报告26种10308例,死亡20例
  • 部分“导游”讲解文博“假俗乱”,让历史文化变了味儿
  • 美元兑日元上涨0.7%至148.50
  • 特朗普威胁要让芝加哥见识“战争部”的厉害,当地市长:“占领”芝加哥的举动违宪!美国要向美国城市开战?最新回应
  • 魔都眼|东方明珠 X 血月:月全食惊艳登场
  • 日本东证指数升至历史高点,日内涨0.7%
  • ST帕瓦实控人之一被批捕!是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公司曾公告其占用资金1.9亿元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