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自证“不是AI”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音符科技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说事,作者:乌卡,题图来自:AI 生成

" 鉴 AI" 的风气越来越泛滥了。

现在很多图片、文章乃至于新闻的评论区,都常有人出声质疑:" 这是 AI 搞的吗?"

学生更是成为了受害者。

明明是自己手敲的剧本,被老师空口怀疑,理由是文笔太好了," 你写不出来 "。

写论文时引用了内部文件,反而被查重网站鉴定 " 不是人写的 ",要求做出修改。

作者采访的原话、自己写的论文结论,全都被剥夺了原创权,转而成为机器的荣誉。

明明他们绞尽脑汁写作业,只想有个好结果,却反过来被认为是利用工具作弊。

甚至可能进一步指控为 " 学术不端 "。

美国休斯顿的一位大二学生,英语作业被教授打了 0 分,理由就是如此。

这门作业占期末总成绩的 15%,很重要,她特别焦虑自己非要为一件没做过的事情买单。

她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远远超过写作时长),来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不得不提交了整整 15 页的写作过程截图、自动保存的历史记录。

从此后,她养成了 " 好习惯 " ——每次做作业之前,先架起摄像机,拍摄全过程,以免再次被指控却拿不出有用的证据。

前几天刷到国外一位教授在课堂上崩溃大喊:" 我受够了,你们为什么都用 AI 做作业?"

足以说明这已经是全球普遍的现状。

人们发明 AI 的时候,只觉得是便利的工具,没想到学生们抢先用它走起了捷径。

如果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会给出一些看似合理的答案,逻辑自成一派。

很多学生抱怨作业多,重复性高,写的都是老生常谈,越写越枯燥,纯粹浪费时间。

就拿写作文来说,很多小孩没那么多生活分享,却偏偏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把生活写得一波三折、情感真挚,那能怎么办呢?就只好让 AI 胡编乱造。

一部分家长还会默许这种行为,甚至主动操作。他们觉得没必要把时间花在这里。

" 孩子用 AI 当工具,就和我们以前用 word 和 excel 一样,应该正常看待。"

大学生的感受更激烈。

他们发现很多水课,老师自己还用着二十年前的老课件,一点都不与时俱进,布置作业也只是走个形式,就为了完成 KPI。

于是学生也只想混个学分毕业,更没有认真写的价值," 反正最后都是一坨废纸。"

有些学生倒是想自己写,但有心无力。

如果内心已经有了想要表达的内容,有对某个课题的思考和理解,那么写作业写论文自然不在话下,因为他们能够言之有物。

可惜现在往往是颠倒的。学生们还来不及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的理解,就已经被赶鸭子上架要写出好的东西了。

他们还没学会如何检索资料,如何查询研究文献,就被要求独立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好比平时讲的是 1+1=2,末了让你论证拉格朗日定律,那谁能讲明白?

这时候不找 AI 还能找谁?百度还是谷歌?在他们看来,用 AI 写论文和以前用搜索引擎写论文,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 AI 的效率更高,还不用自己去当剪刀手,反复搞复制粘贴。

还有人将其归结为老师的错误示范。

既然有些老师都不能控制自己不用 AI 做课件,再又何必教育他们不用 AI 做作业。要以身作则,不能宽以律己严以待人啊。

还有学生戏谑地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用 AI 那是帮助 AI 成长啊,你不用我不用 AI 就成了没用的代码,你用我也用 AI 才能快快长大。"

很多学生知道用 AI 是偷懒的方式,但问题在于人就是容易有惰性的。

一旦发现这种方式门槛低、效率高,而且确实写得比自己更好,就算被老师发现后果也不算严重,那就很难戒掉了。

不用努力不用吃苦的感觉,让人上瘾。

更何况,学生间的行为会相互影响。

看到别人都用,难免想 " 我为什么不能用呢?"" 如果我不用,算不算输在起跑线上呢?"

尤其是,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做的东西,不如舍友用 AI 随便水出来的内容分数高,必然也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选择一起摆烂。

时间长了,学生也感到茫然。

一方面,大家开始怀疑学习的必要性。

既然 AI 都可以做到,那学这些还有意义吗?又该学到什么程度,才能和 AI 匹敌呢?

另一方面是意识到了自己对 AI 的依赖。

研究表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认为," 如果没有 AI 的帮助,他们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

有了 AI 的辅助,他们不愿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是万事都想着先问问 AI。

包括现在看到很多评论区里,都会有人拿着问了 AI 以后得到的回复去做科普,但却没有想过要去求证其中的内容是不是真的可靠。

大家本想驾驭 AI,反而成了 AI 的傀儡。

鉴于 AI 内容的泛滥,各大高校都开始发布详细规定,要求论文或作业中的人工智能内容不超过某个百分比,也有引进或考虑引进检测工具进行辅助,否则在分数上做出惩罚。

但一味限制和要求学生,没有意义。

毕竟我们不能只在需要学生写作业的时候,要求他们理解学习和独立思考。

在 AI 越来越强的时代,学校到底应该教些什么,才是当下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走在前面的人,已经提出了新的思考:" 为什么要布置用 AI 就能完成的作业呢?"

是啊,为什么呢?

老师让小孩不要用 AI 写论文,但自己教的写作结构其实和 AI 如出一辙:总分总结构,通过细节描述总结,善用排比或者比喻 ……

如果非要填鸭般灌输给孩子这样的写作技巧,那么和通过 AI 写作有什么区别呢?不是照样会失去自己思考的能力,只会套模板吗?

事实就是现在的教育体系其实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很多人读完大学出来才意识到自己对真正的社会一无所知,什么都要从头学习。

还有很多人只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内向的求索,一生都在按照别人的要求生活。

但明明我们的想法、情绪、喜好、性格,才能够决定我为什么是我。究竟怎样保有这些特质的独特性,或许才是未来更需要关注的话题。

于是,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不仅要考虑如何把 AI 的运用纳入课堂教学,让高新科技走进基础教育,还要培养人们如何创新、如何保持个性、如何交换情感、如何兼具理性与感性这些难以被 AI 替代的能力。

AI 必然会成为我们未来生活的一部分,一定会替代更多标准化工作,那么人类反而有机会摆脱那些机械化、重复化、指标化的工作内容和物质世界,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

然后,重新成为 " 更完整也更自由的人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马斯克回应特斯拉机器人练功夫:是AI不是遥控
  • 上海野生动物园为三只大熊猫庆生,雪宝、芊金8岁,康康6岁
  • 海口发布停业停运公告
  • 旭日企业10月3日斥资5.2万港元回购4万股
  • 贝壳-W10月2日斥资500万美元回购79.36万股
  •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10月3日斥资24.62万港元回购56.6万股
  • 保诚根据2023年股份储蓄计划授出合共1.44万股新普通股的购股权
  • 恒生银行10月3日斥资2385.56万港元回购20万股
  • IGG于10月3日斥资118.58万港元回购26.2万股
  • 国家防总将针对广东海南的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 蒙牛乳业10月3日斥资590.1万港元回购40万股
  • 信利国际10月3日斥资119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 中国宏桥注销258.85万股已回购股份
  • 博耳电力:博耳无锡与博耳能源江苏就销售设备及零件订立买卖协议
  • 星亚控股完成出售SingAsia Resources全部股权
  • 长虹佳华委任新百利融资为独立财务顾问
  • 中国圣牧:白凤鸣已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 百胜中国10月2日斥资320万美元回购7.5万股
  • 海南将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 归创通桥10月3日斥资108.2万港元回购4.4万股
  • 希玛医疗10月3日斥资40.08万港元回购20万股
  • 王楚钦/林诗栋夺冠,国乒包揽中国大满贯男双冠亚军
  • 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多个景区游客趋于饱和,首批“抢跑”游客已返程
  • 王楚钦林诗栋,冠军!
  • 周大福创建完成发行22.18亿港元可交换债券
  • 高阳科技:许思涛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 89岁妇产科学专家、武汉协和医院原妇产科主任许家璇逝世
  • 宏安地产截至9月30日止6个月实现未经审核合约销售总额约16.37亿港元
  • 新明中国:股价及成交量出现不寻常变动 不知悉任何原因
  • AI重磅!两大巨头牵手!
  • 巴勒斯坦媒体控诉以军在加沙冲突期间蓄意损毁当地通信设施
  • 固生堂10月3日斥资432.7万港元回购13.5万股
  • 乌克兰苏梅州一客运列车遭袭击
  • 保诚10月2日斥资296.73万英镑回购28.94万股
  • 三和建筑集团获授予一份建筑工程合约
  • 德商产投服务附属与高盈证券控股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将间接持有高盈证券15%股权
  • 腾讯控股10月3日斥资5.5亿港元回购81.7万股
  • 首佳科技10月3日斥资81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 捷克2025年议会众议院选举投票结束
  • 希慎兴业拟出售竹林苑的住宅单位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