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大佬与卖方分析师“激辩”中际旭创:2027年能否赚到250亿?

音符科技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当AI浪潮席卷全球,光模块龙头既站上了行业风口,也身处争议的风暴中心。近期,围绕其“2027年实现250亿利润”的业绩预测,买方大佬凌鹏与卖方分析师展开了激烈辩论。

  买方大佬给中际旭创“泼冷水”。

  9月5日,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公开质疑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将超250亿元的预测。

  他认为,尽管半导体行业因人工智能需求焕发出新的活力,但其本质上仍是一个已发展七十余年的传统制造业。即便当前出现产能紧缺,也无法保证几年后产能投放时不面临价格下行压力。

  这一质疑迅速引来卖方机构的回应。国盛证券分析师在社交平台直接回应称:“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

  买卖双方观点的激烈交锋,也从侧面反映出中际旭创在当前市场中的特殊地位。身为CPO龙头,该公司深度受益于全球科技巨头的算力竞赛。

  据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归母净利润达39.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40%。公司股价也随之开启“狂飙”。

  不过,风光背后亦有隐忧。长期以来,中际旭创始终占据光模块领域的龙头地位,但已对其地位形成直接威胁。

  从营业收入来看,2024年中际旭创实现营收238.62亿元,新易盛为86.47亿元,而到了今年上半年,中际旭创营收为147.89亿元,新易盛则达到104.37亿元,两者差距已显著缩小。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中际旭创实现归母净利润53.71亿元,新易盛为28.38亿元,而截至今年上半年,两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39.95亿元和39.42亿元,差距已微乎其微。

  激辩

  未来业绩

  9月8日,CPO龙头中际旭创持续下挫,截至收盘,股价跌至369.99元,跌幅达9.09%,成交额达270.98亿,位列全市场之一。

  拉长时间看,自9月4日涨至历史更高点448元/股后,该公司股价就开始大幅下跌,截至当前股价跌幅已达17.41%,市值缩水高达866.69亿元。

  除了股价面临下挫压力外,近期市场对中际旭创2027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也引发广泛争议。

  9月5日,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公开质疑市场对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超250亿元的预测。他指出,该预测基于两大假设:一是产能完全释放且不降价,二是维持当前30%左右的净利率水平。

  凌鹏认为,半导体行业虽因人工智能需求焕发新机,但其本质仍是发展70余年的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与周期波动不可避免。他以白酒行业为例,强调即使看似稳定的行业,产能扩张也可能成为负担,制造业的周期性规律难以回避。

  公开资料显示,凌鹏曾任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师,三度荣获《新财富》评选之一名,2016年创立荒原投资,完成从卖方到买方的职业转型。具体来看,其旗下产品“荒原拓展3号”成立于2020年5月,截至今年9月5日,该产品年内收益率为18.52%,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116.30%。

  有意思的是,凌鹏的质疑迅速引来卖方机构的回应。国盛证券分析师在社交平台直接反驳称“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

  根据国盛证券最新研究报告,其通信团队将中际旭创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4月报告的81.8亿元、105.5亿元和125.1亿元,上调至95.1亿元、154.9亿元和198.2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7.5倍、29.2倍和22.8倍,并维持“买入”评级。

  该团队认为,AI集群正向十万卡乃至百万卡规模升级,将显著提升通信需求量,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

  除国盛证券外,多家卖方机构也持乐观态度。在8月28日发布的半年报点评中,预测中际旭创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42亿元、180.90亿元和236.04亿元,是目前市场中对营收预期最为乐观的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买方机构对中际旭创确实表现出更为谨慎的态度。数据显示,截至半年末,持有该公司的机构数量为1435家,累计持股约5.56亿股,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264家和1.18亿股。其中,曾将其作为之一大重仓股的中欧阿尔法混合A和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均已清仓。

  踩中

  “时代风口”

  中际旭创的多空分歧因何而起?

  公开资料显示,中际旭创的前身是山东中际电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当时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机定子绕组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然而,上市后几年,随着下游家电行业增速放缓,电机绕组装备市场需求疲软,公司经营逐步承压,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在这一背景下,2016年,中际旭创实际控制人王伟修将目光转向当时刚刚起步的光通信模块领域,宣布以28亿元收购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创科技”)100%股权。

  据了解,旭创科技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由海归博士刘圣创办的光通信科技企业。公司创立初期就获得了Google的投资,并曾搭建红筹架构筹备赴美上市,但最终未能如愿。

  通过这次战略转型,中际旭创一举切入光模块赛道,成功抓住了“云计算+AI”时代带来的爆发式增长机遇。

  财报数据显示,完成收购后的2017年,中际旭创实现营业收入23.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90.82%;归母净利润达到1.62亿元,同比增长1506.36%。

  2018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从51.56亿元增长至238.62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6.23亿元攀升至51.71亿元。

  进入2025年,中际旭创的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归母净利润高达39.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40%。

  半年报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重点客户加大资本开支,持续投入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推动800G等高端光模块需求显著提升。

  具体来看,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微软、亚马逊、Meta和谷歌四家企业的资本开支合计达到958亿美元,同比增长64%。此外,谷歌将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微软预计下一季度资本开支将超过300亿美元,同比增长逾50%。

  与此同时,国内科技巨头也在持续加大AI领域的投资力度。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在财报 *** 会上表示:“本季度,阿里在‘AI+云’领域的资本性支出达到386亿元。过去四个季度,公司在AI基础设施和产品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已超过1000亿元。”

  吴泳铭还重申,阿里巴巴将在未来三年持续投入3800亿元用于AI相关资本开支。尽管单季投资额可能因供应链因素有所波动,但整体投入节奏保持不变。

  在业绩大幅增长的推动下,中际旭创的股价也一路走高。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中际旭创股价继续保持强势上涨势头,从6月初的92.13元/股一路攀升至369.99元/股,涨幅达301.60%。

  拉长时间来看,自2023年2月至今,该公司股价已从21.37元大幅上涨至369.99元,市值也从237.42亿元增长至4111.03亿元。

  还能在“舒适圈”

  呆多久?

  虽然中际旭创在业绩和股价方面表现强劲,但其面临的潜在挑战仍不容忽视。

  作为光模块的龙头老大,中际旭创正受到新易盛日益强烈的竞争冲击。产品上,早在2018年,新易盛就推出了业界首款低功耗400G光模块,并于2019年实现400G产品批量出货,2020年进一步发布800G产品。今年上半年,新易盛又相继推出了1.6T和800G单波200G光模块。

  从营收规模来看,2024年中际旭创实现营业收入238.62亿元,新易盛为86.47亿元,两者相差约2.76倍;而到了今年上半年,中际旭创营收147.89亿元,新易盛则达到104.37亿元,差距迅速缩小至1.42倍。

  盈利能力的对比同样值得关注。2024年,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为53.71亿元,新易盛为28.38亿元,相差1.89倍;但截至今年上半年,两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已极为接近,分别为39.95亿元和39.42亿元。

  事实上,新易盛之所以能够快速逼近龙头地位,与其积极推进光模块业务的一体化垂直整合密切相关。

  通过对外收购,新易盛实现了在光器件芯片制造、封装以及光模块制造等关键环节的全面覆盖,大幅提升了核心部件的自供比例,直接推动外采成本下降。反映在毛利率上,2025年上半年新易盛毛利率达到47.43%,而中际旭创则为39.33%。

  此外,外部环境变化也对中际旭创构成压力。年初,DeepSeek以较低成本实现了AI训练,打破了以往“堆算力、堆投资”的传统模式,部分机构因此调整了对相关产业链的预期。

  例如,高盛在3月下调了机架级AI服务器的销量预测,将2025年和2026年的预计出货量分别从3.1万台和6.6万台调整至1.9万台和5.7万台。这一变动可能进一步影响市场对中际旭创产品出货量的预期。

  同时,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作为光模块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其政策变动对企业影响显著。以中际旭创为例,2024年其海外业务占比高达86.81%。在此背景下,关税政策的波动可能对其营业收入带来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际旭创的高管也在陆续减持。据半年报显示,二季度“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在二级市场减持249.68万股,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

  若以中际旭创二季度均价100.61元/股计算,该员工持股计划合计套现约2.51亿元。其中,董事长刘圣套现约448.72万元,董秘王军、财务总监王晓丽以及监事会主席陈彩云分别套现224.36万元。

  8月1日,中际旭创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王晓东拟减持不超过71.91万股股份。若以当日股价计算,该部分减持金额将达1.51亿元。

  总体而言,在技术迭代加速、竞争对手逼近、外部环境波动的多重挑战下,中际旭创能否持续守住龙头地位并满足市场的高预期,仍是未知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美国非农数据即将接受年度“体检” 恐连续第二年大幅下修近百万
  • 年薪百万!“牛市旗手”出手:招聘首席
  • 英伟达CEO黄仁勋将陪同特朗普出席英国国宴
  • 深夜!股、债、汇三杀,发生了什么?
  • 现货黄金触及3640美元/盎司
  • 泄露公司机密!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被辞退: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 国货美妆大战“腰部”拼杀激烈
  • 福耀科技大学迎50名首期本科生,校长王树国寄语新生:去和教授们打交道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
  • 贝森特在美联储主席遴选风波中:既要应对特朗普诉求,又要缓解市场焦虑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百度涨超7%
  • 特朗普的“总统牌印钞机”:两个任期,吸金无数
  • 二季度全球芯片设备销售额激增24% 因AI需求旺盛
  • 飞虎队常设展览在柳州开幕展出1000余件珍贵历史文物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工人寻找新工作的信心创历史新低
  • 特斯拉美国市场份额跌至八年低点
  • 普京夸九三阅兵后佩斯科夫盛赞中国文化
  • 天普股份:收购方资金未到位且暂无资产注入计划,股票复牌
  • 中概股36氪涨幅达112%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支持畅通再保险“双循环”
  • “国产血管介入机器人第一股”被控拖欠仓储费
  • 研究:德企因能源政策被迫以更高价购买俄天然气
  • 日盈利235万,被指“暴力催收”:度小满深度收缩
  • 睿智医药: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况
  • 美联储9月会议临近,通胀成关注焦点
  • 小米内部通报:王腾因泄密被辞退
  • 300959,实控人变更!
  • 东风集团股份:1-8月累计汽车销量同比下降约5%
  • 罗宾汉即将纳入标普500指数,早盘上涨逾8%
  • 深夜,中概股爆发!
  • 派拉蒙斯天空之舞公司连续十个季度保持稳定派息
  • 联合国秘书长:强烈谴责在耶路撒冷发生的恐怖袭击
  • 传Cerence AI正在开发一款用于汽车的移动办公AI助手
  • 胡锡进:报应的噩梦将追逐他一辈子
  • 不死于炮火就死于疾病加沙已无处可去
  • ST浩丰: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停牌
  • 国家税务总局: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 南方基金:子公司南方资本完成减资,注册资本由5.42亿元减至2.50亿元
  • 匈牙利外长:欧盟委员会无权对外派遣军队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