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德医学暑期学校暨中德医学生学术交流周合影。 本文图片均为 同济大学 供图
近日,由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承办的“2025中德医学暑期学校暨中德医学生学术交流周”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科隆大学、马尔堡大学、图宾根大学、海德堡大学等校的28名学生与15位教授,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德语系、建筑与城规学院的教授们以及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深度学术研讨、临床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

德国学生在沪参访
本次中德医学暑期学校已是第二届活动,于8月25日开幕,以“医学创新与跨文化合作”为核心,聚焦肿瘤、心脏、神经、精神、康复等前沿医学领域,通过专题讲座、医院参访、企业交流、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推动中德双方在医学教育、科研与临床实践方面的深度融合。
多位国内外专家带来了主题报告,涵盖数字医疗、人工智能、医工交叉等热点主题。学员们先后参访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养志康复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安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临床一线,观摩手术流程、参与病例讨论,并体验了本土研发的虚拟实践平台、VR辅助康复训练平台以及跨界艺术疗愈工作坊等。此外,项目还特别安排参访西门子医疗(上海)和太仓德国中心,了解德资企业在华发展现状与医疗技术本土化应用的创新实践。中德双方的教授们在深入交流中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为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中德双导师培养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暑期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体验活动贯穿始终,比如,德国师生参观了同济大学校史馆与中德学部,而中国书画、八段锦、中医针灸推拿等传统文化体验,以及朱家角古镇的游览,让德方师生沉浸式感受江南水乡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次暑期学校让我真正走进中国的医学现场,体会到不同医疗保健系统的差异,感受到中西医结合的独特魅力。”来自汉诺威大学的学生STEINHARDTG Gregor表示,“尤其是在社区医院以及精神卫生中心的参访,让我看到中国基层医疗的系统性与人文关怀。未来,我希望有机会回到同济学习。”

中德学生合影
同济大学2021级中德实验班学生吴澄碧分享道:“与德国同学一起学习、讨论、甚至一起完成模拟诊疗任务,让我不仅提升了专业德语能力,更学会了在跨文化环境中协作与创新。”
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表示,暑期学校是中德医学教育合作的重要实践,不仅提升了两国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跨文化能力,也为未来双方在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师资交流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自2021年起开设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2025年5月,首届中德实验班已圆满完成整班制赴德深度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