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 陈佳怡 张欣然
近期,债券市场延续调整,波动有所加大。Wind数据显示,9月9日盘中,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触及1.8%关口,随后有所企稳。据市场人士观察,临近尾盘,基金申赎数据显示指数型债基被大量赎回,或导致现券收益率快速上行。
同日,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6%,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跌0.02%。
从资金面来看,近日资金面边际收敛。中国人民银行9月9日发布公告称,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47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净回笼87亿元。同日,D加权平均报价上行5.93个基点至1.4163%,D加权平均报价上行2.66个基点至1.4789%。
过去一段时间,债市情绪持续偏弱,修复韧性相对不足。市场分析认为,这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对“反内卷”及价格修复的预期、政策面对债市短期的情绪扰动、股债跷跷板效应等。
“之前债券利率持续走低,实际上是市场过度定价的表现。最近债市有所调整,一方面是股市走强虹吸了一部分资金,另一方面也是各种‘反内卷’政策的催化效应。”一位银行资管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向上证报记者分析称,股债跷跷板效应对债市造成明显压制,是近期债市持续调整的主要原因。从上周来看,前半周股市调整,债市有所修复,后半周股市上涨,债市快速转为下跌,当前“看股做债”仍是债市主要策略。债市整体情绪持续偏弱,修复较为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股债跷跷板效应有所淡化。在股市调整之时,债市仍延续走弱,两者的联动逻辑出现微妙变化。
“从过去几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债市走势偏离了基本面,股市偏强运行对债市形成了一定的压制。”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廖志明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后续债市可能逐渐和股市脱钩,未来债市定价将回归资金面、政策面及经济基本面三要素。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债市或仍面临扰动,但债市持续下跌缺乏充分的逻辑支撑,市场或逐步迎来修复的窗口期。
“由于股市上涨动能趋弱及前期调整后债券配置价值显现,债市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有限。但股债跷跷板逻辑并未结束,加之债市情绪仍然较弱,市场波动还会比较大。”冯琳说,在此背景下,债市要实现趋势性修复,还要等待股市趋势发生转变或降息等宽货币预期发酵,进而带动多头情绪回暖。
固收团队在研报中表示,债市开始具备从“被动防御”逐渐走向“主动修复”的基础:一方面,市场对于股市上涨动能边际趋弱的预期,将推动债市情绪的修复,或引导市场逐渐从聚焦权益市场的“被动观望”转向回归债市自身定价逻辑;另一方面,经历调整后,目前利率曲线已具备一定的交易价值。此外,在流动性维持充裕的环境下,能够对债市的修复提供相对稳定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