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格菘半年两调整引离职猜测,公募“减负潮”下的基民焦虑

音符科技网

顶流又“放权”!基民的焦虑谁来解?

“刘格菘卸任了?”明星基金经理的最新动向引来众多基民的关注。

日前,广发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刘格菘宣布卸任管理近7年的“老产品”。更让基民坐不住的是,这是其半年内第二次在管产品出现调整。尽管变动引发部分投资者对其离职的猜测,但业内知情人士向之一财经明确表示“刘格菘目前并无离职安排”。

事实上,类似“顶流减负”的戏码并不鲜见。近年来已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通过“增聘-共管-卸任”路径逐步移交产品管理权,背后实则是“以老带新”人才策略。在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背景下,知名基金经理逐步“减负”、新人加速登台的情况越加常见。

然而,每一次明星基金经理的卸任,仍会触动投资者敏感的神经。面对基金经理的变更,投资者是应该耐心观察还是果断赎回?这成为摆在众多持有人面前的现实考题。

半年内两度调整在管产品

今年3月25日,刘格菘管理时间最长的广发小盘成长(162703.OF)宣布增聘陈韫中、吴远怡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时隔不足半年,刘格菘在9月10日再度宣布卸任管理近七年的广发多元新兴股票(003745.OF),将由今年8月增聘的周智硕独立管理该产品。

此番卸任后,刘格菘的在管产品数量缩减至5只,最新在管规模从312.95亿元降至294.63亿元。这一规模较其843.43亿元的规模巅峰减少六成。

从具体产品来看,广发双擎升级、广发科技先锋、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等3只产品仍由刘格菘独立管理,广发创新升级则是与吴远怡共同管理。

半年内连续出现产品增聘、卸任操作,也引发部分投资者担忧:“这一系列变动是否在为基金经理离职铺路?”对此,业内知情人士向之一财经否认了这一可能性,并称“他目前并无离职安排”。

之一财经注意到,在此之前,刘格菘也有过类似的“以老带新”情况。如2020年5月,刘格菘单独管理的广发鑫享增聘基金经理郑澄然,同年11月,其独管的广发科技创新增聘吴远怡。随后次年5月,刘格菘正式卸任上述两只产品,郑澄然、吴远怡分别接棒独立管理,形成“增聘磨合”到“卸任交接”的完整培养路径。

对于公募行业长期存在的“以老带新”机制,华南一位基金业人士表示:“这一模式的核心逻辑是‘传帮带’,通常是让资深基金经理与新任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产品,待新人积累足够投研经验、能力逐步成熟后,再过渡至独立管理。”

不过,投资者的担忧亦不无依据。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队伍的流动性显著加快。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年内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已经达到29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3%。且部分知名基金经理此前确实经历了“增聘、卸任、离职”的流程,这也让市场对明星经理的人事变动更为敏感。

“判断产品调整是否与离职相关,关键看卸任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卸任的并非代表作,手上仍有规模不小的产品。”在前述华南基金人士看来,若基金经理仅卸任部分共管产品或非核心产品,大概率是“以老带新”培养体系推进的结果,这类变动与离职无关联,因其仍在管理其他核心产品。相反,若是“清仓式”卸任,则大概率是离职前兆了。

近期市场便有典型案例可循。如宝盈基金原百亿基金经理杨思亮在今年8月先后卸任了所有7只在管产品,中国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他已于9月正式入职易方达基金。类似地,景顺长城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则在今年5月卸任在管的所有产品,并随后确认离职。

基金经理换人后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轮“减负”潮,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陆续卸任部分在管产品,通过增聘新人共同管理的方式推动团队迭代。例如,兴证全球基金董理在9月初卸任兴全趋势投资,由此前增聘的杨世进和谢长雁继续共同管理。中欧基金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也在7月增聘基金经理赵磊。

拉长时间线看,这种“老将减负、新人上位”的操作已非个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今年以来首度实操管理产品的“新人”就有339位,而过去四年每年均有超过430位基金经理“出道”。

“一名成熟的基金经理,至少需要经历2个完整的牛熊周期打磨,才能形成稳定的投资框架与风险判断力。”某权益见长的基金公司高管认为,投资是一项高度依赖判断力与执行力的工作,而优秀的基金经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场波动中通过实战淬炼而成。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行业人士称,已关注到行业内多家公司对产品基金经理进行调整。在他看来,表面上是基金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行为,但本质上体现了行业落实高质量发展方案要求,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的新变化。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当前公募行业的投研体系建设正从“明星驱动”转向“平台赋能”。一方面,基金公司更加重视“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通过平台建设、组织赋能的方式,帮助大规模基金经理减轻管理压力,拓展能力边界。

另一方面,随着公募基金行业整体的发展壮大,自然也是需要更多基金经理的成长成熟,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引导新任基金经理尽快完成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身份转变,直到具备独立管理产品的能力,也能为行业培养更多新人。

尽管行业视角下“新老交替”是良性发展,然而对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是基金经理变更后该如何处理现有持仓。在过往的案例来看,投资者可能未必能快速接受,反而会因基金经理的变更而选择赎回产品。

之一财经查阅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离职后的产品规模变化,多只产品出现了规模下滑的现象。以前述知名基金经理鲍无可为例,其今年5月卸任所有在管产品前,一季度末管理规模为146.3亿元;至二季度末,相关产品规模已下滑至103.34亿元,缩减近三成。

“基金刚换了经理,我正纠结是否赎回所持份额。”一位持有权益类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向记者坦言,主要原因是“对新任基金经理的能力存有疑虑”,不确定其是否能够持续把握市场动态、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并有效控制风险。

针对投资者的应对困惑,前述基金行业人士给出建议:每位基金经理都具备独特的投资风格与策略,不同类型的产品在更换基金经理后,其业绩表现和投资逻辑也可能发生相应变化。因此,面对基金经理更换,投资者无须急于决策,建议可以对新任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和投资能力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结合基金本身的特点,再决定是否继续持有基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哈马斯发言人:加沙停火条件不变,美以合谋破坏谈判进程
  • 汉邦科技:聘任高级管理人员
  • 汉邦科技:聘任汤业峰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 汉邦科技:聘任证券事务代表
  • 明微电子:获得政府补助
  • 华阳国际:选举职工代表董事
  • 长城证券:选举第三届董事会职工董事
  • 秦淮数据易主 东阳光280亿拿下一笔好买卖?
  • 通威股份董事长、CEO刘舒琪一行到美的参访交流
  • 暴涨的甲骨文 被重构的AI竞赛
  • 净值翻倍难掩“风格漂移”!前海开源基金旗下前海大安全核心混合重仓平安、指南针,换手率飙至1143.55%
  • Veritone完成2500万美元公开发行定价
  • 京基智农: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5%公司股份
  • 深夜,直线跳水!美联储,突发!
  • 总台海峡时评丨毫无民族气节的民进党当局,有何颜面对抗战历史说三道四!
  • 兴图新科上半年亏损已连亏4年 2020上市中泰证券保荐
  • 国际锐评|菲方所谓“抗议”恰恰证明中方对黄岩岛生态保护合理合法
  • 同德化工:公司不再设置监事会
  • 希荻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股东人数为14232人
  • 独家丨没有一道预制菜?接近罗永浩人士:在大家眼中,中央厨房、食品工厂出来的都是预制菜
  • 中科星图:有关公司业务开展与经营情况请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
  • Ecovyst同意以5.56亿美元出售其先进材料部门
  • 微电生理:股东微创投资与上海生晖解除一致行动关系
  • 科技股涨势过猛,投资者开始心生担忧
  • Figure Tech将IPO定价为25美元,超出预期区间
  • 道琼斯指数涨1.09%,一度上破46000点大关
  • 山西博物院回应“拟聘用名单遭质疑”:招聘流程规范,过程公开透明
  • 美国移民海关执法局突袭现代汽车工厂前当地民众不满情绪已升温
  • 硼砂掺入制作肉泥售卖,江西一店铺老板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
  • Iberdrol增持巴西子公司Neoenergia,比例提升至84%
  • 资金以非常夸张的速度冲向化工板块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在沪启动建设
  • 7连板!一亏损房企,何以走出翻倍行情?
  • 购票页面显示中转首尔无需过境签,旅客值机被拒携程称平台无责
  • 外媒曝凯特王妃戴假发遮化疗后遗症?出席活动发色频繁变化,网友:哪个头发才是真的?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印度必须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 刚刚,中国资产大涨
  • 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呼吁欧盟成员国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
  • 捍卫持枪却遭枪杀,无公职在身却获降半旗待遇,美国“网红”柯克什么来头?
  • 巴里克矿业将出手加拿大赫姆洛金矿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