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上海黄浦江畔的澎湃新闻“世界会客厅”演播室内。
“宁波江北有个老外滩,上海开埠后,很多宁波人从老外滩出发,带着敢拼敢闯的精神到上海,书写了一段两地交流的佳话。今天,我们再次从宁波老外滩来到上海外滩,期待与上海在文化产业上共话合作。”宁波市江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斌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沪甬两地文化人的心。
这场由澎湃新闻与宁波市江北区携手主办的文化产业对接会,旨在为沪甬两地搭建一个文化产业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平台。
“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多年来,澎湃新闻始终保持与上海文化产业的深度交流合作。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有效架起 *** 与企业的沟通桥梁,促进沪甬两地文化资源的有效对接。”澎湃新闻常务副总裁徐香在致辞中表示。

区位优势叠加文化底蕴
胡文斌随后深入介绍了江北区的文化底蕴与产业优势。江北区作为宁波中心城区之一,坐拥208平方公里热土,是宁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北部门户。“千年古县城,百年老外滩”是江北区的文化名片,区域内保存着江南地区唯一完整的古县城——慈城,拥有5名状元、519名进士的深厚文化底蕴。
近年来,江北区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文化产业营收达306.5亿元,在宁波位列第三,增幅16%。数字文化领域营收达121.5亿元,为文化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江北区正重点打造滨江数字文化产业园和姚江音乐演艺产业带,依托宁波奥体中心、宁波大剧院、宁波老外滩等资源,培育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演艺产业。

“江北地处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宁波都市圈核心区,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是宁波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大量代表宁波历史文脉的遗产和丰富的非遗资源,并且拥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集成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平台。”紧接着,江北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王之野详细介绍了区域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我们聚焦数字文化新业态、文旅融合、创意设计等六大方向,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持措施,包括对数字文化企业更高给予50万元增长补助,对获评省级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给予更高6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省级文旅示范IP给予更高20万元奖励等。”
空间载体蓄能发势
在政策落地的支撑下,江北区的产业载体建设也取得显著进展。
2019年以来,江北区围绕宁波市委提出的“城市建设的新地标、创新研发的新平台、都市经济的新引擎、百姓生活的新社区”定位和“打造传世经典”目标,举全区之力推进宁波文创港开发建设。
宁波市文创港开发建设中心副主任曹晔在本次对接会上介绍,文创港客厅一期目前已建成全面运营,客厅二期于2024年8月建成交付使用,正在招商,将打造“文创为先导,科创为主导”的产业生态,重点发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等产业,“我们即将举办首届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大赛,面向海内外优质数字文化产业项目,获奖项目更高可获1000万元项目资助。”
除宁波文创港外,江北区萌创文化产业园、8号公园、前洋26创业园、大昌1885产业园、理想空间文创园的负责人也来到现场,积极与上海文化企业对接。
对接会上,作为江北的一张“金名片”,慈城古县城的发展规划也特别受到关注。慈城古县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林波表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慈城拥有33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古县城的标本”。“2025年慈城将正式列入国家5A景区创建名单。”他表示:“目前我们正重点开发骢马河街区、迎春里街区等核心文旅区域,同时对水泥厂、乙炔瓶厂等工业遗存地块进行文创化改造。”

对接会上,多家上海文化企业代表与江北区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江北既有历史的底蕴,也有年轻的活力,未来希望有机会能进一步探讨和交流在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的一些联动和合作机会。”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尧表示。
随着对接会进入尾声,黄浦江畔的夕阳为这场文化“相亲会”镀上金边。江北区与上海文化企业代表互留联系方式,多家企业表示将赴江北考察,共绘长三角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