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再次被写入重磅文件。
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其中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工作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等4个维度,提出了15个方面工作举措和3个方面保障措施,其中包含的细化措施有60余项。
《工作方案》将扩大国内消费作为核心抓手,部署多项切实举措,包括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深化车险改革,加力扩围实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优化限购城市政策等。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方案》紧密关注行业发展新趋势,提出推进汽车准入管理改革、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等改革举措,以及进一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的若干举措,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其中,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工作方案》着重提到“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工作方案》要求,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发挥“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问题(建议)反映窗口”作用,受理供应商相关问题反映并协调推动解决,指导行业机构制定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
《工作方案》还强调,开展汽车行业 *** 乱象专项整治,规范行业数据信息发布,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行为,坚决维护健康有序、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之一。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翻了三番。然而,繁荣背后,虚假宣传、恶意诋毁等 *** 乱象也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构成威胁。
汽车行业的不正之风早已受到了监管层面的高度关注,多措并举为产业长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将整治行业乱象列为重点任务。
近期,有关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整治行动,有力维护了汽车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信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 *** 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 *** 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六部门联合启动的汽车行业 *** 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是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秩序的又一重要举措,也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支持。比亚迪、岚图汽车、鸿蒙智行等多家车企在其社交媒体发文回应称,将持续响应专项行动,维护健康 *** 营商环境。
9月9日,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一段时间,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治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的非理性竞争,在共同努力下,初有成效。下一步,工信部将不断提高产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将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型工业化。针对个别领域的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 *** 乱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宣传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