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以 7000 万新台币交保获释,结束了长达一年的羁押。然而,重获自由还没多久的他,已面临着再次被关押的风险。
本月 5 日,柯文哲被台北地 *** 院裁定以 7000 万新台币交保,意味被关押一年的柯文哲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但柯文哲当时却表示要思考两天,其中他更大的顾虑就是,会不会再像过去一样的遭遇:宣判交保,然后检方抗告,法院发回重审,然后不是推高交保金额,就是继续关押。
柯文哲思考两天后终于决定同意交保,没有采取过去 *** 政客苏治芬的做法,以绝食的方式,争取无保请回。有名嘴称,柯文哲之所以不敢以命相搏,因为 *** 执政当局不会像当年 *** 执政时候那般心慈手软。
然而会不会被检方抗告成功、重新关回去,一直是柯文哲担心的事情,就如他的妹妹柯美兰所透露的那样。

柯文哲交保后喊冤
控诉赖清德 " 让台湾四分五裂 "
柯文哲被释放那天,民众党支持者夹道欢迎,现场气氛热烈,柯文哲在人群簇拥中发表了一段演讲。首先,他重申自己被查了一年,没有任何受贿证据。但他的同学朋友都受到他的连累,被审查也被羁押。其次,他被羁押了一年,让自己重新思考和观察社会,感受到岛内现在基层人民的辛苦,比如与他同狱的犯人,连看门诊的钱都掏不出来。最后,他批评赖清德,认为赖清德造成了台湾社会的四分五裂,希望赖清德好好想想。
他的发言马上引起赖清德方面和台北地检署的同时反驳,赖清德方面称不接受抹黑。柯文哲被宣布交保的当天,赖清德参加了一个律师团体活动,还称行政干预司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被媒体批为欲盖弥彰。如今赖清德在岛内可谓声名狼藉,支持度暴跌,说什么都成为民间笑话。但赖清德不但没有任何反省,反而以其蛮横到底的脾气,更像是进入某种应激反应的状态,也就是听到任何批评他都立刻反驳,完全不顾形象,嘴上是一点不让。
比如台中市长卢秀燕批评,岛内当局财税划分过程中造成混乱,且充满针对性,如抓住屠刀一样大砍地方补助款和分配款,所以卢秀燕请当局 " 放下屠刀 "。结果赖清德马上反驳,说 " 屠刀 " 一直不在 *** 的手上,反叫在野党放下 " 屠刀 "。按理说在 " 大罢免闹剧 " 彻底失败后,赖清德的支持度断崖式下跌, *** 党内人人惶恐不安,也都开始低调起来。所以赖清德哪怕做做样子,也应该让自己显得谦卑和虚心一点,展现出一点与对手和解的姿态。但赖清德反其道行之,尤其在面对其视为主要目标敌人的卢秀燕、柯文哲的批评,几乎都之一时间地回骂回去,毫无身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应该具备的政治高度。

柯案陷 " 无限抗告 " 司法困局
可能面临三种结果
柯文哲那天的发言还遭到台北地检署的书面反驳,其中有一点特别有意思,指称柯文哲试图影响媒体干预司法。柯案发展到今天,最被人诟病的细节,就是明明说好侦察不公开,羁押柯文哲 12 个月为的是不让柯与其他证人接触,泄露信息。但实际上,柯案侦办过程中事无巨细,都被司法单位透露给特定的媒体发布,乃至该媒体发布的信息比司法单位后来的案情说明还要详细丰富;乃至更多与本案无关的个人私密信息,也被公布于众,对柯文哲声望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影响。如今,却因为柯文哲的一篇演讲,马上指柯文哲影响和操控媒体,颇有点 " 此地无银三百两 " 的意思。
另外台北地方检察署还声明将尽快抗告,这有点超出岛内舆论的意料。因为柯文哲毕竟被关押了 12 个月,至今没有抓住明确的受贿证据,还要将一个岛内主要政党的政治领导人一直没完没了地关押下去,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且非常容易引发民众党支持者愤怒情绪的失控。
结果台北地方检察署继续抗告。而岛内高等法院这次依旧 " 不意外 " 地驳回台北法院的交保宣判,要求发回重审。称台北地 *** 院的宣判书不够完整,与一个月前的说法矛盾,以及对于柯文哲的限制接触对象范围不明确等等。总之,柯文哲需再度回到法院接受审判,而接下来,柯文哲最终面对三个可能性结果:
●维持原判,交保释放。
●维持交保释放,但提高保释金。
●撤回原判,继续关押。

哪怕法院维持原判,但检方还是可以继续抗告。岛内媒体批评,这是岛内司法实务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就是检方可以一再抗告,而上级法院也往往收受和审理,于是造成 " 积非成是 " 的现象。
有趣的是,在 12 日岛内高院撤销柯文哲交保判书的当天, *** 籍议员陈怡君也因为冒领助理费案,被判以 100 万新台币交保。岛内高院称,检方已经起诉,所以代表检方已经完成证据收集,所以不再以补充证据的理由羁押嫌疑人。而面对柯文哲案,却完全反过来,柯文哲也已被检方正式起诉,但却以 " 仍可能串供与灭证 " 的理由撤销交保。
陈怡君与柯文哲的区别在于,有无 *** 员证而已。
亲绿的民调机构台北民意基金会,针对柯案发出一个非常直截了当的民调问题,也就是 " 柯文哲案是不是冤案 "。结果认为是 " 冤案 " 的比例高达 42%,高于认为不是的 38% 比例。另外还有高达五成四的民众对台北检察署的做法不满意。依据长期民调,民众对于岛内司法不信任度长年高居首位。
鉴于岛内司法已无信任度可言,柯文哲案就已不再是单纯的受贿案,而变成政治案件。在羁押 12 个月后,如果最终岛内 *** 当局让柯文哲短暂放回又被羁押回去的事件发生,可想而知对于柯文哲支持者的冲击力量有多大,乃至很可能造成不可控的后果。但赖清德完全不管不顾,他这个人,除非彻底撞墙,否则不会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