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接连发文

音符科技网

(图侵删)

  近日,关于预制菜的话题受到关注,引发热议。13日、14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接连发文。

  新华社: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讨论预制菜时,我们在关心什么?

  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当“锅气”成为评价菜肴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餐饮从业者们也应该思考,“预制菜”如何更好辅助行业发展,成为令人安心的美味。

  预制菜到底是什么?

  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家表示,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预制”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在餐饮行业发展中也有着很长的历史,比如腌制、卤制等,都是对食材进行预加工,以备后续工艺烹饪或食用的 *** 。伴随着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预制菜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于完全现场烹饪,预制菜有着显著优势。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卢星(化名)告诉记者,使用预制菜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运行效率,尤其是在快餐等消费场景,预制菜能够很好地满足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通过将各类较为耗时的工艺前置,使得餐厅能够在几分钟内复现口味。

  预制菜安不安全、营养如何?天津市之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表示,新鲜食材的营养物质保留更为完整,也更符合人体所需。但这并不意味着预制菜就要“一棍打翻”,只要生产、运输、保存、烹饪过程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预制菜就能够满足人体对于热量和营养的需求。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目前,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中使用预制菜十分常见。卢星说,这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许多商场门店对于明火使用、肉类处理都有限制,使用预制菜或中央厨房配送的半成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二是一些凉菜配菜或需腌制的菜品辅料等,使用预制菜不仅节省成本,而且风味更足,能够显著加快上菜速度,提高翻台率,对于企业经营和消费者体验而言均有益处。

  但为什么预制菜仍引发诸多争议?

  其一,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难以保障,透支公众对于预制菜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见到加热预制菜包以供外卖的新闻,这类加工点的卫生环境往往不佳,造成在部分消费者心目中“预制菜”就是“劣质菜”的印象。

  其二,长期以来,“预制菜”缺乏较为明晰的概念界定,行业发展也难以依循统一标准,传导到消费端就令消费者对预制菜心里没底。

  其三,最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部分商家打着现做现炒的幌子,却是“微波炉厨房”。以预制代替现做,却按照现做现炒的价格收取费用,侵害消费者权益。

  通知中明确,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事实上,更多理性的消费者也并非反对预制,而是反对隐瞒和欺诈。

  筑牢健康安心餐饮底线

  讨论甚至争议背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预制菜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其良性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是行业需要深刻思考的话题。

  近年来,多地采取诸多举措,助力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湖南提出通过构建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培育预制菜产业品牌、建设绿色优质原料基地等手段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也提出,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一批预制菜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

  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发展,是预制菜产业的未来之路。

  一是加快出台相应国家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依据。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国家标准,为预制菜生产、运输、处理等全流程提供参照。同时,鼓励相关企业进行创新,在保鲜、干燥等技术上持续突破,为行业发展赋能。

  二是推进餐饮行业的预制菜告知制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上海澄明则正(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慧磊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快推动预制菜告知制度建设,鼓励餐饮企业在用餐区域的显眼处对预制菜使用情况进行标注,有条件的企业也可通过网站、App等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渠道,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三是为消费者提供畅通的申诉渠道,筑牢食品安全法律底线。法律人士认为,对于欺骗消费者使用预制菜代替现炒等涉嫌侵权的行为,鼓励消费者留存购买凭证、食品样品等证据,积极 *** 。同时,对于查实侵权的企业,应依法督促其对广告、标语等做出调整,并给予相应处罚。

  人民微评:预制菜讨论,在交锋中抵达共识

  连日来,预制菜话题“搅动”舆论场。此事引发全民关注,不仅在于它关乎日常餐饮,还关乎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关乎某家企业,还关乎行业健康发展。在纷扰一时的热议中,与其站队,不如站“对”:在“争锋”中凝聚共识,在热议中寻找治理良策。如何更清晰界定预制菜标准?如何减少信息不对称?如何在便捷服务的同时确保餐饮品质?预制菜讨论中的3个如何,值得思考。

  关于预制菜,信息需要更加透明,让消费者主动选择。预制菜的真正挑战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如何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纽带。餐饮业发展,终究要服务于人。餐饮业发展,既要追求高效便捷,更要满足公众吃得安心、吃得明白的刚需。这场讨论,要走向理性和建设性:以治理优化预制菜发展环境,推动企业行为规范与消费者的知情选择。赢取公众信赖,行业发展才能有美好未来。

  央视新闻: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部门曾发文明确!

  近日,“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到底什么是预制菜?事实上,去年有关部门就发布过相关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哪些食品不属于预制菜等。

  什么是预制菜?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哪些食品不属于预制菜?

  从菜肴属性看——

  • 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

  • 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

  此外,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 *** 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 *** 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预制菜定义中强调“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加热是指将食品加热到可食用状态的过程,即针对已经预加工熟制的产品在食用前的简单复热。

  熟制是指经炒、炸、烤、煮、蒸等将食品熟制的过程,即在预加工阶段并未完全熟制,需要彻底熟制后方可食用。

  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不属于预制菜。

  如何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

  • 加强生产许可管理。修订完善相关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提高预制菜行业准入门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食品原料、工艺等因素对预制菜实施分类许可,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

  •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责令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组织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预制菜原辅料、加工工艺、产品范围、贮藏运输、食用方式等要求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活动。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规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有何考虑?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就《通知》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

  预制菜虽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消费者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剂,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

  食品添加剂“非必要不添加”“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已经逐步成为行业共识。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无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

  不添加防腐剂符合预制菜风险管控要求。预制菜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有较高要求,应当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不同类别预制菜应严格符合相应的冷冻冷藏等条件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

  来源 | 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审核 | 李剑

  编辑 | 徐铉

  校对 | 于泽淼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入围门槛达479.60亿,实现23连升
  • 兴业证券保荐贝隆精密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被要求提高招股书信披质量
  • 北美票房 | 日本动画《鬼灭之刃》创多项纪录;《唐顿庄园》大电影完美收官
  • 美联储本周料降息25个基点 内部分歧与未来路径成焦点
  • 盘中必读|今日共81股涨停,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收涨1.52%,智能驾驶、游戏板块大涨
  • 2岁女童家门口失踪超10天父亲:我们没有放弃
  • 安徽省文化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曹杰被“双开”
  • 美方称若中国停止对俄支持俄乌冲突“很快就会结束”,外交部回应
  • 外交部回应美国要求北约对华加税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增长7.46%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出炉:10家保险公司上榜
  • 美方又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外交部: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
  • 分析师:美联储降息或推高10年期美债收益率
  • 花旗:未来数月长期美债需求料持续疲软 受缓步降息预期影响
  • 中方已邀请特朗普访华?外交部回应
  • 美联储降息幅度争议实属次要 分析师指劳动力市场处于脆弱平衡
  • 法国评级遭降或引发连锁反应 德国商业银行提示债券风险
  • 2025年网络安全宣传周今天开幕,外交部答澎湃:助力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与合作
  • 中泰证券保荐腾达科技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上市首年增收不增利
  • 未缴纳罚款,“东北雨姐”带货红薯粉厂商被强制执行671万元
  • 惠誉下调法国评级至A+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微升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开幕,卡通形象代言人亮相
  • 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温州银行被罚款100万元,相关责任人遭终身禁业
  • 标普上调西班牙评级至A+ 国债收益率持平
  • 惠誉上调葡萄牙评级至A级 国债收益率微升
  • 江西省民政厅原厅长李明生被“双开”: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 美国务卿对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说三道四,外交部:奉劝美方还南海清净太平
  • 以总理同美国务卿举行长时间会谈
  • 比亚迪、上汽、小米等车企集体表态,响应中汽协倡议
  • 中方已邀请特朗普今年访华?外交部: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 台湾民进党官员窜美炒作所谓“大陆威胁”,外交部:小丑跳梁
  • 美国以中国进口俄油为由要求盟国对华加征关税,外交部:胁迫施压不得人心
  • 事关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国新办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 外交部:应王毅外长邀请,韩国外长赵显将于9月17日访华
  • 面料界的“Labubu”,亚麻是怎么火出圈的?
  • 长江有色:15日锡价窄幅震荡 下游按需采购交投清淡
  • 长江有色:15日氧化铝期价涨0.44% 今日现货成交平稳
  • 淘宝上线图搜“AI找低价”,AI电商加速落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出炉: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位列前十
  • 机器人已“进厂干活”,它们擅长什么?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