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正式实施仅剩15天,银行业正加速调整互联网贷款业务布局。9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恒丰银行、等多家机构纷纷披露助贷合作机构名单,且均聚焦头部民营银行、流量平台等机构。分析人士称,这种共性选择,表明银行机构正充分响应助贷新规的监管精神,以合规为准绳,从源头规范互联网助贷业务,提升业务质量。

多家银行披露助贷“白名单”
助贷新规正式实施在即,银行正加速调整互联网贷款业务布局。9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新规落地前夕,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恒丰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披露了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
从披露的情况来看,这些银行的合作机构主要集中在民营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流量平台、保险及融资担保机构等类型,并呈现鲜明的“头部导向”。
具体来看,9月12日,徽商银行披露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主要合作方包括蚂蚁智信、宿迁钧腾信息科技、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头部机构,合作覆盖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逾期清收五大环节。例如,在营销获客端,徽商银行与蚂蚁智信、宿迁钧腾等机构合作,合作产品包括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通过对方营销获客平台获取目标*,开展贷款营销;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方面,与微众银行在微粒贷、微车贷开展合作,与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在花呗、借呗进行合作,共同开展针对借款人的联合贷款业务;支付结算环节则引入支付宝、网银在线(京东系)、抖音支付等主流支付机构,为客户提供放款与还款通道,且明确不收取支付通道费用。徽商银行同步也对风险分担和逾期清收合作机构进行披露。
更早之前的9月10日,东亚银行(中国)也在官网披露了9家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涵盖了微众银行、蚂蚁智信、支付宝、银联数据、杭州聚慧联、网商银行、蚂蚁星河、商诚融资担保、中国投融资担保等在内的民营银行、持牌消金、融资担保等类型机构。该行表示,此次披露严格遵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规定,后续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开展业务,不定期更新名单。
为何银行助贷合作会呈现“头部集中”趋势?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这种共性选择,表明银行机构正充分响应助贷新规的监管精神,以合规为准绳,从源头规范互联网助贷业务,提升业务质量。
“个人认为这属于新规落地前的典型合规前置动作。对于银行来说,现在选择合作方的核心逻辑早已不是冲规模,而是保合规。”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进一步分析称,头部民营银行、持牌消金的资质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合规底线清晰,风控体系也相对成熟,能直接降低银行后期因合作方不合规被追责的风险;而头部流量平台的用户基数和场景稳定性,又能在严控规模增速的监管要求下,帮银行维持基本的业务盘,避免业务断崖式收缩。本质上,这种选择是银行在监管红线内,对风险可控的业务总量平衡。
从资金供给方到全流程管控
助贷新规明确,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需坚持“总行集中管理、权责收益匹配、风险定价合理、业务规模适度”的原则,这一要求直接指向过往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暴露出的粗放发展问题。“过去分行自主经营,导致合作机构鱼龙混杂,现在要求所有合作必须经总行名单制管理,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隔离风险。”某银行个贷部门人士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可以说,“助贷新规”的正式实施推动银行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商业银行所扮演的角色与责任,也将从资金提供方,转向全流程管控。不过,从银行运营层面来看,阵痛也难以避免。王蓬博分析称,新规落地,银行分行失去自主合作权后积极性易受挫,而总行需承担全部风控责任,容易陷入保守心态。并且,在规模与不良率的平衡难题方面,总行要同时控制规模增速、压低不良率,很可能先砍掉高风险客群,短期内业务收缩几乎成为必然。
“一些互联网贷款竞争能力较为薄弱的中小银行机构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苏筱芮进一步表示,中小银行机构在风控能力、流量获客、运营手段等多方面难以与熟悉互联网渠道与客群的平台机构匹敌,因此在助贷新规前对平台形成高度依赖;而新规对持牌机构的自营竞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倒逼其从源头重视与强化自主能力建设。同时,从去年以来部分持牌机构因助贷合作业务缺陷接连受罚的情况来看,提升自营竞争力,也有助于减少助贷合作业务中面临的各种合规风险。
面对转型挑战,不同类型银行该如何寻找破局路径?王蓬博明确表示,头部银行和中小银行做自营渠道需走差异化路子。头部银行有资金、科技家底,应向生态闭环方向发展,把控高频场景、搭建自营平台,抓牢获客与风控主动权,甚至可通过开放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扩大生态边界;中小银行则需聚焦区域深耕,绑定本地政务、社区商超等场景,依托线下网点与线上轻运营降低成本,再通过合作合规技术公司补齐风控短板,无需追求“大而全”,将区域客群做透即可。
苏筱芮也给出类似建议:“后续,头部机构有望从持牌业务逐步进阶到平台业务,借助自身的科技能力与流量、客群积累,为同业机构提供更多互联网贷款业务赋能;而中小机构也需要及时响应新规,杜绝侥幸心理,及早规划、落地互联网贷款自营发展路线。”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