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潮财经

破局新生,渤海人寿新启航。
近日,观潮财经独家获悉渤海人寿新任董事长寇江华任职资格获批。此前,观潮财经独家报道寇江华自今年4月起担任渤海人寿党委书记,其18年保险监管经验为该公司未来平稳发展增添确定性。
此次人事变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渤海人寿整体风险化解及股权结构优化工作阶段性完成的直接结果。此前,该公司还发布面向社会公开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拟选聘副总经理两名,分别负责分管保险业务渠道、战略企划及资本运营工作。
渤海人寿2014年成立,作为“海航系”险企,前三年曾创保费飞升和盈利神话,但2018年起因关联输血陷入困境,净资产从2017年的131.70亿元骤降至2023年的36.14亿元。由股东股权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近年一直困扰着渤海人寿:亏损、偿付能力、综合治理……
如今,随着股权优化落地和新任董事长、高层管理班子逐步到位,未来借新治理扭亏为盈、提升公司风险评级、开启渤海人寿新的阶段,值得期待。
01
寇江华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
近日,观潮财经独家获悉,9月12日渤海人寿党委书记寇江华董事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早在今年4月,观潮财经便独家报道,拥有18年保险监管经验的寇江华到任渤海人寿党委书记一职。详情请见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之前渤海人寿整体风险化解及股权结构优化工作也已告一段落,此次董事长获批在渤海人寿此阶段的发展中极具代表意义,该公司也将正式走上新的发展轨道。
据观潮财经了解,寇江华监管出身,曾担任天津市滨海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滨海产业基金”)法人、董事长、总经理,其自2020年加入天津滨海产业基金。此前已于天津金融局、管委会等部门工作两年有余。2018年之前,寇江华一直在监管系统任职,负责消保等方面工作长达18年之久。
目前,渤海人寿官网公布的董事长仍为吕英博,其1961年出生已到退休年龄。吕英博的任命被视为天津国资入主渤海人寿的重要信号,2020年渤海人寿原大股东海航集团因流动性危机计划退出,天津国资拟接手其20%股权,吕英博的“空降”也被认为是这一股权变更的配套动作。
吕英博:1961年出生,渤海人寿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渤海人寿临时负责人。
同时,吕英博还担任渤海人寿临时负责人一职。
除吕英博以外,现在官网公布的高管班子共有6位,其中有1位副总经理燕伟。
燕伟:1968年出生,现任渤海人寿副总经理。曾先后担任天津市地方税务局所得税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国际税收和处副处长,天津市地方税务局所得税处处长,天津天保财务管理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值得关注的是,刚刚过去的9月9日,渤海人寿发布面向社会公开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该公司拟选聘副总经理两名,一名负责分管保险业务,另一名负责分管战略企划、资本运营工作。
其中,分管保险业务的副总经理需从事保险工作15年及以上,担任寿险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相当管理职务2年及以上,或者担任寿险公司省级分公司负责人或总公司保险业务部门负责人8年及以上。
分管战略企划、资本运营的副总经理需从事保险等金融企业工作10年及以上,且担任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当管理职务3年及以上,具有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经历者优先。
除副总经理以外,渤海人寿的高管班子还有5人,分别为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陈皓、总经理助理兼临时合规负责人宋兴明、董事会秘书陈龙、总精算师于川泳、临时审计责任人刘忠良。
陈皓:女,1972年出生,现任渤海人寿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曾先后担任渤海国际信托财务总监兼计财部总经理,新光海航人寿保险财务总监,渤海人寿监事、监事长等职务。
宋兴明:1971年出生,现任渤海人寿总经理助理兼临时合规负责人。曾先后担任平安人寿湖南省分公司中支总经理、泰康人寿营销部负责人、泰康人寿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吉祥人寿总监兼个险部负责人、渤海人寿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兼)等职务。
陈龙:1988年出生,现任渤海人寿董事会秘书。曾先后担任海航资本办公室主任( *** )、海航资本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航空租赁事业部综合管理部副总经理、渤海人寿人资行政部总经理等职务。
于川泳:1976年出生,现任渤海人寿总精算师。曾先后担任产品开发部精算分析师、君龙人寿产品开发部副总经理、吉祥人寿产品精算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保华嘉泰(深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海保人寿总精算师、长春大京科技首席保险官等职务。
刘忠良:1981年出生,现任渤海人寿临时审计责任人。曾先后担任天津新越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平安人寿天津分公司法律合规室主任,渤海人寿合规法律部法律岗、合规风控部总经理助理、审计部副总经理、审计部总经理、审计监察部总经理等职务。
近年来,渤海人寿一直在推进股权及控制权向天津国资转移相关工作。此次董事长换任从侧面亦可证明其股权 *** 阶段性成果出现。
回望渤海人寿过往,成立10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海航系”的一员,渤海人寿出道即巅峰,成立第二年开始连续三年保费飞升,连续盈利。但2018年开始情况急转直下,2018-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7.68亿元、13.95亿元、27.44亿元、0.5亿元、12.02亿元、31.05亿元,六年以来累计亏损高达92.64亿元。
2021年一季度起,渤海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开始由B滑落至C,此后直至2023年三季度连续11季度该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一直为C。而在2023年四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中,该险企已被原银保监会采取监管措施。

而关于风险综合评级为C的情况,在2023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渤海人寿也有提到主要风险来自于公司治理。同时表示该公司正在逐步推进各项整改要求,持续改善公司的风险薄弱环节。

自渤海人寿成立以来,“海航系”险企一直是渤海人寿标签。筹备期拟任的董事长郭健与总经理闻安民均有“海航系”工作经历。
郭健:渤海人寿前董事、副董事长。曾先后担任天津海运财务总监、渤海国际保理公司董事长、渤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公司临时负责人等职务。
闻安民:1962年出生,现任渤海人寿董事会副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薪酬委员会委员。曾先后担任北京分公司人身险处副处长、泰康人寿业务管理部筹建负责人、泰康人寿团险部总经理、筹建泰康人寿天津分公司总经理、泰康人寿西安分公司总经理、泰康人寿总公司团险部总督导、新光海航人寿董事长、渤海人寿总经理及董事长、渤海金控副董事长等职务。
作为“海航系”一员,为“海航系”“输血”是渤海人寿出现当下困局的主要原因。据公开报道显示,渤海人寿此前多次与“海航系”成员公司关联交易,大部分用于关联方偿还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尽管2020年海航集团风险处置便已开始,但其遗留下的影响一时难以消弭。

随着股权 *** 逐步落地,渤海人寿的股东结构、公司战略、高管班子等方面均将随之生变。
02
新十年开始,管理班子轮替
2014年成立至今,渤海人寿马上走完第11个年头。然而除去前三年外,该险企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加之近年现状,该公司新任掌舵人的挑战并不小。

2014年12月18日,渤海人寿正式成立。作为“海航系”在保险板块的重要棋子,筹建期的董事长郭健出身海航系统。

成立之后,拟任的郭健与总经理闻安民各自上任,同时渤海人寿也创造了新成立公司第二年便盈利的神话。仅两年后,在2017年1月渤海人寿发布公告称,于2016年12月28日同意郭健的离职并选举汤亮为董事长。同时,免去闻安民的总经理职务,聘任赵默担任总经理,在任职资格的批复下来之前赵默任临时负责人。

赵默:曾任渤海人寿临时负责人,拟任渤海人寿总经理。曾先后担任扬子江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北京正涛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民安财险执行董事和副总经理、渤海人寿合规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等职务。
然而仅几个月后,在2017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渤海人寿更新董监高变更情况,并表示赵默已被免职,同时其总经理的拟任也取消,接任的临时负责人为之前公司的董事长郭健。

在郭健的临时负责人任期届满之后,渤海人寿2017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显示,该险企此时由甘树烨作为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且为拟任状态。

2018年7月30日,渤海人寿发布公告称,5月25日,该公司聘任马昕担任公司总经理,并已于7月20日获得批复。至此,渤海人寿第二任总经理终于落定并走马上任。

马昕:1971年出生,渤海人寿前总经理。曾先后担任泰康人寿天津分公司助理总经理、泰康人寿营销部助理总经理兼西区总督导、国华人寿营销部助理总经理、新光海航人寿业务支援部副总经理、新光海航人寿总经理助理、渤海人寿副总经理等职务。
同年9月,渤海人寿先后发布两条公告,分别为原董事长汤亮离任与选举闻安民为董事长,获批后将正式履职。


2020年6月,渤海人寿发布公告称吕英博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在2020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马昕已不在高级管理人员名单中,曾任渤海人寿董事长的闻安民成为副董事长兼拟任总经理。但闻安民总经理的任职并未获批,且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其拟任总经理的信息就已撤下,由董事长吕英博担任临时负责人。
这次变动之后至今,渤海人寿再未有新的管理层变动消息释放。渤海人寿受问题股东股权困扰多年,2017年10月,原保监会向渤海人寿发送监管函,其中提到股权质押解质押管理不规范且公司章程股权相关记载不规范等问题。

而在这封监管函后,据渤海人寿已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渤海人寿17家股东中,共15家股东状态有过异常。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该险企共有17位股东,其中仅有4家股东所持股权为正常状态,13家股东的股权处于质押、冻结状态。合计质押的股权数量为88.58亿股,占总股本的68.14%。这13位股东中,存在股份质押情况的为11位,存在冻结情况的为4位。
其中两位股东所持股份被质押的同时被冻结,分别为安信信托与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其持股份数分别为5亿股与0.8亿股。另有一位股东股权处于部分冻结状态,为北京迎盛投资管理,所持股份数为2.7亿股。
此外,经观潮财经梳理发现,宁波君安物产与宁波君安控股也曾质押过其所持股份。根据渤海人寿2017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内容,宁波君安物产质押8.77亿股,宁波君安控股则是将其持有的3.04亿股全部进行质押。之后二者均于2021年四季度将所质押股份赎回。

除去股份质押冻结偏多以外,渤海人寿还有一笔股权 *** 尚未落实。根据该公司官网显示,北京中佰龙置业、上海圣展投资开发拟分别 *** 1.6亿股、1.4亿股股份给许昌三昌实业。
交易完成后,北京中佰龙置业将退出股东行列,上海圣展投资开发将减持至4.6亿股股份;许昌三昌实业将持有该公司3亿股股份,股权比例为2.31%。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股权 *** 的拟定时间为2018年4月,然而截至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仍未落定。且北京中佰龙置业所持有的股份已被冻结。
03
新数据尚未公布
2018年起,渤海人寿核心数据明显下滑,而2024年至今的数据其尚未对外公布。

首先从资产情况来看,渤海人寿自2015年至2023年之间,总资产整体趋势保持增长。2022年小幅下降了1.53亿元,同比下降0.3%,2023年又再次增长至540.74亿元,同比增加8.30%。从净资产看,该险企净资产更高在2017年,为131.70亿元。此后一路下滑,下降幅度更大的为2023年,所持净资产为36.14亿元,同比下降36.85%。

其次从盈利情况来看,该公司自成立次年起至2017年连续三年盈利,2018年起渤海人寿由盈转亏并持续至2023年,6年总共亏损92.64亿元。

从承保端来看,2015年至2017年,该险企的保险业务收入稳步上涨,2018年出现了之一次下挫,同比下降10.16%。而后至2023年,该险企的保险业务收入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从投资端来看,该险企投资收益基本在15亿上下,仅在2021年出现高达32.81亿元的峰值。随后两年连续下滑,2023年投资亏损6.01亿元。

从偿付能力来看,除2022年二季度偿付能力超138%,其他时间均低于120%,处于监管关注区间。2023年三季度起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大幅下滑,至当年4季度下滑至55.48%。另外,该险企自2021年1季度开始长达11个季度风险评级为C级。
保险公司须同时符合3项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赔付支出来看,成立后至2021年其数值一直稳定在10亿元以下水平。2022年,突然飙升至48.02亿元,同比增长1210.14%,次年继续增加至62.40亿元。

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来看,除2021年、2022年增幅较大,超过10亿元外,其他年份均低于10亿元。相比前2年,2023年该项费用支出大幅下降至2020年水平。

与前面两项支出相比,该险企的业务及管理费则相对稳定,自2016年以来一直维持在3亿元左右。
当下,伴随其整体风险化解及股权结构优化工作落地、新董事长到任,其他核心管理岗也在陆续到位中。不久的将来,渤海人寿将彻底脱离“海航系”标签,正式走上新的发展轨道。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监管老将坐镇下,渤海人寿将走出更加平稳的10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