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600021.SH)9月16日公告,披露关于终止重大资产购买事项投资者说明会内容。针对历时9年重大跨境资产收购告吹,上海电力称不会对上市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未来将继续落实“均衡增长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做强做优做大上海,健康有序发展国内,精准布局决胜海外”。
上海电力强调,本次交易终止不会影响公司的海外战略布局。“公司坚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具备境外项目投建营一体化能力。上海电力是日本更大的能源实体投资中资企业,是匈牙利前三的外资光伏发电企业,胡努特鲁电厂是中资企业在土耳其更大的直接投资。2025年以来,国际化发展稳步推进,实现良好效益。”
9月9日晚,上海电力以一纸公告宣布终止收购巴基斯坦KE公司66.40%股权的重大资产购买事项,为这场长达9年的跨国并购长跑画上了句号。上海电力给出的理由是,交易对方始终未能达成交割先决条件及巴基斯坦营商环境变化导致本次交易不再符合公司国际化发展方向。
该消息发布后,二级市场反应剧烈,上海电力在9月10日股价跌停,但次日又大幅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个月里,上海电力的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30%,背后的驱动力来自国家电投海外资产重组预期。
7月底发布的公开消息中,国家电投集团首次将上海电力称为“电投国际”,明确了其作为该集团国际化能源平台的战略定位。市场猜测,国家电投旗下千亿级海外清洁能源资产将置入上海电力,若对标国际同行,该公司的市值具有巨大提升空间。
上海电力的巴基斯坦KE公司并购案最初公布于2016年8月,交易对价高达17.7亿美元、另设更高0.27亿美元奖励金,被视为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标杆项目。彼时,中国电力行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迎来出海热潮。上海电力作为国家电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积极寻求国际化扩张机会。
KE公司成立于1913年,是巴基斯坦唯一覆盖发、输、配、售电纵向一体化的电力企业,其运营五座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24.3万千瓦,约占巴基斯坦总装机容量的10%。此外,KE公司还拥有69个输变电站和21817座各类配电站,服务用户250万户,覆盖面积达6500平方公里,2015年的更高供电负荷约320万千瓦。
收购KE公司,意味着拿到巴基斯坦电力市场的门票。对上海电力而言,通过收购成熟市场的电力资产,既能快速实现海外业务扩张、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能将国内先进的电力管理经验输出海外。彼时,上海电力内部人士预计该收购最快将于2017年完成交割。
但交易的后续推进并不顺利。
2016年9月,国家电投同意公司收购KE公司股权方案。同年10月,上海电力与交易对方签署了带交割先决条件的《股份买卖协议》。交易随后获得了巴基斯坦竞争委员会以及中国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批准。2017年至2018年,双方成立过渡期管理协调委员会,推动落实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审查等卖方负责的交割先决条件。
2018年7月,巴基斯坦国家电力监管局(NEPRA)公布了新多年电价机制,大幅下调KE公司允许收益率。双方被迫重新谈判。2019年,上海电力向卖方提交了更新版的非约束性报价,但卖方反馈报价未被接受。后续虽持续跟踪及补充尽调,交易对方始终未能达成交割先决条件,且巴基斯坦营商环境变化使交易不再符合公司国际化发展方向。
宣布终止上述交易的同日,上海电力审议并通过两个国内光伏、风电项目,投资额共计60.41亿元。
近年来,上海电力积极拓展海外清洁能源市场。公开资料显示,其海外项目已布局马耳他、土耳其、日本、保加利亚、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主要涉及风电、光伏、天然气发电等。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电力实现营业收入427.34亿元,同比增长0.78%;净利润20.46亿元,同比增长28.46%。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75亿元,同比增长1.76%;净利润19.09亿元,同比增长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