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普惠贷款貌似脱离信贷逻辑?

音符科技网

  作者:我在基层当行长

  “现在贷款好像不再依靠信贷逻辑来判断了”,“我当年入行时学的信贷知识用不上了,我们都是被市场拖着走啊”

  最近跟几个银行客户经理聊天,跟中后台内控内审的聊天,常会听到类似言论。有人认为高风险的小微业务不适合如此低利息的高速增长,很多小微企业是不具备贷款资格和相应还款能力的。那么普惠贷款的高速增长真的已经背离信贷逻辑?

  普惠贷款的“高速低息”扩张,本质上是政策目标(宏观经济稳定)与市场逻辑(信贷风险定价)的博弈。要辩证看待这一问题,需从微观风险、宏观逻辑和制度设计三个维度分析:

  微观视角:信贷逻辑的合理性担忧

  据官方数据,中国小微企业平均寿命大约3年,超60%无规范财务报表,但是近三年来普惠贷款的中长期贷款占比逐年增大,四大行都纷纷开始延长普惠贷款期限到5年、10年,甚至个别的固定资产类贷款到20年。2023年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约2.6%,但第三方研究估算实际超5%(因续贷、借新还旧未计入不良)。利率近三年来在逐步降低,貌似与高风险需要高利息来覆盖矛盾。

  宏观视角: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稳就业”的政治经济学显示,小微企业贡献80%城镇就业,若信贷收缩→企业倒闭→失业率骤升→消费萎缩→经济失速,会形成恶性循环。2023年调查显示:每100万普惠贷款可支持8-10个就业岗位。

  在房地产引擎熄火、出口承压背景下,普惠贷款是少数可控的直接支持实体经济的增长工具;通过定向灌溉维持中小微现金流,为产业升级争取时间,形成经济转型的缓冲垫。比如今年一季度科创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3万亿元,同比提升24%,比其他各项贷款高17.1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2万家,获贷率49.6%,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

  所以退一万步讲,即便小微企业风险高起,但是由银行承担一定风险损失,央行提供再贷款优惠政策,财政给予贴息支持的机制,或许是比断贷、抽贷,银行捂住钱袋子的微观安全方式更加符合金融人民性的定位。最终风险由国家资产负债表承接,要比在多期叠加的经济低迷期小微企业大规模破产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成本更低。

  关键平衡点:如何让“背离逻辑”可持续?

  技术赋能风控,降低信息不对称。加大税务、电力、物流、电商等数据在信贷建模中的应用,加大供应链金融,基于核心企业信用为上下游小微放贷。精细化开展风险分级与定价差异化管理,针对不同企业类型,风险特征,合理审定差异化利率区间和风险补偿机制。比如对于高成长、轻资产的科创小微,多依赖其订单和专业给予授信,同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贴息,对于无流水的初创企业转向股权融资。财政精准贴息,而非普遍低息。比如对真实经营的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贴息,避免“撒胡椒面”,这样既能精准提现国家经济政策导向又具备财政可负担性,毕竟专精特新科技企业名单全国大概有名单限制,大约81万。制定退出机制,允许市场化出清。建立小微企业破产简易程序,让僵尸企业退出。最后随经济复苏逐步降低补贴,让市场风险定价回归。

  结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动态的手段解决问题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小微企业对稳增长、稳就业意义重大,国家经济引擎不能熄火,央行放出的钱需要精准给到支持的对象,因此银行还是需要继续高速度放普惠贷款,虽然在某个时点可能不符合狭义的信贷逻辑,但是符合宏观经济逻辑,是帮助中国经济穿越周期的一种宏观审慎+微观可执行的策略。一方面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确实与低息贷款不匹配,另一方面国家又需要这个“经济引擎”。这种背离是暂时性政策补贴,也是让经济可持续机制。普惠贷款仍需高速发展,其终极目标不是永远背离信贷逻辑,而是以时间换空间:当新兴产业崛起提供新增长点、社会保障完善,降低失业冲击、破产政策和信用修复手段完善时,普惠贷款就可以回归传统的信贷逻辑。在此之前,这种“非市场逻辑”是穿越周期的必要成本。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美方对伊制裁只推迟不取消” 伊朗外长透露拒绝美方要求原因
  • 数说非凡“十四五”丨多个世界第一!为这些“中国名片”点赞
  • 中央气象台暴雨蓝色预警持续,这七个区域有暴雨、大暴雨
  •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推进
  • 张国清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大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 持续提升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 牢牢抓住“安居”这个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点 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老房子改成好房子
  • 埃塞俄比亚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十四五”时期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五成,多地连阴雨争分夺秒抢收抢烘
  • 改革开放走在前|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崛起打造全球科创新高地
  • 重磅!利好来了!七部门联合印发
  • 26年政治联盟破裂,日本进入“多党化时代”?
  •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七成,多重因素促白银价格创新高
  • 经济日报金观平:别让“政绩冲动”妨碍统一大市场
  • 新华每日电讯:为打破“35岁上限”的招聘规则叫好
  • 苹果公司宣布停用Clips应用
  • 乌克兰总统与加拿大总理通电话 讨论战场局势等问题
  • 美多地空管中心再现人手短缺 政府停摆下重要岗位雇员无薪上班
  • 美法院裁定国民警卫队可留在伊利诺伊州但不得执行任务
  • 美政府“停摆”第11天 特朗普要求确保支付军人薪资
  • 风暴来临前,美国航司豁免东海岸航线改票费
  • 英国首相斯塔默将出席在埃及举行的中东和平峰会
  • 比尔・盖茨与泛美卫生组织探讨向低收入国家提供减肥药的方案
  • 美国驻印度大使戈尔称已与莫迪总理讨论双边议题
  • 哈马斯高级官员称将于13日开始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
  • 泽连斯基与特朗普通电话 讨论了加强防空和对乌克兰的支持
  • 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将于13日在埃及举行
  • 特朗普称将不顾政府停摆,计划于10月15日向美军发放薪资
  • 6死多伤,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夜发生两起校园枪击案
  • 伊外长:伊朗永远不会加入《亚伯拉罕协议》
  • 德国中部一“大学城”发生枪击致多人受伤
  • 【“中国游记”第二季②】速来围观!福建梧林这个百年侨村玩起了建筑“混搭”
  • 【决胜“十四五”】书香满溢新时代
  • 美政府裁撤疾控中心核心防疫团队,约130人被解雇
  • 全球瞭望|肯尼亚媒体:全球妇女峰会彰显中国在全球推进妇女权利的坚定承诺
  • 美国田纳西州军用炸药厂爆炸事件尚未发现幸存者
  • 娃哈哈经销商分化:月底局势或明朗
  • 上海市市长龚正会见来沪参加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企业家代表
  • 行走江河看中国|一滴长江水,何以作答“当惊世界殊”?
  • 菲律宾群岛地区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