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衰退将至?

音符科技网

出品 | 妙投 APP

作者 | 丁萍

编辑 | 关雪菁

头图 | 视觉中国

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18 日凌晨,美联储的降息 " 靴子 " 终于落地,如期降息 25 个基点,这一结果本身并不意外,市场早已普遍定价。真正的悬念,从来不在 " 是否降息 ",而在 " 降多少 " 和 " 还会不会继续降 "。

市场早就形成了一个共识:如果只是降息 25 个基点,那意味着这是一次 " 预防性降息 " ——在给经济托底的同时,保留足够的政策空间;如果直接降息 50 个基点,则几乎等于承认情况很糟,美联储在紧急灭火,暗示衰退风险已近在眼前。

如今靴子落地,美联储选择了 25 个基点,但这并不等于美国可以避免衰退。美联储会议纪要已明确,劳动力市场的风险正在上升,消费支出出现放缓,通胀在关税冲击下仍然顽固。这种 " 就业恶化 + 通胀高企 " 的滞胀困境,限制了美联储宽松步伐,使政策比以往衰退时期更谨慎。

问题来了,这样的 " 谨慎 " 能否稳住经济软着陆的希望,还是只是一次 " 温水煮青蛙 " 的拖延?

鲍威尔 " 嘴硬心虚 "

降息 25 个基点并未出乎市场意料,真正耐人寻味的,是鲍威尔的表态。

他表面维持镇定,将此次降息称为 " 风险管理降息 ",并不断强调 " 没有必要快速调整 ",实际上是在为市场释疑——让大家相信这是一次预防性降息,为应对潜在下行风险,而非因为经济已经疲软到必须行动。但在会议纪要和问答环节中,他对未来的担忧却处处可见。

首先,高通胀下的降息本身就充满矛盾。鲍威尔承认近期通胀有所上行,并提到关税对核心 PCE 贡献了 0.3 – 0.4 个百分点。事实也的确不容乐观:8 月 CPI 同比仍上涨 2.9%,核心 CPI 保持在 3.1% 的高位,虽然比 2022 – 2023 年的 " 高烧 " 阶段有所降温,但依旧远高于美联储 2% 的目标。

理论上,在高通胀时期美联储应该选择加息收紧,压制需求,把通胀压下去,但美联储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降息,其背后的逻辑只有一个——经济真的很差。

其次,内部意见的巨大分歧,本身也是一种信号。点阵图显示大概率年内还会有两次降息,但意见分歧极大:有人希望不再降息,也有人主张一次性大幅降息 50 个基点。如此拉扯的背后,正是因为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前景缺乏共识——既担心衰退风险,又害怕降息过快推升通胀。

更大的矛盾在于,美联储的预测与现实存在错位。他们上调未来三年 GDP 增速至 1.6%-1.9%,但同时承认消费者支出放缓、劳动力市场趋弱。

这种 " 纸面乐观 + 现实担忧 " 的组合,让市场对官方预测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决议公布后,各类资产也对美联储 " 口是心非 " 进行了集体反馈:黄金先涨后跌,例如 COMEX 黄金创下 3744 美元 / 盎司的高点后又急跌 50 美元 / 盎司,美股则冲高后快速回落,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先跌后涨。

总体来看,本次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不是因为经济表现良好,而是因为情况可能恶化。鲍威尔试图用温和语气安抚市场,但会议内容和细节却揭示了真实的忧虑——美国经济的风险已经浮出水面,而美联储的谨慎,只能暂时掩盖,而非消除

美国衰退阴影逼近

就业市场实际上早已敲响了警钟

2025 年 7 月,美国仅新增 7.3 万个岗位,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11 万,也跌破了普遍认可的 "10 万岗位衰退警戒线 ",失业率随之升至 4.2%,释放出明显的经济降温信号。

8 月情况依旧惨淡:非农就业仅增加 2.2 万人,失业率升至 4.3%,创下近四年新高。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劳工统计局对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的就业数据做出大幅修正——一口气下调了 91.1 万个岗位,相当于此前公布就业增长的近三分之一,这一巨大修正再次暴露了美国就业市场的基础远比表面看起来更脆弱。

非农数据的疲软只是经济放缓的一个侧面,制造业状况同样令人担忧。美国 9 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跌至 -8.7,远低于 5.0 的预测值,甚至低于最悲观的 -6.0 预测值,这一下滑也进一步印证美国经济正在失速。

除了自然经济周期带来的下行压力,美国的政策因素——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正在反噬美国经济

美国曾是全球制造业霸主,但自 20 世纪末以来,尤其是随着全球化和产业外包的加剧,美国制造业逐渐 " 空心化 ",工薪阶层收入增长乏力,中产阶级萎缩,贫富差距扩大。为了兑现 " 美国再次伟大 " 的承诺,特朗普在 2025 年 4 月大幅加征关税。

关税的本质是进口环节的一种税。虽然表面上是 " 向外国货收钱 ",但最后买单的通常就是美国的消费者和需要用这些进口零部件的美国企业。

这是因为许多进口商品在美国国内缺乏产能或替代性,消费者只能被迫接受更高价格;企业则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不得不提高售价或压缩利润。结果就是投资与消费信心被抑制:资本开支计划延后,工厂扩张搁置, *** 冻结;很多家庭也在物价压力下减少支出。

更严重的是,关税还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和反制措施。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警告,特朗普 *** 的关税政策或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使约 200 万人失业,并让每个家庭损失至少 5000 美元收入。摩根大通在 2025 年 6 月发布的《年中经济展望》中也指出,贸易政策将美国经济下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从 25% 上调至 40%。

这样看来,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也掩盖不了美国经济正在失速的现实

如何影响各类资产?

如果美国走向衰退,其冲击会很快传导到全球。

首先是贸易层面。美国是全球消费大国,其需求萎缩会直接压缩进口。这样一来,许多以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经济体将受到严重冲击,比方德国、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等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国家,大宗商品价格也将因需求减少而承压,拖累能源与原材料出口国。

其次是金融市场。美国作为全球更大的经济体,其衰退会被视为全球经济危机的 " 标杆 "。市场普遍担忧 " 美国都衰退了,全球岂不是更危险 ",这种情绪会迅速通过现代媒体和社交 *** 放大,引发全球风险资产抛售。

这种恐慌情绪会传导到各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难例外。尽管流动性更加宽松了,但信心比资金更重要。如果外部需求衰退预期强烈,对中国出口型企业也将构成压力。当然这是短期影响,长期来看,流动性宽松叠加中国自身的稳增长政策,市场情绪会逐渐修复

避险资产则会受到追捧,更具代表性的避险资产是黄金

黄金具备货币属性、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现在货币属性占主导地位,货币属性这部分需求主要来自全球央行和 *** 基金。如果美国走向衰退,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央行和大型机构可能会加大购金的力度,推动金价上涨。

同为避险资产的美债,短期也会走强,核心在于两点:一是极佳的流动性,二是美国 *** 的信用支持——尽管长期存在争议,但短期违约概率极低。市场一旦恐慌,投资者要的是 " 拿回钱 ",不是追高收益,因此会把钱先放到美元和美债这个全球更大的流动性池里;同时,美联储在衰退时通常会迅速降息并实施购债,把短端利率压低,并以大量买盘抑制长期利率,这进一步强化了美债的短期避险属性。

从长期看,美债会逊色于黄金。市场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债务货币化和美元购买力长期贬值的风险。目前美国国债规模已经突破了 37 万亿美元,更棘手的是持续攀升的利息支出——每年已超过 1.2 万亿美元,甚至超过了国防预算。

美国 *** 未来的利息负担会越来越重,必然会形成 " 借新债还旧息 " 的负反馈循环。2025 年约有 9.2 万亿美元国债到期,约占总额四分之一;在高利率环境下,每次再融资都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再加上 2025 年 7 月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将债务上限进一步抬高,未来偿债压力只会更大。

当美国 *** 发行更多国债,债券供给增加,而全球投资者对美债的净需求可能因去杠杆或对美元前景谨慎而萎缩时,美债价格会有下行的风险。所以说,经济衰退短期内巩固了美债的避险优势,但在长期债务压力与信用担忧交织下,其防御属性可能会被削弱

与之相对的是,美元指数可能呈现 " 先涨后跌 " 的走势

美元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利差,还受制于市场对美联储的信任以及避险情绪。如果美国走向衰退,那么美元作为全球主要避险货币,短期内可能因资金回流而走强。对投资者而言,在风险情绪高涨时,不要盲目做空美元。

从长期趋势看,美元的弱势难以逆转。根源在于全球对美元的信用共识正在动摇:一方面,美国失控的 *** 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本应保持独立的美联储,已越来越深陷政治博弈。

尽管美元体系也在尝试应对,比如推动美元稳定币,短期或许能缓解压力,但这只是治标而非治本。全球去美元化的动力并非 " 美元不好用 ",而是不再信任其背后的制度和信用。美国若试图用技术效率来修补信任危机,注定收效有限。长远来看,这反而会促使更多国家加快发展本国数字货币,最终催生更多元化的货币体系。

最后做个总结:美国一旦走向衰退,或即便只是衰退预期升温,资金通常按这样的路径迁移:投资者恐慌抛售风险资产,资金转入黄金和美债避险,美债需求带动美元短期走强,但债务压力与信用担忧会导致美元长期弱化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数据中心液冷带来新增量!化工板块多空激战,主力资金近5日200亿元加码!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超1913万人次
  •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900点
  • 铜业股早盘逆势走高 中国黄金国际涨近7%江西铜业股份涨近6%
  • 时隔10年,上证指数再度突破3900点
  • 大疆部分产品降价超千元引争议,客服:支持退货及保价服务
  • 新浪基金白话解读《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系列之八:重立“赎回费”的规矩
  • 总对价2.7亿美元!京东物流拟收购京东旗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
  • 阿里通义组建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团队,要让智能体具备“行动力”
  • 华新水泥早盘一度涨超5% 公司终止筹划境外子公司分拆上市
  • 文远知行、广州产投成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出资额约6474万
  • 港股AI短线回调,港股互联网ETF(513770)下探2%,资金高溢价介入,阿里巴巴组建机器人AI团队
  • 先进封装概念持续走强,山子高科、通富微电双双涨停
  • ASMPT早盘涨近7% 野村维持“买入”评级
  • 最高法发布4件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涉非法压占类等
  • 天风证券:上调科伦博泰生物-B评级至“买入” 公司核心产品商业化进程顺利
  • 美国经济走弱?GDP光环下的裂缝正在蔓延,美元前景承压
  • 国泰海通:给予十月稻田“增持”评级 目标价15.49港元
  • 广西南宁陷坑现场已完成回填平整作业
  • 事关稀土出口管制,商务部连发两号公告
  • 中国中铁早盘涨近8% 公司近期中标超500亿订单机构称关注矿产资源重估
  • 广东湛江:已全面完成台风灾后通水、通电、通路、通信恢复
  • 【深度】杭州六小龙后,深圳硬科技新星“群狼”涌现
  • 金风科技早盘涨逾8% 国信证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杭州六小龙后,深圳硬科技新星“群狼”涌现
  • 奥联电子(300585)股民索赔案倒计时,南方精工(002553)索赔案持续推进
  • 券商板块走弱 国盛金控跌停
  • 星光农机(603789)投资者索赔启动,青岛中程(300208)索赔案再获法院立案
  • 南新制药(688189)投资者索赔启动,腾茂科技(873789)操纵索赔案继续推进
  • 浩丰科技(300419)、鸿达兴业(002002)股民索赔案持续推进
  • “大冤种”!大疆突然降价,有的便宜近1500元,网友炸锅
  • 长江生命科技早盘上涨7% Polynoma与RNAZ业务合并
  • 今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发布张军桥等69人上榜
  • 黄金股大涨,沪金再创新高
  • 证券板块走弱,国盛金控跌停
  • 英伟达、甲骨文、AMD只是开始?Altman:OpenAI还有更多大交易
  • 五重动力推动:长线流动激活全域市场,AI赋能服务优化
  • 汇丰拟将恒生私有化,市场关注汇丰战略意图
  • 纽约起诉多家社交媒体巨头涉嫌让儿童上瘾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