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上海知名三甲医院,女子崩溃:就诊过程被 *** 放网上,隐私被侵犯

音符科技网

近日,市民李女士反映,自己在上海某知名三甲医院就诊后,发现其看诊视频,未经同意就被发布在,该医生的社交平台账号上,虽然面部有被打码,但身形、声音和病史等细节,让熟悉她的朋友一眼便认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拍摄就诊过程,网上公开发布后朋友来问,回想自己的就诊经历。李女士表示,当天就已经感觉到不适。

6 月 13 日,李女士按照预约时间,前往上海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就诊,进入诊室后,就看到除医生之外,还有四五个身着医护装的年轻人在诊室里。

只见上述几名年轻人时而交头接耳,时而低头记录,但始终无人告知李女士他们的身份以及在场的原因。" 坐在诊椅上,感觉像是被围观。" 整个问诊过程,这些人一直没有离开过诊室。

因急于问诊,李女士只得按捺住不适,全神贯注于与医生交流。她表示,在就诊过程中并未察觉有拍摄设备正记录其看诊情况,也无人告知会被用作 " 诊疗素材 ",更没有意识到一次普通就诊会在一个月后给自己带来巨大困扰。

7 月中旬,李女士收到朋友转来的一条视频," 问视频里的人是不是我 ",点开视频的瞬间,她就一阵头皮发麻,视频内容正是自己此前就诊的经历。尽管在公开发布的视频中,对自己面部做过小范围马赛克处理,但衣着和手提包、清晰可辨的话语声,以及医生分析病情过程中提及的关键病史信息,都让朋友 " 一眼认出 ",也让其陷入尴尬与不安。

医生账号公开发布的视频(受访者供图)

该医生视频账号的 " 门诊实录 " 合集,发布了 78 个患者看诊案例

" 太生气了,我感觉自己的隐私被彻底侵犯了。"说起看见视频的瞬间,李女士语气还是很激动。" 当时整个人都懵了。从进入诊室到离开,没有任何人提示我有可能被拍摄,更不用说征求我的明确同意了。" 李女士强调," 看病是极其私密的事,谁愿意未经同意就把它公之于众?"

李女士的经历被报道后,不少网友感同身受:真的很过分。

患者隐私保护应该如何认定?仅面部打码是否算尽到隐私保护义务?事实上,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在自媒体日益普遍的时代,这一幕已在众多患者身上上演。

记者调查发现,全国不少三甲医院的医生均在各大平台开设 " 科普账号 ",且普遍采用 " 专业解读 + 病例分享 " 的模式,通过真实诊疗场景增强科普内容的吸引力和可信度。其中,部分账号通常拥有可观的粉丝数,所发布的案例视频常获得数千点赞和评论,但在患者隐私保护方面却存在明显漏洞和隐患。

许多有此经历的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达不满

社交平台上,为数不少的网友留言反映相同遭遇,作为公开发布视频里的主要人物,患者知情同意权没有被充分尊重:

有人拔牙期间被拍摄,医生告知会被用作 " 案例 ";

有人就诊期间看到相机,可拍摄人员未明确告知用途;

有人完全不知道被拍摄,视频就直接被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直到患者发现或投诉后才下架

为规范医疗科普内容创作,保护患者的权益,2025 年 3 月 20 日,上海推出了全国首个 " 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 ",其中明确指出" 禁止发布违背伦理道德、公序良俗、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 "。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究竟要怎样界定 " 侵犯他人隐私 " 的标准,各方的意见不一。

许多医疗自媒体创作者认为,只需对患者面部进行打码处理即尽到隐私保护义务。但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这一做法存在明显局限:

一方面,只对面部进行处理,无法有效隐匿患者其他身份特征,如衣着、音色、病史信息等;

另一方面,诊疗过程中,透露出工作类别、生活习惯、居住区域等信息,或均成为识别患者身份的关键线索。

且一旦此类看诊视频发布,其传播范围难以控制,可能被下载、转发,甚至被二次剪辑传播,进一步扩大隐私泄露风险。而现有下架机制通常滞后于传播速度,如若发生隐私泄露,损害难以挽回。

自发现视频的次日,李女士便开启 *** 之路。经多次沟通,目前相关视频已被删除,但李女士坚持要求医生道歉的诉求,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应

其间,李女士曾咨询专业律师。律师明确表示,医生未经明确同意拍摄并发布就诊过程,确实涉嫌侵犯患者的肖像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从法律层面构成侵权。同时,律师也提醒李女士,这一类侵权案件 *** 面临现实困境。患者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收集证据、进行公证、提起诉讼,且即便胜诉,赔偿金额一般都弥补不了患者所遭受的精神损害。

寻求医学科普与平衡隐私保护,医学科普有重要社会价值,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缓解医患信息不对称。如今,医疗自媒体快速发展,如何平衡科普公益性与患者隐私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市民普遍呼吁,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患者同意流程,确保患者在充分了解视频用途、传播范围和潜在风险的基础上,通过书面同意形式做出真实意愿表达;同时,明确患者可以随时撤回意见并且不影响后续就医。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为隐私保护提供更多可能性,除基本面部打码,还可采用变声、背景替换、体型模糊等处理技术,更大限度保护患者隐私。

此外,医疗自媒体监管需建立多方共治机制:

平台方应完善审核机制,重点审核医疗科普内容;

行业协会制定更细致行业准则;

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力度;

在隐私保护判断标准上,充分尊重患者主观感受,建立便捷反映渠道,及时回应患者关切。

" 希望我的经历能推动医疗自媒体行业规范发展。" 李女士表示," 科普很重要,但不能以牺牲普通人隐私为代价。"

你在就诊时遇到过类似情况吗?你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国庆中秋长假,北京全市公园接待游客超1382万人次
  • AI金融科技公司Optasia拟在南非上市,计划募资3.75亿美元
  • 永和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212%-225%
  • 软银集团将以54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 海南发展:拟申请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破产清算
  • 美国、卡塔尔、土耳其加入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将如何影响局势?
  • 新疆交建:拟中标4.83亿元高速公路施工项目
  • 国庆长假6场,“巴伐利亚之声”刷新上海歌剧热力值
  • 中国银河证券:双节期间事件梳理及市场展望
  • 哈马斯称已与以色列交换待释放人员名单,以极右翼部长再入阿克萨清真寺区域
  • 华新水泥:终止筹划境外子公司分拆上市
  • 以国家安全部长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区域
  • 发言人称哈马斯和以色列交换了将被释放的人质和囚犯名单
  • 国泰海通:料港股本季有望创年内新高 科技仍是主线 关注新消费及创新药资产
  • 灯塔专业版:国庆档平均票价同比明显下降
  • 英国Vertu汽车公司称捷豹路虎网络攻击事件或致其损失高达740万美元
  • 上海文旅多元业态发力,长假前四天游客增长超两成
  • 诺诚健华:子公司与Zenas签署授权许可协议
  •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家钱可久逝世,享年93岁
  • 博菲电气:拟转让全资子公司博菲新能源100%股权
  • 周天勇:农村建设用地改革,先后•怎么改•效果如何的兵棋推演
  • 新科诺奖得主批评美政府削减科研经费政策
  • 1万亿美元的大单,OpenAI的钱从哪来?
  • 国庆中秋假期收官:旅游产品预订量和客单价均同比提升,“鸡排哥”带火景德镇旅游
  • 【决胜“十四五”】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 天风策略:平稳的十一
  • 贵金属矿业股上涨 因金价突破4000美元
  • 当老人鞋巨头,卖起有机食品
  • 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48%,恒生科技指数跌0.55%
  • 广东肇庆男子拒服兵役被通报:罚款2.9万余元,不得录为公务员
  • 电广传媒:通过达晨创投持有瑞立科密412.88万股,占其发行后总股本2.2915%
  • 亚马逊计划2027年前在比利时投资11.6亿美元
  • 今年第23号台风“娜基莉”生成
  • 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宣布启动升级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全球财政困境加剧,美元逼近两个月高点
  • 美联邦航空局称政府“停摆”波及其信息服务
  • “超级黄金周”怎么过?小众目的地受欢迎,夜游热度大涨
  • 最新!重磅榜单出炉!
  • 朝方为中国上海艺术团举行欢迎宴会
  • “双节黄金周”茶百道多家门店销量增长超1000%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