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普惠金融新变:增速分化,利差收窄

音符科技网

  来源:财经五月花

  作者:陈洪杰

《财经》拆解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中报发现,大型商业银行普惠业务占比正持续提高,整体增速在双位数以上,但不少中小银行增长乏力

  在“五篇大文章”中,普惠金融最早被提及,其配套支持政策也较为完善。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普惠金融在量上已经处于全球领跑地位,并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5年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再刷历史新高,达到35.57万亿元。这其中有哪些新的变化,哪些银行又普又惠,资产质量又会如何?

  近日,《财经》拆解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中期报告相关数据,发现三大不同点:

  其一,大型商业银行普惠业务占比正在持续提高,整体增速在双位数以上,但不少中小银行增长乏力,与上年末相比增速低于5%。等机构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出现了负增长,的普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了60亿元。

  其二,贷款利率下行,大小行利差收窄。2025年上半年国有大行(未披露相关数据)的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行,在2.94%至3.17%之间;而中小银行的利率降幅更大,部分机构的降幅甚至超过80个基点,绝大多数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4%以下,的利率是3.07%。

  其三,不良率攀升。从个人经营贷款业务数据可发现,绝大多数银行的不良率普遍较之前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的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达到3.3%,的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突破6%。

  增速分化:从-4%到18.5%

  凭借持续增强的数字化能力,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正不断提升,目前占比提升至45%左右,相较而言,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末和2024年末的占比则分别为32%、34%、37%、40%和43%。

  进一步来看,在披露相关数据的上市银行中,截至2025年上半年,六大行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更高,为18.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62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0.7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62.55万户。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对接各级 *** 推送的各类清单,累计为276万户小微企业授信4.05万亿元,为273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02万亿元,授信户数、金额和贷款户数、余额均居同业首位。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18.5%,高于全行贷款增速11.2个百分点;新发放贷款年化利率3.14%,较上年下降30个基点。”农业银行在半年报中称。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在六大行中第二,为17.3%,比年初增加5013.74亿元,余额为3.39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243.1万户,增加34.7万户。

  以16.39%的增速位居六大行第三。截至6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39%,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中小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发生了分化。部分银行增速不错,、重庆银行、等依然保持双位数的增速;半年报中,增速更高者为旗下的中信百信银行,2025年上半年末该行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1.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65%。

  “以科技和数据驱动金融服务创新,探索前沿科技应用,报告期内通过先进数据治理体系与AI引擎分析,构建全息用户画像,助力中小微企业授信审批效率提升65%,解决普惠小微客群融资慢难题,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中信银行在2025年半年报中如是描述中信百信银行的成果。

  但大多上市中小银行的增速下降至个位数。常熟农商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标杆银行,2025年中期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043.45亿元,较2024年末1010.59亿元,增长33亿元。

  “这种现象需要关注。常银微金模式是银行业公认的典范,不仅成功复制到兴福村镇银行,而且实现了向同业进行系统化输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金融样本。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降至3%,这说明下沉市场正趋向于饱和。”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银行出现了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负增长的情况。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43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56亿元;贷款及垫款总额1.6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6%。在2024年末,该行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8.35%。

  上半年末,郑州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25.78亿元,其2024年末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36.85亿元,出现负增长;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4060.94亿元,较上年末增幅4.75%。

  上海银行的2025年半年报并未公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数据,但披露了普惠贷款余额,为1447.46亿元,2024末这一指标为1507.26亿元;上半年该行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2%。

  2025年5月7日发布的《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聚焦小微企业真实有效的经营性资金需求,提供充分的信贷供给,力争实现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通知》还称,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要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各金融监管局要督促辖内法人银行力争总体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对改革化险等任务较重的地区和机构,可实行差异化安排。

  贷款利率下行:有股份行降至3.07%

  价格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价格竞争加剧。但随着货币政策传导的好转,不同类型银行在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上的差距正在减少,价格竞争有望降级。

  据《财经》记者统计,近20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五家国有大行(邮储银行未披露相关数据)的利率在2.94%-3.17%之间,较此前有所下降。

  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中小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降幅更大,有机构降了85个基点。大部分在A股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4%以内,兴业银行的利率降至3.07%,南京银行利率为3.31%。

  “对普惠小微贷款实行定价补贴,增强业务一线营销拓展性;将普惠小微贷款指标纳入考核体系;线上线下产品齐发力,满足普惠小微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等。”兴业银行在2025年中报里提及。

  南京银行2025年中报的其他数据显示,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11.98亿元,较年初增长168.11亿元,增速12.51%,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80个百分点;贷款户数51134户,较年初增长5483户,实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目标;报告期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24年全年加权平均利率下降0.35个百分点。

  “以前大行的贷款利率能比我们低200个基点或者更多,但现在由于金融供给充分,大中小行贷款之间的利差在减少,大行与不少中小行的利差缩窄到100个基点,甚至有国有大行与全国性股份行的利率拉平。”多位中小行人士表示。

  贷款利率整体的下降,得益于近年来金融市场较为充分的供给。在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层更是14年来首次将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

  从金融数据看,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1月-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

  当下,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和基础货币,传导机制为“央行到大行、股份行,再到中小银行以及非银”。“整体上来看,流动性较好,各类金融机构都不缺钱。”一位银行业人士称。

  大中小银行之间贷款利差的收窄还得益于银行业开启的“反内卷”倡议。例如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称,破除旧的发展模式,防止“内卷式”竞争等。

  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提到,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入驻融资服务中心,开展小微企业普惠贷款的利率定价研究,指导各商业银行普惠贷款科学定价,避免银行“内卷式”竞争和贷款资金空转套利。

  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在发布的《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中称,防范涉农金融风险;防止并纠正对涉农优质客户过度授信、内卷式竞争等现象。

  7月,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反“内卷式”竞争会议,提出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监管要求,拟按照“1+3+N”的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

  “1”指监管部门出台综合整治“内卷式”负面清单,“3”指公会制定出台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倡议书和承诺书,“N”指相关业务领域的行业自律举措。

  一位国有大行高管曾表示,金融机构仍普遍存在规模情结,并且以“内卷”和非理性竞争的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削弱了利率政策的传导效果,原因之一是,贷款利率下行快,一些机构发放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明显偏离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金融机构不宜在利率上过度‘内卷’,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会存在被套利者盯上乃至组团套利的风险。”有行业人士建议,金融机构应基于当前的监管风向,认真评估产品定价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

  提质控险:有银行不良率超6%

  2018年至今,中国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呈现持续快速扩张态势,在信贷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由于分母效应的影响,当前普惠金融贷款不良率指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另外,新发放贷款尚未经历完整经济周期的风险检验,加之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延缓了部分信用风险的显现。

  对于普惠业务的整体风险情况,各家银行披露并不全面。鉴于数据可得性限制,《财经》记者沿用行业惯例,尝试通过分析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这一指标,了解普惠贷款风险的部分表现情况。

  据《财经》记者统计,20家左右的上市银行公布了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仅、青岛农商行等少数机构的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十余家银行的资产质量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向下迁徙的情况,不良率超过3%的银行分别有宁波银行、、重庆银行、

  其中,宁波银行的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为3.30%,2024年末为2.97%;苏州银行的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为3.50%,2024年末为3.18%。

  重庆银行在2025年上半年的个人经营性贷款金额为216亿元,不良率达到了6.23%,2024年末的不良率为5.70%。

  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升高与个人经营贷款规模减少有关。2025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个人经营贷款889.12亿元,占比5.13%;2024年末1018.41亿元,占比6.9%。2025年上半年,苏州银行的个人经营贷款306亿元,2024年末350亿元。

  对于普惠小微贷款面临的“控险保质”的压力,行业人士建议,商业银行应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精准化风控升级。同时,拓宽风险化解途径,坚持现金清收优先策略,深化市场化处置机制,优化不良贷款核销管理,完善处置工具组合。

  “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和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建立完善的信用记录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系统化采集农户家庭资产、生产经营、信用记录等关键信息,多维度交叉验证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建立真实、完整、动态的信用档案,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更精准地识别借款人的偿付能力,从而降低贷款违约的风险。”德勤在2025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

  “此外,还应加强准入关口管理,防范不法中介渠道获客,防止客户信息失真、不良贷款积聚,降低系统性风险隐患。”德勤还建议,可依托 *** 设立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对接“风险补偿资金”获得不良贷款风险分担支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菲律宾一桥梁垮塌
  • 准备观赏!今年中秋满月是一轮“超级月亮”
  • 法国辞职总理离任讲话:执政条件不具备
  • 以哈冲突爆发整两年,以军平均每天杀害92名巴勒斯坦人
  • OpenAI与AMD宣布百亿美元芯片大单:前者入股后者至多10%
  • AMD盘前大涨18%,消息称公司与OpenAI签订芯片供应协议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67160人死亡
  • 欧尔班:匈牙利不打算加入欧元区
  •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华裔新生代丨月饼为何会有团圆味?“00后”华裔青年懂了
  • 视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为偶像 高市早苗势将带领日本向右转
  •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以军平均每天杀害92名巴勒斯坦人
  • “第二战线”的极限施压
  • 高盛策略师称美国企业盈利有望超预期 AI前景与经济韧性成助力
  • 专访《震耳欲聋》饶晓志、万力:面对困难,勇于“发声”求助
  • “电影海报界的米开朗基罗”雷纳托·卡萨罗去世,享年89岁
  • 追完晓华追“鸡排哥”,我们到底在找什么?
  • 胡锡进:美国在军事、科技、贸易各个方向压制中国的能力都被推翻了
  • 参加酒席成为农民生活新负担
  • “欧中合作具有广阔空间”——访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驻华代表费可迪
  • 伊朗称暂无新一轮谈判计划,将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对话
  • “3000米跑步、200米负重往返跑”,五粮液公开招聘141人,部分岗位要体测!成绩占比60%,低于60分视为不合格
  • 假日上演多彩演出:喀斯特地貌成为沉浸式载体,与苏东坡千年之约……
  • 鉴定出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三名科学家获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一个海岸派出所台风下的“逆行”:一天三次紧急救助受困群众
  • 上海旅游节花车评比结果揭晓,“周同学”获最受观众欢迎奖
  • 比配料表更重要的表,九成的人却从来不看
  • 国庆中秋假期后半程再迎小高峰:最后三天酒店预订量同比翻倍增长
  • 今年中秋“十六圆”!“超级月亮”观赏指南请收好
  • 上海迎20年来最热中秋节,还打破一项最晚高温日的纪录
  • 机构预测明年净利暴增超5倍的科技股,23股上榜!
  • 大摩:8月香港零售销售胜预期 九龙仓置业及希慎兴业股价或受惠
  • 海通国际:首次覆盖金沙中国予“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25.6港元
  • 特朗普权力迎最高法院的终极考验
  • 特朗普批评联邦法官叫停派兵计划却搞错其性别
  • 中银国际:首次覆盖FORTIOR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40.5港元
  • 金正恩登上“崔贤”号驱逐舰
  • 交银国际:升新世界发展目标价至9.7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 汇丰控股:在港交所等交易所回购约192万股
  • 蒙牛乳业:以约1441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