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观察|AI能否助力国产动画崛起?

音符科技网

谷歌Nano Banana掀起的文生图风暴再次点燃了生成式AI赛道,它以工作流的形式重新定义了文生图大模型,在图像一致性和可控性上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提升,使用户得以告别“拆盲盒”式的提示词游戏。凭借Nano Banana更强大的功能和更便宜的价格,谷歌Gemini应用一举超越ChatGPT成为美国iPhone应用总榜之一名,并跻身108个国家iPhone应用总榜前五名。

《灵笼》第二季剧照

而另一条新闻,虽没有引起太 *** 澜,却预示着一个产业崛起的机会——艺画开天 *** 的原创国产动画《灵笼》第二季完结一个月后,在海外权威评分网站IMDB获得9.5分的超高评价,一举刷新国产动画更高分纪录。《灵笼》第二季是代表当前国产动画工业化水平的标杆级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同时也是国产动画出海的重要名片。

试想,生成式AI与国产动画这两条快速上升的曲线,当它们交织叠加在一起,能否成就国产动画的加速崛起?

事实上,Nano Banana以及与它类似的AI模型,已逐渐成为中小团队和个人创作者的重要工具,随着大模型能力越来越强,生成式AI正在向产业端步步逼近。

越来越多的动画工作室尝试借助AI模型批量生成角色关键帧,以大幅缩短 *** 周期,或者将写实图像转换为指定风格的动画图像,比如之前爆火的吉卜力滤镜。许多AI工具已能够完成关键帧之间的补帧,而在传统动画行业,中间帧绘制这种枯燥繁琐的工作一般由新手画师完成。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AI时代国产动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黄金年代:需求井喷VS产能瓶颈

以被誉为国内“移动互联网元年”的2010年为标志,2010年之前是电视动画时代,这个阶段动画产业的消费形态是时段化、频道化的,边吃晚饭边看动画,是80后、90后一代的共同记忆。

2010年开始,则是 *** 动画时代,不同于固定时段和频道的电视动画,这个阶段的消费形态是开放式、点播式的,依托流量和IP迅速发展,但国内 *** 动画的消费习惯还没养成,与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还有很大差距。

在腾讯、B站为代表的国内平台的持续深耕下,国产动画的消费市场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流量+IP+X”的消费形态,这个X包括游戏、潮玩、众创、众筹等大量的新消费形态,甚至可能是NFT、RWA。

正如艺画开天创始人兼CEO、《灵笼》文学策划阮瑞在接受访谈时讲到的:“作为动画剧,时至今日,在各大平台的影响力、播放量,包括商业收入,和真人剧平齐了,甚至可能有一些超越。这在十年前是不太敢想的一件事情。”

从核心消费群体的构成看,国产动画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年代。

80后、90后看着动画成长的一代人已经成为消费主流,而Z世代(1995—2009年出生)和α世代(2010年后出生)更是与生俱来的动画消费群体。根据中研普华《2025—2030年中国动漫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的分析,2025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4500亿元,较2019年增长457%。二次元用户规模突破5亿人,付费用户占比超45%,人均年消费达800元。

然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能阻止动画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产能。

动画行业的产能瓶颈集中体现于普遍存在排期现象。业界看来,IP触达核心消费群体最有效的形式是动画剧集,所以优质动画剧集基本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而欧美日,甚至包括中国的产能也都严重供不应求。

如果要新开一部动画剧集,等工作室排期就需要两到三年。超出外界想象的是,在数字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动画剧集 *** 仍旧是一个手工行业,40%左右的工作量是在纸上进行的,一部12—24集的动画剧集, *** 周期往往需要2—3年,加上等排期就是4—5年。就拿《灵笼》系列来说,观众在之一季完结后,就经历了长达4年的等待。

面对困扰已久的产能瓶颈,生成式AI带来了破局希望。

二、批量制造“新海诚”

8月23日,国内上线了一部以《山海经》为蓝本的AI原生动画剧集《有山灵》,实现了从角色设计到成片输出的全链路AI *** 。它的核心 *** 团队只有5个人加上1个大模型(即梦AI), *** 周期仅用了6个月。

这种“5人团队+AI大模型”的协作模式,使长篇动画 *** 成本降低至传统模式的十分之一。据悉,浙江大学已将《有山灵》纳入“AI 叙事”课程案例,并开设“Prompt美学”专业方向。

动画强国日本也早已开始拥抱AI,并且是中国AI。

在日本,众多创作者利用某知名国产大模型完成从剧本到成片的“端到端”生产。柔树特效 *** 的动画《观察者悖论》,全网播放量突破300万,角色设计、分镜绘制、特效生成均由AI完成,每周更新一集的效率更是远超传统团队。“一人工作室”模式在日本迅速流行,成为新一代内容创业者的主要选择。因而有动画创作者感叹:“只要掌握了 *** ,谁都可以使用它。即使是那些过去放弃梦想的人,也有可能成为顶尖的创作者。”

相信基于国产大模型对东方美学精准深刻的理解,国产动画行业将涌现出一大批像新海诚一样的顶尖创作者,以个人的才华创造出惊艳世界的表达。

但即便天赋如新海诚,也会从早期“一人扛下全流程”的独立创作,过渡到与工业化团队的完美融合。因为,动画行业产能爬坡的关键必须是工业化,今后则是AI加持的工业化。

三、产能飞升靠AI

就目前AI模型的能力来说,《有山灵》《观察者悖论》以及随后的AI原生作品,在精细程度和 *** 规模上,与《灵笼》这样的大型项目还难以相提并论。

项目越大,管理和成本控制越难。《灵笼》第二季在作品之外的重要意义是——在 *** 技术与工业化流程上完成了系统性突破,为国产动画工业化树立了新标杆。

*** 团队通过技术迭代与流程重构,实现了生产效率与画面质量的双重提升,单集渲染成本降低40%, *** 周期缩短30%。

一方面得益于Unreal Engine 5(UE5)引擎的应用——使场景搭建效率成倍提升,灯光调试时间减少70%,大幅压减了传统流程中的重复劳动。画面精细度大幅提质,实现单帧毛发渲染量超过200万根,角色建模达到“毛孔可见”级别。 *** 规模上,支撑了全季超过1.7万个独立镜头,镜头复用率低于10%,特效镜头难度较之一季翻倍。

另一方面,构建了“人机协同”的工业化流程——通过十余个软件平台的数据互通,实现项目全程“无纸化”开发。通过AI完成生物设计初稿(如噬极兽形态的基础轮廓生成)、分镜草稿的快速迭代,以及重复性资产的批量处理,使美术团队得以将精力集中于角色情感刻画与场景氛围营造。

2025年8月,艺画开天官宣《灵笼》第三季定档2026年上线,这份及时交付的底气,与其沉淀的工业化产能不无关系。

但AI对动画工业的革命不会就此止步。

一是工业级大模型。生成式AI能力会越来越强,操作难度、使用成本会越来越低。比如国内某些图生视频模型,已能够支持"演技生成",精准表现复杂细微表情,并支持复杂运镜切换和精准提示词遵从,提升创作可控性。而混元、即梦、可灵等模型也在持续进化出新的能力,同时还有通义万象等模型陆续加入竞争,不断把模型能力卷出新高度。创新的飞轮正在加速运转,一旦突破创作可控性和精细度的天花板,极有可能跑出工业级的大模型,彻底颠覆传统创作模式。

二是智能化创作引擎。UE5等创作引擎或将进一步降低AI工具的集成门槛,内置更多生成式AI插件,形成全流程AI工具链,或者与创作Agent协同工作,持续简化复杂内容的生产流程。同时,会诞生一批AI原生创作引擎,比如谷歌刚刚发布的由Nano Banana提供支持的AI画板工具Mixboard,支持用自然语言编辑图板,并使任何想法即时可视化,可以看作是AI版的Photoshop。而目前主流的动画 *** 软件平台,均有被AI重铸的可能。

三是分布式生产模式。随着技术成熟,未来的动画 *** 模式很有可能演变为“智能驱动的以导演为中心的分布式生产”。在这个生产系统里,导演是核心,发布生产指令,系统内的人工节点和智能节点(Agent)通过智能化协作平 *** 成各环节 *** 任务,快速完成从创意到产品的生产。系统内的每一个节点同时又可能是另一个动画项目的导演,组织生产系统的资源并行实施其他项目的生产。所有的节点,在时空上可以是异步异地的,他们自由组织,按需执行生产任务,他们是无数个宫崎骏、新海诚和饺子,是人类,或者不是人类。而未来的动画行业,一定是混合型人才的时代。

四是众创型IP孵化。原创动画IP的产生动能不再只靠个体或 *** 团队的*,更有可能是数据驱动的循环增益。比如腾讯动漫在《时光 *** 人》第二季通过弹幕投票决定剧情走向。《灵笼》第二季更新期间, *** 团队与观众建立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创作调整和叙事优化,最终达成从“作者叙事”到“共创叙事”,B站也诞生出一批颇受观众欢迎的“灵学家”。

动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优秀作品的每一帧都藏着画师的美学思考。即使在AI高度发达的未来,人类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和手工技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AI加入的意义,不只是把已有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用智能化手段来代替,更在于通过“人机协同”的创作方式,创造光凭人力难以企及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期待国产动画加快驶向智能时代的星辰大海。

(作者陶鹤山为数字经济工作者,从事数字化领域政策规划)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特朗普:相信哈马斯已准备好实现持久和平
  • 10月4日外盘头条:美国政府停摆延长至下周 特朗普考虑减免本土汽车制造关税 伯克希尔将董事长和CEO职位分开
  • 慕尼黑机场再次暂停运营 因可能受无人机影响
  • 特朗普:以色列必须立即停止对加沙的轰炸
  • 美国债市:国债在ISM数据公布后小幅下跌 SOFR期权押注利率路径
  •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初见成效 哈马斯同意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
  • 白宫:特朗普将对哈马斯“接受”他的和平计划作出回应
  • 观点综述:美国政府停摆可长达29天 AI投资热是泡沫
  • 美国股市:美股涨势遇阻 科技股回落拖累大盘
  • 美国参议院两党法案均未通过 政府停摆延长至下周
  • 湖南邵阳市邵东市发生2.0级地震
  • Perplexity AI创始人:Comet浏览器提升生产力助企业减少人力需求
  • 10月4日美股成交额前20:英伟达止步六连涨
  • 美参议院否决两党临时拨款法案,政府停摆持续
  • “双节”长假跨境游升温海外华人旅游业者接待忙
  • 周五热门中概多数下跌 阿里巴巴跌0.72%,理想汽车跌3.99%
  • 释放人质、移交加沙地带管理权,哈马斯提交对特朗普“20点计划”回应
  • 原油:油价上涨 特朗普对哈马斯下最后通牒提高了风险溢价
  • 10月4日收盘:道指与标普指数再创新高,本周三大股指均录得涨幅
  • 哈马斯同意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并向特朗普致谢
  • 阿根廷政府周五抛售约2亿美元以支撑比索
  • 美国考虑为本土汽车制造大幅减免关税
  • 美联储副主席Jefferson再提就业与通胀双重挑战
  • 美国参议员沃伦:特朗普应于今日公布就业数据
  • 美联储洛根暗示通胀是首要问题 敦促对降息保持谨慎
  • 美联储传声筒:哈塞特对美联储“带有党派色彩”的指控相当重磅且存在矛盾
  • 尾盘:美股涨跌不一 纳指小幅下跌
  • 美财政部证实将为纪念建国250周年及致敬特朗普打造印有其头像的1美元硬币
  • 泽连斯基:俄罗斯再次袭击天然气基础设施
  • 美联储副主席重申对就业与通胀双重压力的担忧
  • 白宫新闻秘书:美国正在监控俄罗斯对北约的挑衅
  • OPEC+周末会议临近 成员国在下月增产规模上分歧犹存
  • 以军称已有87万巴勒斯坦人从加沙城撤离
  • 摩根士丹利:美国国债期权显示政府停摆可长达29天
  • 欧洲股市录得5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受人工智能乐观情绪推动
  • 美国政府关门:参议院再次就拨款问题投票,通过的希望渺茫
  • 美军打击又一艘疑似贩毒船 击毙四人
  • 欧洲债市:英国国债四周来首次录得周涨幅
  • 经济数据推迟发布引发担忧 白宫称企业、家庭乃至美联储如同盲飞
  • 美军袭击委内瑞拉附近海域“贩毒船只”,船上4人死亡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