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最怕男人拍照

音符科技网

每逢 " 十一黄金周 ",全国都像按下了 " 迁徙模式 ":高铁座无虚席,高速路成停车场,景区里人满为患。

而在 " 人人出游 " 的背后,还有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拍照留念。

可就在这个环节,不少人笑不出来了。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当你兴致勃勃交出手机后,你的男朋友 / 老公会把你拍成什么样。

是 " 消失的她 ",画面里只有风景没有人?

还是 " 鬼见愁 ",角度奇怪到堪比灵异大片?

抑或是 " 拍完就分手 ",把女友拍得像深夜恐怖片里的路人甲?

这些图片早已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形成热搜话题,评论区里一半人笑到头掉,另一半人哭喊 " 实名羡慕别人家的女友照 "。

明明是想留下美好回忆,结果却因为 " 直男式摄影 " 成了笑话。

这个十一,出游的照片该怎么办?也许,是时候认真聊聊了。

" 不可描述 " 的画面

如果说十一出游更大的 " 玄学 ",那一定是——把手机交给男朋友拍照。

因为结果往往和你心里期待的 " 大片 " 完全是两回事,甚至可能直接毁掉一整天的好心情。

*** 上对此流传的一句话很扎心:" 交给男人拍照,就像把青春交给空气,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些年网友总结出了 " 直男摄影 " 三大经典类型,看过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先说 " 消失的她 "。这是 " 直男摄影 " 的入门级灾难。这类作品的核心思想是:景色永存,人类可以忽略。

很多女生出去玩,心里想着 " 我要拍一张人景合一的美照 "。结果男朋友拍完递过来一看——啊?人呢?

只见大好河山,蓝天白云,绿树青山,主体人却像空气一样消失不见。要么是被挤到画面边角,只露半个肩膀;要么整个人被花草树木挡住,仿佛在玩 " 找不同 "。

比如这张,画面宏伟壮丽、色彩斑斓,完全可以当建筑系教材。唯一的问题是女朋友成了照片里的 " 隐藏彩蛋 ",要拿放大镜才能找出来。

还有长城这张,女朋友兴致勃勃摆好 pose,结果在密密麻麻的游客里,她的存在感甚至不如一旁靠墙犯困的小男孩。

如果说 " 消失的她 " 至少还能欣赏风景,那么 " 鬼见愁 " 就是彻底的灾难大片。

直男摄影更爱的拍摄方式是——从下往上怼一张特写,把人的下巴拍成双层,把鼻孔拍得格外抢镜,再配上阴影和逆光,效果堪比午夜灵异剧。

比如这张蓝绿荧光照,活生生拍出了 " 西湖夜游 · 怨灵惊魂 ";

还有这张海边夕阳,原本的氛围应该是偶像剧女主奔跑入海的唯美场景,结果拍成黑黢黢的 " 海妖出没警告 "。

更离谱的是夜景这张,光影拉得七零八落,女朋友被拍成半透明漂浮物,像刚走错片场的《聊斋》女鬼。

图片一出,评论区直接炸了锅。有人调侃说:" 不仔细看的话,还真以为是哪个恐怖电影的宣传照。" 还有人说:" 直男摄影的一大信条就是,永远不帮你避开最丑的角度。"

最狠的还是 " 拍完就分手 " 系列,往往能让人瞬间失去恋爱耐心。

比如骑鸵鸟合影这张,原本是浪漫的 " 女孩骑鸵鸟 ",结果男朋友抓拍得刚好让鸵鸟脖子替换了女友的脸,直接进化成 " 鸵人混血 " 新物种。

还有这张与 " 鸵人 "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 人模狗样 "。

还有餐厅这张,别人情侣约会是烛光晚餐,这位男友拍出来的效果却像女朋友被恶灵附身,翻白眼、面部扭曲,下一秒感觉就要扑上来咬人。

再看这张喷泉照片,本来是想营造 " 人在水边,岁月静好 " 的文艺感,结果男朋友快门一按,喷泉的水柱正好对准位置,画面秒变 " 不可描述 "。

最后压轴的是这张海边黄色裙子三连拍,本来想要 " 风吹裙摆 · 仙女下凡 ",结果拍出来的动作僵硬又鬼畜 ......

看完这些图,你就会发现:直男摄影的统一美学是——让你消失,让你恐怖,让你丑到亲妈都不敢认。

于是朋友圈里别人家男朋友交出的作品是 " 氛围大片 ",你家男朋友交出的作品是 " 表情包收藏夹 "。

还得是这届网友会总结:" 把手机交给男朋友,就等于交给了 FBI,他们一定能把你拍到案发现场里去。"

直男摄影:全是敷衍,毫无耐心

如果说 " 直男摄影 " 翻车图能形成全国统一现象,那问题就不只是个别发挥失常,而是背后有着一套 " 直男逻辑 " ——心理、审美、技能,三方面一起掉链子。

先说心理层面。对很多男人来说,拍照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任务。就像打卡、像完成作业,甚至比打扫卫生还敷衍。

女生会把拍照当成旅行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前查好攻略,想好姿势,还要找准角度,等光线合适才出手。

男生呢?往往表现出一种 " 行了行了,赶紧拍完好去下一站 " 的急躁。

很多网友吐槽过:女朋友调相机十分钟,男朋友摁快门两秒钟;女朋友拍他能拍出 " 韩剧男主 ",他拍女朋友能拍出 " 身份证补办照 "。这种耐心的差距,直接决定了成果的天差地别。

再说审美差异。女生要的不是简单的 " 拍到人 ",而是 " 氛围感 " ——光线要柔和,背景要有层次,动作要自然,更好还能有点 " 小心机 " 的显瘦显高。男生的理解却很朴素:能看清脸就行,甚至连 " 好看 " 二字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有个女孩晒过一组图,她让男朋友在海边帮忙拍夕阳氛围照。她心里的画面是 " 夕阳余晖下,回眸的仙女 ",结果男朋友拍出来的效果却是 " 黑乎乎的剪影路人 ",像极了环保宣传片的配图。

她哭笑不得地说:" 我想当女主角,他非得把我拍成群众演员。" 这种 " 我要氛围感 " 与 " 他只管拍清楚 " 的差异,注定了翻车不可避免。

最后是技能短板。说得直白点,很多直男没学过什么构图、光线、角度,就连 " 拍照要横平竖直 " 都掌握不稳。他们的习惯动作是——手里有手机,眼睛一瞄,快门一按,完事儿。

于是才有了各种灾难现场:人物永远在画面边角、脸歪眼斜、逆光到五官全黑,或者把背景拍得无比清晰,人物模糊得像飘忽的魂。

更别提表情捕捉了,女生在镜头里还没来得及笑完,男朋友早就 " 咔咔咔 " 连拍三张,结果表情全是张嘴、半眯眼、尴尬笑。

这些差距集中到一张照片里,就是 " 直男摄影 " 的本质:他们没有想把你拍美的欲望,也没有耐心去调细节,更没有技能去弥补缺陷。

对他们来说,照片只是一种 " 有或无 ",不是 " 好或坏 "。

说到底,男人拍不好照片,并不是他们有意要 " 整蛊 ",而是他们根本没把 " 拍照 " 当回事。心理上敷衍,审美上差距,技能上缺位,三重夹击下,才有了 " 消失的她 "" 鬼见愁 "" 拍完就分手 " 这种全国统一笑料。

无药可救,唯有自救

直男摄影固然可怕,但网友们也不是坐以待毙的。毕竟人生苦短,假期更短,谁都不想把难得的旅行记忆全交代在一堆 " 鬼见愁 " 翻车照里。

这届网友早就进化出了三大自救流派,堪称 " 出游拍照生存指南 "。

之一派,自力更生型。核心思想就三个字:靠自己!她们坚信 " 求人不如求己 ",于是随身必带 *** 杆、三脚架、防抖器,甚至有的女孩还买了能自动跟随的智能支架。

你以为她们在景区轻轻一点,男朋友会帮忙调整角度?不,男人的任务只有一个——帮我看包。剩下的全靠设备和 *** 定时器。

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人总结过一份 " 一个人旅游拍出氛围大片指南 ",点赞过万。内容大意就是:不要幻想男人,带好 *** 杆和定时器,你就是自己的最强摄影师。

第二派,互助同盟型。说白了就是找 " 外援 "。网友们的共识是:与其把希望寄托在男朋友,不如把手机交给路人 *** 姐。毕竟女孩懂女孩,那些在景区互相帮忙拍照的 *** 姐,总能抓住角度、光线和氛围感。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帖子专门感谢陌生 *** 姐,标题都是 " 救我于男朋友的魔爪 "。评论区齐刷刷点赞:" 姐妹才是姐妹的避风港啊。"

第三派,升级求生型。这是最 " 科技感 " 的一派。思路非常清晰:既然男人只会按快门,那不如让他专心当 " 人体 *** 杆 ",剩下的交给 AI 和滤镜。

现在市面上的修图、美颜、智能构图功能越来越强大,只要有一张原始素材,立刻能修出堪比旅拍的效果。

比如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假期旅拍服务火爆,不少景区出现了专业摄影师扎堆揽客的现象,一小时就能帮你拍出几十张大片。

有人调侃说:" 直男摄影拯救不了的审美,AI 和旅拍都能替你补齐。" 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说明大众对 " 直男摄影 " 的忍耐真的快到极限了。

说到底,设备能救命, *** 姐能救场,AI 能补救,但直男拍照,永远是个无底洞。与其苦口婆心教育他们构图、打光,不如直接接受现实。

可转念一想,拍照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是永远完美,还是留下真实?

朋友圈的氛围大片,可能三天后就没人记得,但那些直男拍下的灵异照、丑照、翻车照,则会让人终身难忘。

未来某一天,当你翻看相册时,或许会发现:美照只是 " 我去过 ",而丑照才是 " 我活过 "。

那么,你十一假期的出游照,是谁拍的?

拍出来的效果,是氛围感十足的仙女 *** 姐,还是史诗级灾难大片?

敢不敢晒出来,让大家看看?

说不定,这一届 " 直男摄影大赏 " 的冠军,就是你。

最后,还有一张神秘的旅游照供大家品鉴,拍照的直男,已经达到了将人物和风景融为一体的至高境界,以至于该照片问世至今,依然有无数人,找不到画面中的人物究竟在哪儿。

你能找到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台风“麦德姆”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广东要求加强滨海旅游安全管理
  • 港股核电股集体走强 中核国际涨超18% 安徽聚变能主机关键部件成功安装
  • 刚刚!日本股市猛拉,港股突变!
  • 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保持高位态势,今天预计发送390万人次
  • 美联邦政府“停摆”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 Sora在苹果AppStore上飙升至第三名
  • 兼职野人直呼“累坏了”、热门项目需排队两小时⋯⋯每经记者实探国庆北京主题乐园,狂欢背后的新挑战
  • 太平洋证券:维持宏信建发“买入”评级 海外拓展带动增长
  • 印度考虑将家族办公室纳入监管
  • 泸州警方通告:将打击银河左岸音乐节期间倒卖票证违法行为
  • 黄金白银猛涨!后续怎么走?
  • 日本央行行长避免对利率走向给出明确信号 以维持政策灵活性
  • 天风证券:安踏体育具备成熟的多品牌管理经验 维持“买入”评级
  • 富士通宣布与英伟达扩大战略合作
  • 交银国际:维持百威亚太“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9.5港元
  • 加密货币概念股早盘走强 金涌投资涨超15%欧科云链涨超11%
  • 湖南邵阳市邵东市附近发生3.5级左右地震
  • 上海电气早盘涨超13% 近一个月股价累计涨超四成
  • 中金:首予映恩生物-B“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430港元
  • 岚图汽车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东风集团股份涨超6%
  • 三星电子拟推出外语学习奖励机制,以提高员工全球竞争力
  • 香港立法会选举提名期10月24日开始
  • 曼彻斯特袭击致2死3伤:嫌犯为叙利亚裔,未列入英反恐计划
  • 高速上一辆SUV低速乱蹿,车身多处撞坏,目击者称司机像是没有意识;警方回应
  • 美联储鹰派再次开火:通胀威胁更大!10月不会支持降息
  • 券商10月金股出炉:这些股获力挺,看好“红十月”行情
  • 港股部分电力设备股走强,上海电气涨超13%
  • 油价或将创6月底以来最大周跌幅!OPEC+会议前夕供应过剩担忧加剧
  • 特朗普再提“全民发钱”:考虑用关税收入来退税,大概1000-2000美元
  • 曝松下电器号召老员工提前退休
  • 一场关于跨国工程师与基础设施的历史追问
  • 郑信在洛坤:泰国南部的反叛、和亲与遗腹子
  • 仅限美加地区且邀请制,OpenAI的Sora APP上线两日ios下载16.4万次,位居APP排行榜第三
  • 港股汽车股走弱 小鹏汽车跌超4%
  • 美媒:特朗普政府要求大学签协议以优先获得联邦资金
  • 甲骨文确认其用户遭黑客勒索
  • 三亚大东海警务室国庆假期很忙:一天帮两名走失儿童找到家长
  • 东风集团股份早盘涨超5% 旗下岚图汽车日前递表港交所
  • 甘肃省人社厅:职称申报评审系统延迟到10月10日关闭
  • 紫金黄金国际早盘一度涨近5% 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