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731毒气实验室益智拼装积木”玩具销售页面。图/北京日报
“军事主题历史还原”“益智拼装锻炼思维”,某购物平台一款如此标注商品特色、名为“731毒气实验室益智拼装积木”的玩具近日引发争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有人会问,为什么商家会将国人皆知的731毒气实验室这一历史痛点做成玩具,在平台上兜售?难道这些人不知道这样的“卖点”,会伤害民族情感,冒犯公众?这样的利令智昏,是对民族历史记忆的恶意解构。
731部队是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反人类罪行的象征,其进行的活体实验、毒气*等暴行,是国人心中深沉的伤痛,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暗一页。将731毒气实验室相关内容做成积木玩具,相当于在民族伤口上撒盐,是对严肃历史的娱乐化、轻佻化。
该款玩具8小盒的包装盒上均标注了“铭记历史”字样,还显示具有“爱国教育情感启蒙”等特色。这显然是商家的“自我免责”话术。这也进一步证明,商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性质,就是故意而为,被“蹭流量赚钱”冲昏了头脑,为获取商业利润而将历史痛点当卖点。这种将苦难异化为可供把玩的消费品,将本该被庄重铭记的伤痛扭曲为追求流量与利益噱头的行为,令人愤慨。
虽然在全网怒斥声中,该“益智拼装积木”已紧急下架,但平台显示,该玩具“近7天1000+人逛过”“周销量上涨10+倍”,是“店铺新品销冠”。如此数据让人心惊,一些商家和消费者的历史常识和认知该补补课了。
历史记忆是民族存续的精神根基,它通过可感知的符号与仪式,联结起历史与当下,构建群体的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历史记忆不该被恶意解构,更不应被扭曲为可随意消费的商品。当惨痛的历史被异化为“盈利卖点”,当经济利益被置于历史记忆尊严之上,当社会效益让位于流量诱惑,这显然有害无益。
而这款“益智拼装积木”玩具,最严重的后果是给青少的历史认知带来负面影响。店铺注明,该款玩具适用年龄13岁,这个年龄段还处于历史观、价值观的塑造阶段。商家将残酷的侵略罪行“创造”出供青少年“益智”的拼装玩具,可能导致一些青少年对历史苦难的感知变得麻木。
这种拿历史痛点当卖点的商家和平台,毫无底线,严重违背了商业伦理道德,应该予以谴责和法律制裁,有关部门也应强化监管,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比如,相关部门可以依据《英雄烈士保护法》《广告法》等开展调查,若其行为构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就应依法予以处罚;若情节严重,可纳入失信企业黑名单,限制其后续经营活动。人们期待平台与监管方能加强审核,共同守护历史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