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在地上跪成一排,学生蒙眼从家长背上踩过。有女同学摘开眼罩才发现是父母,直接就哭了。这一幕荒诞的愧疚教育,发生在河南中牟县第三高级中学。
在被媒体报道之后,学校7日作出通报:9月30日,我校高一年级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个别班级在取得家长同意后,举行“感恩教育”拓展活动,“因具体细节考虑不周,造成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不当形式,引发部分媒体和网民误解,在此表示歉意”。
校方的通报强调了,经得家长同意,并把事情定性为“感恩教育”。让学生蒙眼踩自己的父母,这是感什么恩呢?让学生们得到了什么教育呢?无非是让孩子们因为踩到了父母,感到羞愧、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以后要好好学习,才能报父母的“恩”,正常的亲子关系就这么变了味道……
“感恩教育”和愧疚式的情感勒索是有明显区别的。父亲、母亲生我育我,当然应该感恩,对父母感恩表现为爱的回馈、亲情的传承。前不久,10岁男孩在车祸之后拦车救母亲,这叫感恩;孩子看到好的风景,吃到好的东西,就想和父母分享,这叫感恩。
“愧疚教育”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通过强调父母的付出、“苦难”,引发孩子的愧疚感,从而让孩子顺从,“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不听我的?”
感恩教育从爱出发,而愧疚教育以屈服为目的。
愧疚教育会使孩子长久地活在一种难以逃脱的“愧疚”中,可能终其一生,都活得自卑压抑、拧巴且不幸福。在自媒体平台上,很多当年的孩子都讲述了自己类似的故事,这不是个别现象。
而让人担心的是这种愧疚式教育,却经常会打着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拓展训练的名义,在一些学校里面大行其道。两千名学生集体跪拜父母,哭成一片;学生在操场上集体为父母洗脚,被怼着脸拍摄;再到这一次的父母跪成人桥被子女踩踏……这一系列所谓的“教育”,最终结局就是孩子们被 *** 得情绪崩溃,哇哇大哭,再拿着麦克风涕泪横流地表示:“自己对不起父母,一定要认真学习才能报父母的恩”,这一套看似励志、倡学、正能量,其实是践踏孩子的健全人格尊严,强化父母子女的尊卑关系,扭曲了正常的亲子关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还需要帮助孩子构建与父母的正常的情感关系。学校对于教育手段应该有正常的判断力: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情感勒索?什么是正向激励,什么是道德绑架?
特别是社会上所谓的素质教育、拓展训练,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很多和精神操纵、洗脑培训乃至邪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必须要把住关,不能让电影《周处除三害》里那种“我感谢父母,我是罪人”的精神糟粕影响未成年人。
让孩子蒙着眼去踩踏父母的背,让孩子感受到羞愧、内疚,这不是家长同不同意的问题,已然对孩子内心造成不小的伤害。这种荒诞的“教育”必须被挡在校门外,情感勒索绝不是感恩教育。